文/顧超 編輯/長歌

顧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腦病科副主任醫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失眠、焦慮、頭暈、中風、記憶力減退等神經內科疾病以及中醫養身調理。
現代家庭,每個成員都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媽媽經常做兩件事:給孩子輔導功課,或者在送孩子輔導功課的路上。情緒對身體的影響很大,開心或者不開心,生活依舊,但是質量千差萬別。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要避免以下“二少二多”。

有的媽媽因為孩子調皮,對孩子發火,而爸爸會批評媽媽,責怪媽媽對孩子的態度太兇。殊不知,承受著長期照顧孩子帶來的精神壓力,媽媽的情緒也需要宣泄的時機和途徑。有時候適當的宣泄,對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種幫助。而爸爸的指責,不僅沒有緩解她的情緒,反而加重了她內心的難過。
怒傷肝,肝氣郁結,肝陽上亢。很多媽媽因為承擔著孩子太多的生活和學習壓力,會變得脾氣急躁,情緒不穩定,臉上長斑,月經不調。
建議:通過運動、唱歌、哭等各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肝氣更通暢。
可以嘗試用決明子、麥冬、石斛、杭白菊、枸杞、茉莉花泡茶以疏肝降火。
有的丈夫和妻子為了一件事情吵架,其實這個事件可能很小、很不起眼,最后發現是大家對這件事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互相的誤解,這就是溝通太少的原因。在這樣一個忙忙碌碌的社會里,有時會忽略要靜下心來聆聽對方的心聲,致使煩躁、不耐煩、誤解妨礙了雙方溝通。
心藏神,心主血脈。吵架耗氣傷神,久而久之,心血不足,心火偏旺。經常吵架的夫妻雙方,會因為工作的壓力得不到釋放,變得脾氣暴躁、內火重、失眠、口臭、便秘、腸胃功能欠佳。
建議:其實每個人都知道,也都會控制情緒,但是如何在別人有情緒的時候控制自己,同時也能控制并且還不要影響別人的情緒,這才是控制情緒的真正核心。溝通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強,而是用心去聆聽對方的訴求,互相給對方一個寬廣的肩膀來依靠,多“溝”心才會“通”,這才是溝通。
可以嘗試蓮子心、菊花、綠茶以清心火。
有的媽媽老是擔心孩子的一切,怕走路不安全、怕吃飯不衛生、怕衣服不保暖,甚至聽見別人發生的事情就會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太多的包袱在體內,讓精神壓力過大,久而久之神經衰弱。
思傷脾,脾虛濕阻。很多這樣的媽媽,因為過度的思慮和擔心,會變得焦慮、失眠、早醒、心慌、大便粘馬桶、月經量少。
建議:給自己的心思排個序,擔心和焦慮也需要分先后。合理處置你心里的存貨,定期給自己的內心清理一下“緩存”,這樣你的內心“小電腦”會運轉得更快。
可以嘗試白術、茯苓、菊花、枸杞、石斛泡茶以健脾祛濕。
有的媽媽因為喜歡和別人比較,希望能讓人知道自己的好,喜歡朋友圈曬娃,營造快樂的現象,滿足自己的心態。這樣的人不是追求過得好,而是追求過得比別人好。一個字:“累”。
建議:人生起伏是常態,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沒有什么比走在屬于自己人生道路上更開心的事情,自己的節奏、自己的風格、自己的一切,這才是屬于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一直保持快樂,人生不只有快樂,憂郁、憤怒、挑剔、怯懦,這些非正面的情緒湊在一起,才使我們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接納所有的情緒,不回避、不逃避,讓你的人生更精彩。
感情需要培養、家庭關系需要磨合、情緒需要調控,多感恩,少抱怨,唯有如此,生活才能充滿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