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俊 程琳 黃武珍 廖華玉 莫彩麗 鐘家歡 韋紅艷
【摘要】目的:對比新生兒臍動脈置管與橈動脈置管行有創血壓監測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34例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患兒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17例,對照組17例,試驗組予以臍動脈置管行有創血壓監測,對照組予以橈動脈置管行有創血壓監測,比較兩種方法置管成功率、留置時間、感染率、疼痛差異、血壓監測值差異。結果:與橈動脈置管行血壓監測相比,臍動脈組導管置管成功率明顯升高,留置時問明顯延長,疼痛程度明顯減輕(P<0.05),而感染發生率和有效血壓監測值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行有創血壓監測時,臍動脈置管和橈動脈置管這兩種方式的測量結果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在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監測中,臍動脈置管可以指導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有效劑量,同時具有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長留置時間、減少疼痛刺激和易固定等多方面的優點,可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臍動脈置管;有創血壓;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
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per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是新生兒時期的危重疾病,低氧血癥是該病的主要特征,臨床吸氧后紫紺一般不能緩解,相同的機械通氣參數下,氧飽和度波動大。由于該病發病急促,病情兇險,盡早識別并進行有效的治療變得十分關鍵。PPHN的臨床治療原則是保持最佳肺容量、維持正常心功能、糾正酸中毒、使用肺血管擴張劑以及體外膜肺氧合(ex-tr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療,而對于尚未開展ECMO的醫療機構,保證通氣、維持正常心功能、維持內環境穩定、合理使用肺血管擴張劑等治療手段的良好運用,可以救治大部分PPHN患兒。合理有效的運用血管活性藥物在維持正常心功能、擴張肺血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準確的血壓監測在指導血管活性藥物的選擇和使用劑量中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創血壓監測作為NICU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的重要方法,可以更準確、更直接地反映機體整體組織灌注的情況,及時提供患兒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趨勢,為臨床醫生評估患兒病情變化及制定下一步診療方案提供了直接的證據。本研究對34例PPHN患兒實施臍動脈置管(umbilical artery catheterization,UAC)和橈動脈置管行有創血壓監測,比較兩種方式的導管置管成功率、留置時間、疼痛程度、感染風險和監測值,初步探討臨床上采用臍動脈置管行有創血壓監測的可行。
1.1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34例PPHN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與對照組各17例。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在平均胎齡(37.24+±2.36周vs37 69±2.20周,t=0.569,P=0.573)和平均體重(2.87±0.55kg vs2.95±0.53kg,t=0.422,P=0.676)的差異無統計學顯著性。兩組患兒在性別、是否足月及相關疾病方面情況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顯著性(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書面審查通過,入選兒童的監護人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材料和設備:臍動脈導管使用Utah Medical Products,Inc生產的臍血管導管,型號3.5F;外周靜脈采用BD靜脈留置針(Y型)24G;壓力傳感器;多功能監護儀:PHILIPS MP5。
1.2.2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高頻呼吸機輔助通氣、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治療,通過多功能心電監護儀所示血氧飽和度、血壓水平,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種類和劑量(米力農、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以能使患兒氧飽和度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動脈血壓水平為參考。試驗組對患兒行UAC置管,經壓力傳感器接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動脈血壓,對照組采用靜脈留置針行橈動脈穿刺置管,經壓力傳感器接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動脈血壓。
1.2.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兒置管成功率、留置時間、感染率、血壓監測值差異、疼痛差異。
導管的拔管指征:(1)病情改善,持續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與無創動脈血壓監測的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數值已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無需再頻繁監測動脈血氣,可采用足跟微量血進行毛細血管血氣分析;(2)出現血小板減少、栓塞、滲血、高血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導管相關性感染等;(3)導管留置時間已達7天。
疼痛差異評估:使用早產兒疼痛評分簡表(Premamre Infant Pain Profile,PIPP)評價。該表由7個指標組成,包括3個行為指標(皺眉、擠眼、鼻唇溝)、2個生理指標(心率和SaO2)、2個相關指標(覺醒程度、面部運動),評分值為0~3。早產兒總分為21分,足月兒總分18分日。
1.2.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疼痛評分(6.18±1.24分vs 9.94±1.39分,t=8.342,P<0.001)的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試驗組置管成功16例,對照組置管成功11例,兩組患者置管成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94.1%vs 64.7%,X2=4.497,P=0.034)。在置管成功的患兒中,試驗組和對照組各有1例出現了感染,感染率分別為6.3%和9.1%,差異不具有統計學顯著性(P=0.658,采用Fisher的精確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