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肺結核是一種可通過飛沫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感染人體并不斷傳播的慢性傳染病。12歲以上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年齡,內分泌變化大,從而容易被傳染病感染發病。學校肺結核疫情主要呈現出發現不及時,癥狀難以及時發現的問題。一些學生也沒有做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及時對肺結核病治療的意識。對于肺結核傳染病的管理措施也不夠及時到住,使得防治工作效率低下,防御能力較差。為此,學校以及各級領導應當建立健全肺結核傳染病的防控體系和防控措施,加強管理,有效控制肺結核病在校園的傳播。
【關鍵詞】肺結核;學校;防控措施
(1)早期表現癥狀不顯著,不易被及時發現
許多患病的學生在發病前期的癥狀顯著性較低,表征生不強。一些學生在患病到較為嚴重的程度才會發覺異常,進而才會選擇就診,在較為后期才能被醫院發現。還有一部分的學生也是通過體檢才被發現患上了肺結核。因此大部分情況都不能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更無法及時獲得醫治,這對于學校防治肺結核的工作大為不利。
(2)人口密集之處易引發疾病流行
肺結核是一種可通過飛沫等方式經由呼吸道感染人體并不斷傳播的慢性傳染病。在學校,人口密度較大,環境擁擠,一旦有人患上肺結核,就很容易在學校里迅速擴散,大范圍傳播。
(3)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2歲以上的學生
12歲以上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長發育的年齡,內分泌變化大,營養需求突增,往往會產生營養不良的情況,加之學業壓力大,休息不足,易產生抵抗力下降的問題,從而容易被傳染病感染發病。
(4)傳染源管理欠缺
有些已患病的患者沒有被及時發現,使得傳染源沒有有效管理。還有一些學生對肺結核病不重視,怕影響學習,總是不想休學接受系統的治療,這樣也會感染他人。校醫院也沒有對于患者跟蹤到位,管理不善,使得傳播風險加大。
(5)學生患者治愈率更高
通常情況下,只要學生積極配合治療,加之現代醫學對于肺結核病的研究較為成熟,其治療效果都會較為滿意,患病學生也能及時康復。
(1)強化學習對于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健全管理體系
現階段我國各大高校對于肺結核傳染病的防控體系仍然不夠健全,許多管理手段不夠科學有效。為此,政府及高效領導應當提高傳染病防治的重視程度,加大防治工作的宣傳,讓教工、學生都能提高對于傳染病的預防意識和治療意識。同時,還要加強校內管理系統,讓防控工作更加遵循科學的方式,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切實可行。
除此之外,學校也應該建立符合國家要求的醫療衛生機構,提高醫護人員的救治水平,加強基礎醫療設備的建設。多部門共同參與,針對在校的學生、老師及時開展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全面的領導管理小組,例如從宿舍長、班長、管理員、校醫院控制人員、防控專家組,校傳染病領導小組。參與人員必須熟悉了解肺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如若發現突發事件,體系中的各成員也要相互配合,及時上報,并將病情有效控制,管理好傳染源,及時將病患轉移,并做好登記工作。疫情突發時也要及時匯報給專家小組,并制定防治策略,快速施行,搶奪治療和控制的先機,從而有效抑制疫情的不斷擴散。
(2)充分發揮校醫主觀能動性,使得健康教育觀念深入人心
學校對于肺結核病的健康教育不僅僅要制定出完善、高效的規章制度,創立學校健康成長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更應該讓學生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人們從心底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觀、行為觀,主動遠離疾病,加強疾病預防意識,主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并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潛在的肺結核病患者,也應該及時診斷和治療,避免傳染給他人。校領導也要經常開設防治傳染病的主題會議,校醫院的醫護人員也應該及時匯報防治情況,承擔起防治工作的重任。為學生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對于輔導員、班長等也可以開展防治知識講座。對于學生的教育工作,可將一些衛生小貼士放在學生可以看見的顯眼位置,并將肺結核的防治課程作為新生入學的必修課,不斷加強肺結核傳染病的防治手段。
(3)做好結核病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登記管理工作
針對已經發現患有肺結核病的患者或者疑似患者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預防疾病的進一步擴散。對于確診的病例,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建立檔案跟蹤管理,全稱督導,確保治愈。對于已治愈的患者,進一步確保消除傳播風險。健全對于肺結核病患者的休學請假和復學的制度措施,對于復學的學生需要醫院開具相關康復證明。對于與患病者接觸的學生、老師也要進行登記管理,并進行跟蹤檢查,預防二代病例對于傳染病的進一步擴散。
(4)讓學生社團、志愿者組織在學校結核病防控中發光發熱
目前我國在高校中的學生社團、學生會組織、志愿者組織發展迅速,他們在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的工作中產生了重要的積極影響。應當引導并發揮他們在肺結核疾病防控工作的積極作用,建立并培育大學生參與肺結核病的志愿者組織。可通過大學生對于QQ、微博、微信、校園論壇、貼吧的運用將有效信息得到及時的傳播,提高普通民眾對于肺結核病的預防意識,傳播肺結核病的預防知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效控制肺結核病在校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