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露西和(高級營養師) 編輯/易可
關于補鈣與結石的問題,人們經常會議論紛紛,普遍對于“補鈣會不會引起結石”存在很大的困擾。我有一位朋友在自家的院子里不慎滑倒骨折,必須上石膏,在家休養兩個月。我建議他這段時間要補鈣、優質蛋白質以及礦物質鋅等。但是,他說他有結石,不能補鈣,怕結石會更嚴重!這聽起來好像蠻合理的,但事實上是有偏差的。
正確的觀念是:結石的人,一定要補鈣,而且不僅應該吃吸收好、雜質低的優質鈣,同時應該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K。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維生素K則會引導鈣沉積到骨骼中,維持合理血鈣濃度。這是一個新知識,很可惜至今很多人仍然停留在老舊錯誤的觀念中。
一般人認為結石的成分中,鈣的含量高,所以結石患者應該限制飲食中的鈣,不能吃高鈣的食物,也絕不能補充鈣質。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結石有多種類型,草酸鈣是常見的一種,也是讓人不敢補鈣的主要原因。但臨床研究發現,“高鈣”飲食的患者,有比較低的結石復發率。“限鈣”飲食的患者,反而會增加結石復發。這是從臨床的研究上所得的結果,原因何在呢?從血液學來看,血液中的鈣雖然不到人體鈣總量的1%,卻是維護血液酸堿平衡、舒緩神經和肌肉張力的重要成員,缺鈣會出現抽搐、痙攣就是這個原由。當血液中缺鈣,人體不得不從骨骼中溶解鈣來維持血鈣穩定。也就是說,再怎么“低鈣”,血鈣也不會少,少了就電解質紊亂,此時麻煩大了。
所以“結石”產生的風險,更多在于草酸的含量,身體中多多少少、難以避免產生草酸鈣微小晶體,關鍵在于腎臟有能力及時排出這些晶體。而血鈣濃度實際上還是保障這種通透性的重要成分。且鈣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其他重金屬,例如鉛。
那么有什么辦法減少人體對于草酸的吸收呢?答案還是補鈣。如果飲食中有足夠的鈣質,就會先在腸道中和草酸結合(我們大力推薦的蔬菜、水果中經常富含草酸),再由糞便排出。這樣一來,會減少草酸被腸道吸收,血液中及尿液中草酸濃度就會大大減少。因此,就會減少了草酸鈣結石的機會。相反地,“限鈣”飲食會增加血中及尿中的草酸含量,這時候遇到血液或尿液里的鈣,草酸鈣就會形成結石,卡在腎臟就是腎結石,卡在尿道就是很痛的尿道結石。
此外,我們已經知道身體血液是維持在一定酸堿度的。但是各種成分的酸堿貢獻的確不同。例如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就是酸性的,要讓血液維持中性,靠的就是堿性離子,例如鉀、鈣、鈉……所以,大魚大肉吃得多,需要的堿性離子(包括鈣)就增加了,這時候也需要多吃富含鉀和鈣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