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新梅
缺少瑯瑯書聲的語文課堂絕不會是學生樂學的美好課堂,也難以讓學生暢享語文之美。正如余映潮先生所說:“沒有朗讀的語文課只是課,它并不是美的語文課。”
那么,應如何打造學生樂學的美好語文課堂、以瑯瑯的書聲引領學生去暢享美妙語文呢?以語文教學的視角看,可做以下的嘗試和改變。
一、明確目標,轉變觀念
作為語文課堂的教學組織者,教師首先要明確朗讀教學目標,轉變原有的“朗讀在課堂中可有可無”等老舊觀念。《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條“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特別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國家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編教材多個單元學習目標中也明確提到:“要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要繼續重視朗讀,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注意語氣、節奏的變化。”
《秋天的懷念》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的短篇散文,也是初中語文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此文敘述了作者對已故母親的回憶,既表現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對母愛的贊美,又表達出自己“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之情,還有當年不理解母親的懊悔之情,讀來令人感動至深。教學這樣感人肺腑的美文,有的老師竟然一上課就直接帶領學生從文章的篇章句法上去分析課文內容,只一味地通過“問答”“講析”的形式來要求學生記住課文所寫的內容、理解文章所抒的情感,反而將文中雖平淡樸實卻字字如金、句句含情的文句棄置一旁,不懂得引領孩子們通過自身的朗讀去體悟母子之間的真摯感情。這樣的教學,孩子們缺乏了自主的朗讀體驗理解,如此,又怎能真正自發地從內心去感知文章的情感呢?更談何語感的培養、語文能力的提升呢?
二、精選內容,提高興趣
教師在文章的選讀方面,也應有側重選擇適合朗讀的類別。一般來說,文言古文和古詩詞,現代詩歌和散文都應多讀,既有助于學生領會其語言精妙之處,又能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在朗讀內容的擇取上,就課本內容而言,不只是教材要求背誦的才需要朗讀,背誦和朗讀之間是不能等同的。朗讀的內容應遠遠超過教材所要求背誦的內容。筆者認為,只要是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美、精神美、情感美,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語感、思維能力的文章都可選擇。
初中語文教材所選的現代詩歌和散文多為典范精品,文質兼美。例如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冰心的《荷葉·母親》,泰戈爾的《金色花》……這些文章都非常適合進行朗讀教學。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引領學生盡情地用聲音去享受《春》的勃勃生機,感知《濟南的冬天》的脈脈“溫情”,吟誦母親的無私偉大,品味親情的真摯美好……
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不盡相同,因此朗讀還應尊重學生自己的獨特感受。課堂教學時不妨適當地讓學生自由選擇朗讀內容,讓他們去盡情朗讀自己的所愛。譬如朱自清的《春》,是現代寫景散文中的名篇,文章描繪了五幅圖畫——春草圖、春風圖、春花圖、春雨圖和迎春圖。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一幅圖畫)或幾段(幾幅圖畫),甚至只是其中的幾句話進行反復朗誦、品讀。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語氣語調營造一種生機盎然的氛圍,從而進入“春”的美境之中。
三、講究方式,注重指導
朗讀內容講究多樣化,同樣,朗讀方式亦不能一成不變。語文教師往往可以根據朗讀內容的不同風格或教學目標的層次差異來選擇不同的朗讀方式:如教師范讀、個別朗讀、齊聲朗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自由朗讀等。具體到一節語文教學課堂中時,可將不同朗讀方式靈活地搭配使用,并著重進行指導,使朗讀訓練與學習目標更好地契合,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下面以《湖心亭看雪》的教學設計為例,談談這篇文章在朗讀方式的選擇及朗讀指導方面的設計及見解。《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性靈小品文,上課之初可先讓學生將課文自由朗讀一遍,指導他們把存在字音疑惑的字詞做好標記以便質疑明確。待明確字音后,指導他們將課文齊讀一遍,要求讀準每個字音。為了讓他們進一步準確理解文意,可安排學生們二次自由朗讀課文,此次的朗讀要求是讓學生試著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朗讀的語氣、語調表達出來并隨之用三個問題對學生進行分享朗讀的引導:“你覺得哪幾句自己把握得比較好?”“請與大家分享你的朗讀!”“你進行這樣的朗讀處理時是怎樣思考的?”在傾聽學生朗讀分享的過程中,可針對學生述說的朗讀心得作出必要的點撥,如第二段“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句中的“一”是全、都的意思,此句應讀出空曠遼遠之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其中的“更”字應重讀,強調出說話人的驚喜之情……待文中幾個重難點句子點撥完后,再給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揣摩朗讀,并試讀給同桌聽。
此后是范讀環節。該環節可邀請三位同學上臺與教師共同進行分文段合作朗讀,一起為同學們做朗讀示范。學生參與或與教師共同朗讀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節課臨近尾聲時,為了檢測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可展示一個去掉標點符號或略去部分重點字詞句的課文模板,要求學生只根據教師給出的課文模板來進行難度朗讀大挑戰。這一別致的朗讀環節,既能達到檢測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也可再次達到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點。
類似《湖心亭看雪》這樣的課堂可以采用具有多樣性的朗讀方式,加以教師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們在體會學習知識的喜悅時,也能充分地暢享語文的美,讓師生們體會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的漫漫長路上,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朗讀在語文教學中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朗讀,巧妙用好“朗讀”這一法寶,發揮其神奇的助學功效,以朗朗的讀書聲引領學生去暢享語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