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要】目的:對多發性骨折應用急診護理的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方法:選取我院急診外科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多發性骨折患者98例,隨機分為2組,將常規護理應用于參照組的49例患者中,將綜合性急診護理干預應用于研究組的49例患者中,對2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和病殘情況進行對照研究。結果:就發病癥發生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8.16%vs 32.65%];就病殘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2.04%vs16.33%],對比差異顯著(P<0.05,=15.657,11.241),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綜合性急診護理干預應用于多發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借鑒并推廣。
【關鍵詞】多發性骨折;急診護理
多發性骨折這種多發的嚴重損傷在骨科急癥中較為常見,該病病情復雜并且嚴重,大多患者會復合損傷、臟器損傷及大動脈損傷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或者措施不當,則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入院后進行急救時,給予患者精心、系統、規范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因此我院對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多發性骨折患者采納了綜合性急診護理干預,并觀察和記錄了護理方法和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外科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間收治的多發性骨折患者98例,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9:20,最小患者年齡和最大患者年齡分別為21歲和55歲,中位年齡(40.17±4.02)歲;骨折類型: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分別為61例和37例;2處骨折、3處及以上骨折的患者分別為39例和59例;根據患者就診日期的奇偶數分為2組各49例患者,參照組和研究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例、骨折類型以及病情等基線信息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均需立即給予其氧氣支持治療及補液治療,對休克癥狀進行糾正,嚴格遵醫囑進行處理;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體溫以及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查看創面是否存在滲液或者滲血情況,關注患者末梢血液循環及皮膚情況;研究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采納綜合性急診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急診初步護理:迅速并正確評估病情,對患者受傷的部位、時間、致傷原因以及處理經過進行仔細詢問,將受傷部位的衣褲解開并對損傷情況進行評估;將其頭部偏向一側,清洗患者的鼻道和口腔,為避免呼吸困難或窒息可給予吸氧處理;建立2~3道靜脈通道,觀察并記錄患者尿量,如果尿量>40ml/h,則需堿化尿液并及時補液。
1.2.2固定止血護理:根據患者骨折部位針對性的為患者采取固定體位,硬板床和仰臥位適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半臥位及腹式呼吸適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抬高患肢及局部外固定處理適用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小夾板或石膏行外固定處理適用于閉合性骨折患者,無菌敷料加壓包扎處理適用于傷口大出血且開放性骨折患者。
1.2.3心理護理:由于疼痛難忍以及對病情的不確定性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焦躁、害怕、悲觀等負面心理,護理人員要多安撫患者,通過溝通等方式進行負面情緒的疏導,通過熟練的操作、沉著冷靜等來給予患者安全感。
1.2.4并發癥防護:術后有效固定患肢,盡可能不要進行搬動,如果發現患者有出現脂肪栓塞綜合征的情況,則可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并給予高流量吸氧處理;若出現骨筋膜綜合征則需要給予患者徹底切開減壓處理,同時配合醫生進行補充血容量、抗生素治療等。
1.3療效標準 監測患者感染、出血、心悸等并發癥及急診后肢體障礙、截肢等病殘發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進行檢驗,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來進行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0.05表示的意義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并發癥發生情況 參照組患者中出現感染、出血、心悸等并發癥的人數分別為5例(占比10.20%)、6例(占比12.24%)及5例(占比10.20%),則并發癥發生率為32.65%;研究組患者中出現感染、出血、心悸等并發癥的人數分別為1例(占比2.04%)、1例(占比2.04%)及2例(占比4.08%),則并發癥發生率為8.16%;就發病癥發生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15.657)。
2.2比較病殘情況 2組患者均未出現死亡病例,參照組患者中發生急診后肢體障礙、截肢的患者分別為5例和3例,則病殘率為16.33%;研究組患者中發生急診后肢體障礙、截肢的患者分別為1例和0例,則病殘率為2.04%;就病殘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1,=11.241)。
多發性骨折這種發病率極高的急診外科疾病以份情重、傷情變化陜、休克發生率高、死亡率和致殘率高等為主要特點,大多是由于高處墜落、機器損傷、壓砸損傷以及交通事故傷等直接暴力所致,以成年人較為常見。急診救治以及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在于入院后的早期正確的病情評估,因此護理人員在急診護理工作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補充血容量、固定以及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暢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就發病癥發生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8.16%vs 32.65%];就病殘率而言,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2.04%vs 16.33%],對比差異顯著(P<0.05,=15.657,11.241),有統計學意義。總而言之,將綜合性急診護理干預應用于多發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夠對病情惡化情況進行有效避免,對急救成功率的提高以及減少并發癥與病殘的發生均具有不可否認的意義,值得借鑒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