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娜,唐春紅,尤琳烽,馮 敏
(重慶工商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重慶 400067)
本科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初級層次,學生高考結束后進入高校,接受包括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并通過相應考核后獲得本科教育文憑[1]。除本科教育外,高等教育還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1]。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本科階段更注重于基礎理論知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書本知識”的掌握,研究生階段更看重個人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獻查閱和整理能力、試驗設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結果分析和數據處理能力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2015年10月,國務院頒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文件,對各高校本科教育提出更高要求[2-3],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成為評價高校本科教育水平高低的一項指標[4]。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的本科生在繼續深造中可以更快開始專業課題研究,在工作中也可以創造出新的產品,獲得更多的機會。雖然目前各高校提供了一些平臺鼓勵本科生申請科技創新和創業項目[4],但是因為項目有限,大部分學生無法通過這些途徑提升個人科研能力,所以本科畢業論文便成為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一個途徑[5]。
實際上,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二本院校的很多食品專業本科生雖然通過答辯取得了學位證書,但是他們的科研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甚至是基本的科研思維也沒有養成。與其他專業畢業論文不同,實驗室實踐是大部分食品專業畢業論文最為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有“占用時間長”“失敗幾率高”等特點,因此要求本科生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完成實踐環節。而矛盾點在于,食品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一般是在大四第一學期開始開展,這時候又是學生考研和找工作的關鍵時期,所以,很多學生在第二學期才正式開始本科畢業論文試驗,即從3月初開始,而5月中旬答辯,除去論文寫作時間,實際上只有2個月的時間開展試驗。“試驗”不同于“實驗”,后者只需要按照教師說的一步步完成即可,成功率較高;而前者需要通過查閱資料獨立設計方案,試驗過程中也可能遇到很多未知的難題,需要自己解決,因此對于本科生而言,這種能力可以說是從“無”開始,他們可能不知道如何開始試驗,如何準備材料,如何處理數據,如何整理論文,面對這些問題,很多本科生會出現“逃避試驗”“捏造試驗數據”“剽竊他人成果”等現象,造成畢業論文質量低下。因此,在進行畢業論文前,開設一門論文指導性課程,提前給本科生明確如何查閱資料、設計試驗、處理數據和寫作論文等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論文開展效率,同時可以減輕指導教師的工作負擔,從整體上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
學生的試驗題目一般來自于指導教師,拿到題目后,需要明確幾個問題: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這幾個問題應該從論文開展前的文獻查閱中獲得答案。那么文獻怎么查?在哪里查?這可能是學生關心的問題。
剛開始時學生可能是從“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查閱資料,這些資料往往帶有科普性質,相關專業知識不全面,也不夠前沿,更找不到具體有效的試驗方法,僅僅可以作為“認知”知識,權威的資料應該從高校圖書館購買的電子數據庫中獲得。
文獻包括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2類,中文文獻可以在“維普”“萬方”和“CNKI中國知網”等數據庫中查到,“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可以查閱圖書文獻。在“CNKI中國知網”中還可以查到我國碩士和博士畢業論文、專利和標準。常用的外文文獻數據庫有“Science Direct”和“Springer Link”等。
為了更全面更準確地找到目標文章,關鍵詞的選擇非常重要,關鍵詞是一個詞而非一句話,所以在數據庫中的搜索與“百度”搜索不同。首先明確自己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然后凝練出數個關鍵詞,關鍵詞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是“常用語”,如“形成”“機理”等這類詞都無法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所以都不適合作關鍵詞。關鍵詞確定后即可進行搜索,在搜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and”和“or”的使用,“and”表示同時包括這2個關鍵詞,可以縮小搜索范圍,而“or”相反,表示包括這2個關鍵詞中的一個就可以,所以搜索的文章也較多。
獲取海量的文章后如何才能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呢?可以采取“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看題目,從題目可以看出該文章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無關則棄之;第二步看摘要,對于有一定相關性的文章可以從摘要中提取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僅僅想知道研究的結果,那么這樣的文章就不需要再進一步看內容了;第三步看內容,跟自己論文研究有很大關系的文章需要全篇進行品讀,在這些文章中還可以找到具體的實驗方法,是最有價值的文獻資料。
通過文獻查閱基本上清楚了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義,接下來就是確定研究的方案。好的研究方案的確定是試驗可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如何制定試驗方案呢?
