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彬?楊淑蘭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完善,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大對初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力度。創新能力是新課改后教育發展的必然性結果,也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必然性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學習、研究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方案,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創新是指在原有思維模式的基礎上提出更新的觀點和方法,通過對現有資源的運用,改變思維方式,從而獲得既定效果的一種行為。創新能力則是指運用自身的技術能力在不同的活動范圍中可以提出有價值的全新的想法、理念、發明、方法的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又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核心,更是社會競爭的核心。基于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在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就業能力。
一、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確定教學目標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教學就是為了傳授給學生基本的文化知識,而沒有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作為教學目標。隨著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了全新的標準和要求,教育改革也在不斷地向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方向大步前行,而教師是教育方針和政策的最終執行者。
基于此,教學目標實行的前提需要教師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積極主動地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時刻謹記教師的工作是傳播知識、思想、真理,塑造學生的靈魂,而不是單單傳授課本知識的教書匠,要爭做塑造學生優良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將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國家對教師的要求(為國家培養出健康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時刻記在心中,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以將學生培養成為適合社會不斷發展和自身終身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教學目標。而要實現這個最終的教育目標,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為發展方向,并且制訂出完善的教學計劃和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體驗、意志力、個性化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為基本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創設優質的課程導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往往為了提高考試成績,而實行填鴨式教學方法,課程的導入存在著巨大的缺失,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更是將學生的創新性思想意識扼殺殆盡。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注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語文學科是一項工具性學科,更是百科之首,只有為學生提供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才能持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才能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基于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參加各種學習研討會議和再學習教育課程,將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熟練掌握并且運用到實踐教學過程中去,才能制作出更吸引學生注意力、好奇心的課件。教師要反復地研究課程內容和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件的制作。
以《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程為例,教師在設計課程導入時,要根據初中學生心理較為敏感、叛逆性比較大、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懷與重視等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發展的情況來選擇課程導入的方式,比如可以使用問題加情境導入的方法,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喜不喜歡穿新衣服,喜歡到什么樣的程度,會為了買新衣服而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在得到學生的回答之后,再使用多媒體播放《皇帝的新裝》的視頻故事,播放結束之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如這個故事好笑嗎?好笑在哪了?故事中的皇帝為什么會被騙呢?他有沒有識破騙子行為的機會和可能性呢?故事中的大臣為什么沒有識破騙局呢?他們怎么做就不會被騙呢?為什么會是一個小孩子揭露出了真相呢?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再提出其他的問題,并且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發言,教師要對勇于發言的學生提出表揚和鼓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明白老師是很重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的。學生發言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教師進行課文的范讀,此時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不同的畫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個體差異,能夠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有效溝通與交流。教師要以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引導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要實現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就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起課堂氛圍,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給自己定好位,明確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教師是輔,要學會和學生交朋友,做到真正的民主、和諧發展,不能把自己當作學生的管理者、領導者,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真正輕松化,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會真正愛上語文課程。
以《太空一日》為例,教師可以從小時候自己擁有的夢想聊起,經歷了什么樣的心理歷程和事件,自己做了什么樣的努力和最終結果,先和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再讓學生聊一聊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要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實現,以最輕松的聊天式方法導入課文的學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火箭發射、神舟五號著陸時的視頻,先調動起學生對太空的興趣,再讓學生發言,說出自己知道的太空知識,對神舟五號及楊利偉的了解情況,教師再進行文章的通讀,之后教師再播放一些關于神舟五號在太空中的視頻,讓學生先感受一下楊利偉的太空生活,接著再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所了解的一些太空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編制,可以獨自完成,也可分組完成,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將楊利偉的表情、心理感受、身體反應進行現場的一個還原表演,這個過程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通過自己的分析、研究,再結合文章的內容,讓學生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太空一日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為學生制造機會,培養學生積極創新的熱情
教師要為學生適時地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才能無限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欲,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語文教師之間可以做好溝通交流,在課程完成到了一定的節點時,可以為學生組織一場語文表演爭霸賽,圍繞學習過的內容進行擴展表演。
如可圍繞“太空一日”這個題目,但是內容必須在原有文章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創作,加入更多自己的思維元素。滿足學生表演欲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發揮無限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創新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結語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提升專業素養,轉變教學觀念,學會和學生交朋友,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要學會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適時為學生創造展示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呂榮生.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1).
[2]王斌.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新課程,2016(1).
[3]王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文學教育,2017(11).
[4]石玉花.關于初中語文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