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鈺
1月23日,《中國教育報》刊發了劉景忠教授的文章《職業教育需要安靜下來》,筆者讀后深有同感。當前,職業教育確實存在著名目繁多的評比、大賽、檢查、項目,牽扯了職業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大量精力,使他們疲于應付。做材料、忙匯報、迎檢查、備比賽成了職業教育的常態。除此之外,很多職業學校忙于打造特色、鑄造品牌、引領示范,爭相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化職業學校,職業教育呈現一派熱鬧而忙碌的景象。
其實這些評比、大賽、檢查、項目、活動、會議等并非沒必要,這些打造、鑄造、建設、引領等也并非不可以,但不能成為職業教育的主軸,不能成為驅動職業學校辦學的單一或主要載體。職業學校一旦被眾多的元素驅動或裹挾,就難以安靜下來,容易偏離常識、忘卻課堂、忽視學生。職業學校確實需要安靜下來,回歸常識,回到原點,深度思考職業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什么才是高品質的職業教育。職業學校確實有必要安靜下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課堂,讓課堂發生“靜悄悄的革命”;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學習都出彩,以“學習的出彩”成就“人生的精彩”;把更多的空間留給教師,讓每個教師潛心教學、研究、實踐,實現教育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完善。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職業教育只是安靜下來是不夠的,也是不現實的。在當前和可以預見的一段時期,職業教育相對的弱勢地位并沒有根本改變,堅守“職普比大體相當”仍然面臨艱巨的任務,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亟待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亟待增強,職業教育發出的“聲音”還很微弱……在這種環境下,職業學校自然應該韜光養晦、靜下心來把內涵建設好,讓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獲得感,以良好的育人成效贏得社會的認同。
這種安靜并不等于職業教育就不需要動靜,安靜往往不足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很難得到眾人的關注,自然也會失去別人的關愛。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始終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問題,招生難、辦學難、學生高質量對口就業難;面臨著資金短缺、師資短缺、政策短缺等很多的現實問題。所以,關起門來“靜悄悄”地辦職業教育是走不通的,職業教育是需要有一定動靜的,有的時候甚至是需要一些大的動靜,這不僅是由職業教育的現實處境決定的,更是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常言道,酒香還怕巷子深。當前職業教育確實需要有一些動靜來不斷提升影響力,展示職業教育的豐碩成果。例如,通過舉行職業教育活動周、職業學校開放日等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職業教育、關心職業教育,進而支持職業教育;確實有必要通過一些活動來撬動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管理方式變革,如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混合所有制試點等,使職業教育的“職業”特性充分彰顯,不斷激發職業學校的辦學活力。
職業教育需要安靜也需要動靜,這是不矛盾的,只有全面把握職業教育的安靜與動靜的分寸,才可能辦出高品質的職業教育。 (責編?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