首先,圍繞試驗目的暫時擬定一個可以體現此目的的論文題目,這樣就有了“指導方針”;然后確定試驗內容,即準備做哪幾方面的試驗以實現目的。試驗內容確定后思考幾個問題:每個試驗項目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這些試驗項目可行嗎?這些試驗能否實現研究的目標?這幾個問題可以保證試驗科學嚴謹的完成。
此外,還要確定研究的方法,購買所用的材料,制定試驗安排時間表,以保證試驗如期進行。
根據以上分析,完成表1內容,畢業論文才可以順利開展。
畢業論文試驗設計見表1。

表1 畢業論文試驗設計
數據處理可以使研究結果更加科學、直觀地呈現出來。
首先是數據的準確性。對于食品專業相關研究而言,數據是最終研究結果的體現,所以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研究的價值。數字類數據通常保留小數點后幾位,很多學生在處理數據時,小數點后保留的位數通常是因人而異,有的喜歡保留3位,有的喜歡保留2位,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數據保留的位數是由測定的儀器決定的,儀器測定出的數據只有2位,那么小數點后就應該只保留小數點后2位,即使需要進行計算,計算后的數字也應該只保留小數點后2位。
其次是圖片的制作方法。圖片是本科畢業論文最常見的數據呈現形式,可以更直觀地體現結果。圖片分相機拍攝的照片和軟件制作的曲線或柱狀圖兩大類,對于照片,可以在Photoshop這類軟件中進行修改、標注等處理,值得注意的是,用相機拍攝的試驗圖片像素一定要高;曲線或柱狀圖是通過軟件將數字類數據轉換成圖片,在本科生中最常用的作圖軟件是Excel,電腦一般自帶Excel軟件,該軟件操作簡單,學生也較為了解,但是制作的圖片質量不高,達不到學術論文發表的要求,因此推薦Origin制作曲線圖和柱狀圖等,在該課程中需要詳細介紹此軟件的操作方法。
論文寫作是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最終整理,一個好的論文有以下特點:有條理性、格式正確、研究方法清晰。
通常本科畢業論文包括前言和試驗2個部分內容,前言寫作的目的是告訴讀者開展試驗的目的是什么,即讓讀者覺得研究開展很有必要,所以要告訴讀者“這是什么”——“做什么”——“為什么做”,以說服讀者。
本科畢業論文通常包括試驗材料和方法、試驗結果與分析、小結與討論3個部分的內容,很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方法和結果總是混為一談,其實二者應該分開,方法中無結果,結果中無具體的方法,這樣寫的論文才夠清晰。另外,試驗的材料和方法需準確具體,這樣才能保證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復出論文中的試驗結果,否則,論文的可靠性就會引起質疑。
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精華所在,是試驗結果和結論的歸納總結,可以按照“目的”(一句話介紹)、“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部分書寫,篇幅不易太長(200字左右為宜)。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必需區分“結果”和“結論”,“結果”是試驗直接得出的數據的總結,而“結論”是這些“結果”說明的問題。
參考文獻的標注在于保護別人的知識產權,很多本科生不知道如何引用參考文獻,總以為是摘抄的原文才需要標注,其實不然,直接摘抄將導致“論文查重”無法通過,也不是正確引用文獻的方式。將大量文獻重新梳理進入畢業論文的時候,應該是自己對別人的結果和結論進行歸納,進一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并標注參考文獻。此外,參考文獻都應該是自己看過的文獻,而不是從別人文章中直接摘抄的(即二次引用)。
參考文獻的書寫也有專門的格式要求,不同的高校和不同的雜志都對此作了專門的說明。
筆者在對多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時發現學生在開展畢業論文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①缺乏主動性,依賴性強。不催促學生,大部分學生不能主動和教師溝通,完成試驗,很多學生把畢業論文的完成寄托于研究生甚至是教師身上,從而出現畢業論文數據來自于他人的現象。②解決問題能力差。在試驗中遇到問題,不能通過查閱資料等途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③缺乏耐心。很多學生沒有做好長時間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打算,往往希望越快結束實驗越好,在實驗失敗后,出現懈怠的情況。④文獻查閱和論文寫作能力需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學生查閱的文獻來自于如“百度百科”等,這樣的文獻專業度不高,可利用性低,參考文獻數量也較少,甚至有大篇幅抄襲的現象,導致“論文查重”不過關。在寫作時,論文結構混亂、語言口語化、數據處理不科學、整體質量較差。筆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強烈感覺到開設畢業論文指導性課程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該課程的開設能夠為食品專業本科生順利開展和高質量完成畢業論文保駕護航。以上就是筆者制定的該課程講授的重點,希望對于提高食品專業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