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香
【摘 要】目的:討論采用靜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現隨機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按治療方法是否溶栓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4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冠心病預防常規治療,給予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靜脈溶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在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更高,兩組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臨床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更低,兩組數據對比存在差異(P<0.05)。結論:靜脈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療中,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值得被臨床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靜脈溶栓;安全性;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中圖分類號】 R969.4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087-01
近幾年,社會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供血中斷或減少,導致部分心肌急性缺血[1]。人體的心肌功能一旦受到損傷,很容易引發心力衰竭,也就是臨床常見的急性左心衰竭,這種病死亡率極高[2]。如果患者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致使病情惡化,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直接的威脅。我院為提高治療效果。此次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式分為兩組,采用靜脈溶栓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臨床效果更為顯著,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選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選取時間為2016年6月-2018年6月,并按是否溶栓治療將患者分為實驗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實驗組患者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為(53.3±2.1)歲,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0:14;對照組患者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為(47.2±2.6)歲,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9:15。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相關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為冠心病常規治療,方法為:給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生產廠家: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049)治療,口服每天一次,每次20(mg),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一個療程;口服阿司匹林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格:100mg,注冊證號:國藥準字J20080078),每次100mg,1次/日,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一個療;氯吡格雷片(生產廠家: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30296),每次75mg,1次/日,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一個療。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使用尿激酶(哈高科白天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規格:10萬單位,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30112),用法用量為: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尿激酶150萬單位,60滴/分,靜脈滴注,共1次。
1.3 療效判斷標準
1.3.1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評定標準: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恢復明顯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改善,但是癥狀改善不明顯為好轉;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治療有效率=(有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3.2 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為過敏性皮疹、血尿、消化道出血。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68例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計量資料對比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技術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當數據對比呈現為P<0.05的差異性時,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環境的污染、飲食的不規律、工作壓力等等方面的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目前比較嚴重的疾病。很多患者由于體質比較差,發病時表現為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低下、心律失常、休克等癥狀。本病誘發因素較多,但主要的因素為脂質代謝發生異常,從而導致患者心臟血管出現粥樣硬化現象[3]。根據有關資料證實本病具備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4-5]。除此之外本病還可能引起一系列嚴重的疾病,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經過我院認真分析和調查,總結了可能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因素,其中包含了吸煙、肥胖、糖尿病、年齡、血脂異常、高血壓等,通常采用藥物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藥物口服吸收后的水解產物在體內競爭性地抑制膽固醇合成過程中的限速酶羥甲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使膽固醇的合成減少,也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臟,結果使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中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和增高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由此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產生作用,療效更佳確切,但是不良反應高,相關文獻記載,對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靜脈溶栓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尿激酶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溶栓藥物,可起到防止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的作用。為進一步驗證靜脈溶栓對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效果,本次選取68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靜脈溶栓效果顯著,安全性更高,再一次驗證此方法存在的優勢。
綜上所述,采用靜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陳鴻遠,陳波.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探討[J].系統醫學,2017,2(3):27-29.
[2]魚建平.靜脈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療中的療效與安全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2):21-22.
[3]劉寬.靜脈溶栓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特別健康,2017(13):70-71.
[4]王政,陳小光.靜脈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療中的療效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2):65-66.
[5]陳冬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10):12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