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寧燕 吳素靜
【摘要】急診血液凈化可以處理外源性毒物急性中毒及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凈化治療效果往往受到并發癥的影響。患者在血液凈化中發生的意外比較高。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將急診血液凈化患者與常規血液凈化患者進行了對比,同時本文還探討了急診患者血液凈化治療過程的監護與護理。
【關鍵詞】急診;血液凈化治療;監護與處理
1臨床資料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將急診血液凈化患者與常規血液凈化患者進行了對比,在此期間本院收治了42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1名,女陛患者有21名,患者的年齡大概在35~70歲之間。
2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主要對比的是一般情況、原發病情況、血液凈化治療情況及轉流中意外的發生,這里運用的是SPSS12.1統計分析軟件來對數據進行分析。
3.1一般情況 兩組數據對比沒有年齡和性別的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急診包含的范圍比較廣,包括老人和小孩。
3.2原發病情況及臟器功能情況 ①急診組:急性服農藥中毒15例,急性肝衰竭5例。發病到治療需要的時間是7~360小時。②常規組:急慢性中毒有7例,急性肝衰竭3例,重癥胰腺炎患者有6例,高鉀血癥有3例,橫絞肌溶解3例等。發病到治療的時間需要10~13個月。
兩組為了體現急診血液凈化的效果,而發病時間是完全不同的。
3.3流轉中發生意外 急診組有3例昏迷、10例搶救、7例騷動等,具體情況見表一。

急診組的搶救、昏迷、騷動、抽搐等要高于常規組,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4.1急診血液凈化治療的意義 急診凈化治療可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這種治療方法可以迅速的清除人體內的毒素,從而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穩定細胞的生理功能,減少因為急性腎功能衰竭而導致的感染,盡可能的減少腎功能的負擔。目前急診血液凈化治療能夠清除人體內的毒素,這種治療方法的趨勢呈早期、多次、復合型的方面發展,它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有利于保護人體的生理功能,特別是可以對中毒較深的患者進行早期、多次治療,這是目前可以徹底清除人體毒素的一種方法。但是急診血液凈化治療采取的是一種體外治療,這樣就存在很大的風險,需要嚴格的控制適應癥。
4.2急診行血液凈化治療病例特點 急診行血液凈化治療的特點是發病快、癥狀重、多伴有器官障礙,患者的患病的表現是胸悶、心悸、氣促等,外源性中毒病例會引發低血壓或者是呼吸暫停等身體異常的現象發生。本組的患者在治療前常出現循環功能不穩定、血壓降低、呼吸急促等情況。除了這些情況之外,急診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就要接受治療。所以,他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情緒波動會比較大或者出現恐懼的心理反應,這與常規組的患者相比它們的耐受性比較低,急診效果雖然很顯著,但是患者情緒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所以在治療之前要為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思想工作。急診血液凈化治療的程序會給患者帶來恐懼的視覺效果,很容易讓患者出現不配合的現象,患者的緊張和躁動會給治療帶來不便,存在安全隱患。
4.3急診血液凈化治療特點 急診血液治療與常規的治療相比,急診血液治療的方法比較多,包括:血液置換、血液過濾、血液灌流等,在一周之內需要重復治療幾次,它的治療次數要明顯多于常規組,急診血液凈化治療最長的一次達720分鐘,由于治療時間耗費的時間比較長,患者的體力消耗比較大,如果患者體力補充不足,那么很容易發生轉流中意外,而且也很容易引發并發癥。
4.4治療期間意外的發生 血液治療常出現的意外就是出現高血壓、低血壓、電解質失衡等,這些以外很容易危機患者的生命。其中最危險的就是低血壓,血壓可以降至基礎血壓的25%,在國外這種現象的發生率高達25%~50%。本次研究發現兩組均有低血壓的現象出現,但是急診組低血壓的發生率與常規組沒有明顯的差異。患者經常出現頭昏、眼花、目眩、嘔吐、心臟聚停。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不僅與心臟功能損害有關,還于血漿容量有關。
4.5體外循環血管通路的護理 在治療過程中,首先要保證患者血管通透,時刻觀察并及時處理患者導管貼壁導致的空抽問題。除此之外,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應該時刻監督患者的身體狀況,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體位變動。可以跟患者進行持續溝通交流,幫助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有一個愉快的治療心情,緩解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緒。向患者講述體外循環血管通路護理的基本知識,讓患者對自己的治療方法有大體的了解,合理配合醫院相關人員的工作,尤其是當患者想要咳嗽或者是改變體位時,要及時告知負責自己的相關醫護人員,防止由于不適當改變體位或者咳嗽后引起的導管貼壁動脈壓升高現象的出現。
4.6熟練操作、仔細觀察、防止濾柱凝血 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時,要熟練掌握相關器械的操作方法,仔細觀察患者病情的發展狀況,防止濾柱凝血狀況的發生。由于在CBP治療過程當中需要交患者的血液持續不斷地引到患者體外,因此醫護人員要不斷觀察患者體外引流情況,熟練掌握器械的各種操作方式,縮短溝換置換液、透析液、廢棄液的間隔時間,減少患者濾柱凝血現象的發生。最后醫護人員在患者的治療期間要詳細記錄率壓器和跨膜壓的實際變化,密切觀察濾器有沒有血栓的形成,如果發現異常應及時向主治醫師報告,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關應對措施,減少并發癥發生概率,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