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萌 彭舒悅 張慧 張延鎮 黃雪
摘?要:近年來高校作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已成為社會和高校的關注熱點之一。本文從壓力、考核形式、監考制度、學生學習態度等方面分析了作弊原因,從思想教育、作弊處理制度、監考制度等方面給出了應對措施,以期對高校作弊現象提供幫助。
關鍵詞:作弊;高校;分析;措施
近些年來,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雖然高校出臺了一些控制作弊的對策與規章制度,但效果不甚理想。作弊不僅僅是一個學校學風敗壞的表現,更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學習,會讓學生形成一種習慣性的作弊心理,對學生以后的發展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有效地控制考試的作弊現象是高校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因此本文對作弊現象進行剖析,給出相應對策。
一、 學生作弊原因分析
造成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有很多,不僅有學生自己的原因,還有考試制度及監考老師等的原因。
(一)
學位要求等壓力
學生想要順利畢業并拿到學位證畢業證,每個學校對成績都會有相應的要求,比如平均成績及單科成績的要求。而一些學生由于害怕重修或者成績不達標拿不到學士學位證,就會有想要作弊來通過考試的想法。為了通過考試往往會有一些作弊現象的發生來達到考試成績要求。
(二) 期末考核的形式單一
大多數高校都以考試的形式來進行學科的期末考核,考核的形式非常單一,考試制度死板,沒有考慮學科性質及學生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合適的考核。并且許多學科的期末考核經常集中在期末的考試周,嚴重壓縮學生進行學科充分復習的時間,于是也會由于復習程度不夠而促使學生有作弊現象出現。考試的內容也比較單一死板,基本都是客觀題,在沒有充分復習的情況下,學生只能通過作弊的方式來通過考試,于是考試作弊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三) 監考的教師監考不嚴
由于監考教師的寬容,對一些作弊現象沒有采取相應的阻止措施,對作弊的同學沒有起到一定的警示與控制作用。監考教師在監考過程中應正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假若對有作弊行為的學生過度寬容,不去及時的管理制止,次數多了之后容易導致學生在心理方面坦然接受作弊,并且認知其為理所應當。而學生作弊的行為形成習慣之后,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四) 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一些學生在考入大學之后,過度放松,嚴重擠壓學習時間,參加各種課余活動,有時甚至會逃課,也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經常抄襲作業。到考試的時候,由于沒有學到知識沒有復習,會選擇作弊的方式通過期末考試。
(五) 學習氛圍差
上大學之后許多同學都會有從眾的心理,看到許多同學都作弊之后,也會衍生一種參與作弊的心理。在周圍的同學參加考試都作弊的情況下,很難保證自己完全不作弊,一個是心里覺得不公平,一個主要便是從眾心理。一個差的學習氛圍,會影響很多自制力較差的同學,最終會造成作弊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二、 控制作弊現象的措施
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盡量減少考試中的作弊現象是一個嚴肅且值得深究的問題。
(一)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在學生入學之后,及時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盡量做到全方位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思想上知道明確誠信考試的意義,樹立正確對待分數的態度,了解分數并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
(二) 完善處理考試作弊的制度
制度不能過于拘束,也不能無拘無束。有時候過于嚴格的制度會促使學生感到害怕而更愿意冒風險在考試中進行作弊。適度的制約會有效減少作弊現象的產生。比如,可以建立一個誠信檔案,讓學生知道考試作弊的后果,錄入檔案之后會一直影響評優等方面,也通過輿論的影響,讓同學之間互相監督。
(三) 優化考試模式
期末考試不應是唯一的考核方式,同時也不能將期末考試過于集中安排。讓學生了解,考試不是衡量優秀的唯一標準,要能學以致用,建立學生良好的價值觀。在完成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學習進度,豐富考試的內容,讓學生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去學習。完善學生成績的評價體系,不是徹底得拋棄應試教育,而是在此基礎上嘗試將學生的日常表現、參與社會實踐、參加各種校內外活動等結合在一起,制定全面又具體的考察標準。
(四) 考場座位的安排
在進行考場及座位安排時,堅決杜絕學生自己安排座位,要有隨機性。一些學生出現占位的現象,提前做好作弊的準備,會嚴重影響考試氛圍。不能讓學生隨意挑選座位,發現有作弊現象的時候,應及時調整座位安排。
(五) 提高監考教師的監考力度
對教師也有相應的管理政策,比如合適的獎勵與懲罰,加大監察組巡回監察的力度。在考試中,監考老師要及時處理好有作弊動向的學生,及時沒收作案工具,及時進行座位的調整。監考力度直接決定了作弊現象是否會一直發生。嚴格的監考制度可以杜絕學生作弊。
三、 結論
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無論對于學院學校還是對于大學生本身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校風不正,考風不良,學風不好,影響的不僅僅是學院學校的外部形象,更包括了學生自身。對待考試作弊的學生,普通傳統的誠信教育只是從道德角度影響學生,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忽略了在學生道德失范的情況下的行為選擇。假若想要杜絕大學考試作弊現象,不能將作弊的責任僅僅完全歸結為學生自身的原因,還要反思大學的各種管理措施是否到位。大學應當具有并保持超前的思想高度,以培養高水平人才為己任,將建設優良學風與校風作為工作的重點,不斷提高教學品質、不斷完善管理理念,最終將作弊的歪風邪氣徹底摒棄。
參考文獻:
[1]曹叢燁.從“考試作弊”探究高校道德教育[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5),96-97.
[2]張麗杰,周亞蘭.大學生實踐作弊與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8(88):7-8.
作者簡介:
趙萌,彭舒悅,張慧,張延鎮,黃雪,湖北省武漢市,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