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目的:探究ISO質量管理模式在全院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方法:選取我院188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4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采用ISO質量管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醫生、患者的自我評價。結果:經統計,觀察組護理人員在醫生、患者的評價的優良率為96.8%,優于對照組的89.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ISO質量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高患者和醫生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ISO質量管理體系;護理質量;管理控制;
ISO質量體系是當前公認的質量管理標準,最早被應用于生產和服務領域。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新加坡、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醫院最先通過了ISO質量體系的認證。近年來,我國部分醫院的護理部也逐漸采用ISO質量體系來提升護理質量。本文結合筆者工作經驗,對ISO質量管理模式在全院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展開探討,希望能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188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4人,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在20~45歲,平均33.4±8.2歲;其中,中專學歷52例,大專87例,本科及以上學歷49例。兩組在身高、年齡等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管理,觀察組則采用ISO質量管理模式,主要包括:
1.2.1建立標準化的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化護理質量管理體系是強化護理質量管理的基礎。醫院應當由經驗豐富、護理管理能力突出的護士長組成工作小組,在全面參照ISO質量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根據醫院護理管理工作實際需求,圍繞護理質量標準要求、管理職責、護理全過程管理、評價分析、獎懲體制等各方面設定質量管理指標和制度,并形成能夠妥善落實的文件。此外,護理質量管理小組還應根據院部護理工作需求及各科室護理工作實際編寫護理工作指導書,以有效規范和引導護理工作高質量開展。
1 2.2強化全院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加強全院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認識到ISO質量管理模式的科學性和重要性,具體包括:①提升全院護理人員對ISO質量管理模式的認知,明確現代護理質量不僅要求操作發能高、服務態度好、環境設施先進,還要讓護理人員明白現代護理“質量范圍”已經拓展到了服務效率。②及時分析患者不滿意的地方,并及時做出改進,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③由院主管領導和護士長共同組成護理質量監管小組,定期對各科室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價,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培訓和考核,直至問題得以解決。
1 2.3 ISO質量管理模式的貫徹與落實:①組織全院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到護理質量管理工作中來,管理措施應按照ISO質量標準體系開展,以制度的形式貫徹落實到每位護理人員,以此提升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工作積極性,確保全院護理質量得到穩步提升。②科學規范護理行為,督促護理人員認真學習護理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導書,明確護理業務流程和服務標準,對不合格、不達標的護理服務進行改善,全面提升護理服務效率和質量。③建立質量評估體制,根據ISO質量管理標準定期對全院護理質量進行審核和評價,堅決杜絕不達標、效率低的護理服務行為和管理行為,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始終高效、規范化地運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人員的醫生、患者的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總結統計,觀察組護理人員在醫生、患者的評價的優良率為96.8%,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9.4%,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隨著我國醫院現代化管理進程的快速發展,各類新型管理模式被應用到醫院服務管理中來。ISO質量管理模式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具有高度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嚴謹性,將其應用到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管理中來,能夠大幅度提升醫院的護理服務水平。本次研究中,采用ISO質量管理模式的觀察組護理人員是在醫生、患者評價方面,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對照組工作人員,表明ISO質量管理模式在提升全院護理服務水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全院護理質量控制中采用ISO質量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并能有效提升患者和醫生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