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田鄉 賀建榮 王紅春 婁遠來 梁永紅



摘要:采用整株生測法系統測定了11種除草劑對空心蓮子草莖葉及地下部分生長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藥后25 d和45 d,20%二氯喹啉草酮油懸浮劑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 1 08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水劑45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20 g a.i./hm2對空心蓮子草的地上部分枝數和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的抑制率均為100%。藥后300 d,30%二氯吡啶酸水劑450 g a.i./hm2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抑制率為91.80%,具有較佳的再生抑制作用。
關鍵詞:空心蓮子草;除草劑;化學防治;抑制效果;分枝數;再生
Abstract:Whole plant bioassay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growth response (stem,leaf and underground organs) of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to 11 herbicides. Quintrione 25% SC(750 g a.i./hm2),triclopyr 48% EC(1 080 g a.i./hm2),clopyralid 30% AS(450 g a.i./hm2),fluroxypyr 20%EC(120 g a.i./hm2)completely inhibited above ground growth (branch number) 25 days and 45 days after application. Clopyralid 30% AS(450 g a.i./hm2)was able to suppress growth at 92% up to 300 days after application,preventing regeneration of A. philoxeroides.
Key words: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herbicide;chemical control; inhibition effect; number of branches;regenerative
目前,對于空心蓮子草的防治主要依靠物理和化學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人工或機械打撈,效果差、成本高且若植株殘枝處理不當會引起再次泛濫危害。化學防除依然是目前控制空心蓮子草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常用的化除藥劑氯氟吡氧乙酸、草甘膦等只能在一定時間內控制空心蓮子草地上部分的生長,對地下根莖的再生抑制效果差,治標不治本[6-8]。因此篩選可有效控制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的除草劑品種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試驗選取11個市場上常用的除草劑品種,通過室內整株生測的方法測定其對空心蓮子草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生長的抑制作用,旨在為防控空心蓮子草的蔓延危害提供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材料 剪取空心蓮子草莖節(3~4對葉,帶不定根),栽種于裝有細土的塑料桶(上直徑23 cm,下直徑16 cm,高20 cm)內,5株/桶,置于日光溫室內培養。試驗土壤為馬肝土,pH值為6.7,有機質含量為1.6%。
1.1.2 試驗藥劑及劑量設計 根據預備試驗結果,設計除草劑施用劑量(表1)。
1.2 試驗方法
待空心蓮子草長至8~10對葉(2017年6月28日)時,莖葉噴霧施用藥劑。藥后室外放置2 h后,置于日光溫室中培養。每處理重復4次,以噴清水處理作對照。
藥后5 d,觀察空心蓮子草的受害情況;藥后25 d,調查空心蓮子草的分枝數,調查后剪去其地上部分莖葉,置于日光溫室內繼續培養;藥后 45 d,調查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的分枝數后,將塑料桶置于室外自然過冬;藥后300 d,調查不同處理空心蓮子草的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
試驗數據經Excel 2007初步處理后,采用SPSS 20.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各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采用Duncans方差分析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后5 d不同處理的空心蓮子草受害癥狀
從表2可以看出,藥后5 d,15%乙氧磺隆WDG 30 g a.i./hm2、5%雙氟磺草胺SC 15 g a.i./hm2、20%硝磺草酮SC 150 g a.i./hm2、30%辛酰溴苯腈EC 675 g a.i./hm2 處理空心蓮子草無明顯變化;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 處理空心蓮子草老葉黃化,新葉褪綠,植株萎蔫;40%唑草酮WDG 30 g a.i./hm2、24%乙氧氟草醚EC 180 g a.i./hm2 處理空心蓮子草葉片枯死;48%三氯吡氧乙酸EC 1 080 g a.i./hm2 處理空心蓮子草葉片黃化褪綠,葉片上有斑點,植株萎蔫;20%二氯喹啉草酮OD 75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56% 2甲4氯鈉WP 672 g a.i./hm2 處理空心蓮子草葉片黃化褪綠,植株萎蔫。
2.2 藥后25 d不同除草劑處理對空心蓮子草地上部分枝數的防效
從表3可以看出,藥后25 d,20%二氯喹啉草酮 OD 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1 08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 處理對空心蓮子草的地上部分枝數抑制率均為100%,其他處理對空心蓮子草分枝數的抑制率為49.77%~75.58%。
2.3 藥后45 d不同除草劑處理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能力的抑制作用
從表4可以看出,藥后45 d,20%二氯喹啉草酮SC 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1 08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 處理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的再生分枝數抑制率均為100%,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2.4 藥后300 d不同除草劑處理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的防效
從表5可以看出,藥后300 d,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 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防效大于90%;20%二氯喹啉草酮OD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1 08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對空心蓮子草的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防效均介于70%~80%之間。
3 結論
在空心蓮子草8~10對葉時,噴霧施用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40%唑草酮WDG 30 g a.i./hm2、24%乙氧氟草醚EC 18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1 080 g a.i./hm2、20%二氯喹啉草酮OD 75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 和56% 2甲4氯鈉WP 672 g a.i./hm2 5 d 后,空心蓮子草受害癥狀明顯,說明這些藥劑具有一定的速效性。
藥后25 d和45 d,20%二氯喹啉草酮OD 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1 08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EC 120 g a.i./hm2 對空心蓮子草地上部分枝數和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的抑制率均為100%。藥后300 d,30%二氯吡啶酸AS 450 g a.i./hm2對空心蓮子草地下根莖再生分枝數抑制率為 91.80%,具有較好的持效性,對空心蓮子草有較好的根除作用。
參考文獻:
[1]Huang Q Q,Wu J M,Bai Y Y,et al. Identifying the most noxious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Role of geographical origin,life form and means of introduction[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2009,18(2):305-316.
[2]王霞霞,徐智明,朱德建,等. 5種抗生素對空心蓮子草根系發育的影響[J]. 雜草學報,2018,36(1):8-13.
[3]婁遠來,鄧淵鈺,沈紀冬,等. 我國空心蓮子草的研究現狀[J]. 江蘇農業科學,2002,29(4):46-48.
[4]林金成,強 勝. 空心蓮子草對南京春季雜草群落組成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J]. 植物生態學報,2006,30(4):585-592.
[5]黃相玲. 福清龍江不同斷面空心蓮子草生理生態特征比較[J]. 雜草學報,2018,36(1):20-24.
[6]沈國軍,徐正浩,俞谷松. 空心蓮子草的分布、危害與防除對策[J]. 植物保護,2005,31(3):14-18.
[7]石旭旭,王紅春,高 婷,等. 表面活性劑對草甘膦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增效作用[J]. 雜草科學,2013,31(4):31-34.
[8]王紅春,石旭旭,婁遠來,等. 助劑對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潤濕性能及對空心蓮子草防效的影響[J]. 農藥學學報,2015,17(3):334-340.雜草學報 2019年第37卷第4期雜草學報 2019年第37卷第4期張自常,谷 濤,李永豐,等. 10%唑·氰氟+480 g/L滅草松對旱直播稻田雜草防除和水稻產量的影響[J]. 雜草學報,2019,37(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