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鈺
毛主席曾經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他從書中鑒取歷史興亡之道,悟出自己所需的為政方略,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偉人,都源于他從小就愛讀書,會讀書。由此可見,閱讀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影響之大。
閱讀可以擴寬孩子們的知識面。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東西比較有限,多閱讀健康的課外書籍,會讓孩子領會到課堂外更多有趣的知識,不僅能充實自己,增長知識,拓展視野,還可以提升個人涵養。
那么,作為語文老師如何對剛踏進小學的孩子們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呢?
一、及早培養,培育閱讀的希望之花
對于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閱讀不是系統的,他們還沒有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我在一年級時就利用早讀課和大課間的時間組織孩子們觀看圖文并茂的電子書,引導他們靜靜看,看完后再說一說故事內容,久而久之,孩子們不僅習慣了看書,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果有一天老師因事來不及組織他們看書,他們就會像小鳥一樣詢問老師:為什么不看書了?由此可見,我的這把閱讀之火已經點燃。
二、豐富資源,建立閱讀的繁茂之花
我是幸運的!我對學生的閱讀培養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家長們為此自籌資金,定購適合的書柜,購買了《格林童話》、《中國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等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事實證明孩子們是喜歡閱讀的,當他們看到滿柜的圖書就興奮不已,連平時調皮的孩子也不出去瘋玩了,一個個圍著書柜津津有味地讀起書來。看到孩子們的變化,我甚感欣慰。
孩子們的變化讓我更加有信心去實踐我對他們的“閱讀興趣”的培養,當他們的興趣日漸濃厚時,我從最初的“興趣培養”變成了“高效閱讀”的培養,教會孩子們閱讀時要靜心,不理解的多看幾遍,看完后寫寫讀后感。培養的過程是漫長的,效果雖不能立竿見影,但我堅信這樣的培養一定好處多多。
三、優化環境,烘托閱讀的興趣之花
每天的早讀課和大課間是我規定的固定閱讀時間,在這兩段時間內,任何一個學生不能說話,必須獨立閱讀,遇到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此時,我會在一旁認真觀察他們的閱讀情況,如有裝模作樣的,就悄悄提醒,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回顧以往看現在,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每天一到校的話題都離不開書籍,比如:你今天帶了什么書?什么書特好看……
閱讀興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三兩天就能見成效的,所以切不可操之過急,閱讀的內容應該由淺到深,閱讀的時間也應該由短到長。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是告訴我們閱讀的好處。作為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更有責任引導學生喜歡上閱讀,引領他們進入一扇扇文學之窗,文化之窗,文明之窗。與書為友,與大師對話,與偉人交流。從而積淀深厚的文學功底,萌生美好的夢想,成就偉大的理想。
(本文系貴州省湄潭縣黃家壩街道完小校級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