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賢
【摘要】目的:探討男護士在手術室工作中的作用與優勢,定位專科發展,嘗試手術室男護士新的培養模式,提高男護士的自身職業的認可,工作的積極性,價值感。方法:運用適應男護士的在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培養的模式分為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培訓完成,自我創新與研究。結果:男護士在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有明顯提高,醫生滿意度大大提高,自我評價明顯提高。結論:男護士在手術室神經外科的培養模式培養了男護士在專科發展的積極性,適應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的發展,提高了專科的配合新高度。
【關鍵詞】男護士;培養模式;手術室;神經外科
醫院護理團隊的主要任務是服務大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服務,而患者不論男女老幼,為了更好的服務患者,因此護理人員是女護士的傳統觀念也在慢慢轉變,更多的男護士加入到護理團隊中。我院為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目前手術室男護士38人,占手術室總人數的31%,如何做好手術室男護士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手術室專科的特點,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適宜手術室男護士的培養,而男護士的有效成長有利于手術室神經外科專業的發展,因此手術室開啟了男護士在手術室神經外科的定向培養。
1.1理論 對手術室神經外科專科的男護士培養,有專科組長對他們的專科學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根據此計劃主要采用多的現場指導和實際操作下記錄解剖,手術配合要領等,盡量多在和醫生探討下,多記錄,多學習。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專科組長根據個人情況不同,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輪轉參加神經外科疑難病例大討論,根據患者病情陽會診結果制做PPT,強化記住訓練。為了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神經外科專業的動向,有專科組長分配人員周一到周五到神經外科病房進行跟醫查房,并對當日和次日手術情況及時記錄,反饋在跟醫查房本子上,共神經外科專科組成員及時查閱,其方法也是在日本札幌醫院學習中取得的良好建議,目前實行半年,取得良好效果。
1.2.1專科手術配合,專科組長制定神經外科手術的配合流程,制定成冊,并配有圖譜和一些特定標記讓這些男護士們更加容易掌握。
1.2.2神經外科手術對體位要求很高,平臥,側臥,俯臥和坐臥位。對于男護士來講體力這一關相對容易,可技術要求要認真研究,根據本院神經外科手術的特點,坐臥體位比較多,風險高,專科組長要求每一位男護士上手術床親自體驗患者的被迫體位,從而找到需要特別注意事項,降低風險。有挑戰,更能激發男護士的潛力,目前收到很好的效果。
1.2.3儀器和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神經外科手術中需要用到顯微鏡,導航和神經檢測儀等重要設備,手術室男護士會和醫生,工程師共同研究學習,盡量學習使用這些儀器設備,相比較女護士占據了先天的優勢。
1.2.4對于男護士的考核主要是開放式的考核,把考試內容用到實際操作中去。
2.1理論通過自主學習,能夠迅速掌握理論知識,并能達到延伸的專業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并良性循環。
2.2能夠迅速掌握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利用男性對儀器設備天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更加能夠深入研究這些儀器設備,進而在手術配合中更加游刃有余。
2.3醫生滿意度也獲得了大大的提高,手術配合更加專科化,專業化。
2.4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自我價值感,使自己成為專科化的專業人才。
3.1手術室神經外科男護士培養模式開啟了新型的培養方法,此方法讓不想受約束的男護士主動學習專業知識。
3.2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男護士在專業中的自信,手術室神經外科專業的手術配合很具有挑戰性,通過自己對專業的刻苦鉆研和學習,得到主刀和領導的滿意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自信心。通過這個平臺重新定位,找到自我,實現價值。
3.3尊重男護士,在手術室神經外科專業當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工作,讓其有一定的主動參與權,激發團隊意識。
男護士在手術室神經外科培養模式中有先天的優勢,男護士加入到護理團隊中,在日常工作中能有效增強護理人員在面對特殊狀況時的體力及判斷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整個護理團隊的思維邏輯能力,使得護理團隊更具生命力,合理改善了護理的傳統理念結構,使護士團隊的結構更加的科學化、合理化,將有利于患者更快的擺脫病痛,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有利于護理工作的更好發展。而神經外科醫生滿意度調查也傾向于男護士,因此男護士培養模式在手術室神經外科發展上可達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