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商艷萍 賈靜
[摘要]目的 探討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康復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12月我科收治的250例腦卒中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選取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230例腦卒中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的工作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廢用綜合征發生情況、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住院天數。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廢用綜合征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8.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67.60±1.08)d,短于對照組的(79.20±1.21)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的應用明顯降低了腦卒中住院患者的廢用綜合征發生率,提高了護理工作滿意度,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 R74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3(c)-017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model of ward extend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50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nother 230 hospitalized stroke patient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nursing model of ward extend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disuse syndrom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disuse syndro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4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2.1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7.60±1.08) d, which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79.20±1.21) 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model of ward extend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use syndrome in stroke patients, improve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also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Ward extens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
伴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當前的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是一種以責任制整體護理作為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在康復護理中對患者身心給予全面、系統、整體的護理模式[1],康復責任護士從患者入院開始一直負責到出院,在住院期間由臨床護士負責遵照醫囑執行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康復責任護士主要針對患者的心理、社會和家庭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給予最佳的護理[2]。病房康復延伸治療是指患者在常規的康復治療時間外,有護士在病房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3]。我院目前的康復護理模式是在執行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前提下,每個病區任命2~3個骨干為康復責任護士,負責在病區中承擔所有患者病房延伸的制定、實施和宣教指導。而在病房延伸康復護理中,腦卒中患者廢用綜合征的發生一般是臨床首要關注和預防的,目的在于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健康和利用殘余肢體功能[4],但是目前廢用綜合征的發生處于無法控制的自發狀態,毫無預見性,缺少正式的工作指導模式,患者在康復治療區完成訓練后在病房得不到延續、有效的觀察和指導[5],臨床治療護士在巡視過程中也很難發現患者具體存在的問題。因此康復責任護士和臨床治療護士對康復護理的專業知識差距較大[6-7]。我科室在多年康復護理的臨床實踐后,決定成立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團隊,并在所建立工作模式下對腦卒中患者的應用效果展開觀察,再得出實踐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我科收治的250例腦卒中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選取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230例腦卒中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年齡30~65歲;②病程1~6個月;③日常生活需要陪護照顧;④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患者無認知障礙;⑤生命體征平穩,無嚴重并發癥。排除標準:①生命體征不穩定;②有嚴重的并發癥,如重癥感染、心功能Ⅱ級及以上、有疼痛不適等;③患者有認知障礙或者不能參與及配合。觀察組中,男154例,女96例;年齡35~65歲;病程2~6個月;家屬陪護照顧有162例,雇傭陪護照顧有88例。對照組中,男108例,女122例;年齡33~62歲;病程2~6個月;家屬陪護照顧有126例,雇傭陪護照顧有10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參與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康復護理的工作模式,具體由護理團隊中主要任命2~3位責任護士對全病區腦卒中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常規訓練等,臨床治療由其他護士完成。觀察組患者采用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具體以臨床每一位護士均有管床患者并對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進行全面、整體的護理,包括疾病及相關知識宣教、臨床治療、延伸訓練等,具體如下。
①組建責任制康復護理團隊:我科室根據以往實踐經驗,將病區內的所有護理人員分為層級管理,成立責任制康復護理團隊。康復護理團隊由患者及家屬、初級管床護士、責任護士組長、護士長、主管醫生、主管治療師構成。在層級護理的工作中,護士長要對責任護士組長下達指導及布置康復任務,責任護士組長要根據護士長下達的指導和任務指導初級管床護士進行康復護理工作,做到人人管床。高年資的責任護士組長還需要對初級責任護士有計劃地進行康復護理知識的培訓及帶教。在患者住院期間,康復評估后需要召開評價會,主要由主管醫生、主管康復治療師及管床護士共同參會,會議中需匯總患者的評估結果,共同制定目前最為適合患者的康復計劃。管床護士除了宣教、指導和督促患者完成練習外,還需延續觀察患者及家屬對宣教知識的掌握情況、練習進展情況、期望值是否改變等,并要求患者及家屬對康復護理工作有所認識,提高參與力度,及時作出效果評價反饋給醫生和治療師團隊,以便于隨時調整康復計劃。責任護士組長需定時檢查管床護士制定的康復計劃及效果評價情況,對初級管床護士作出指導和解答。護士長需根據患者的康復護理目標給予責任組長下達康復任務和指導,并在有難點和矛盾的過程參與主管醫生與治療師的溝通。
②實施病房康復護理延伸單:在評價會召開后確定病房延伸訓練的內容,入院1周內管床責任護士需將患者在病房要進行的訓練內容逐一列舉出來并制定成課程表張貼在床頭,如每一項訓練項目要具體到做哪個動作、每組做多少次、每個動作的注意事項等,并配合沙袋、訓練帶、助行器、扶手、生活用品等訓練器材進行。為避免患者在病房訓練中過度訓練或發生繼發損傷,要求管床責任護士親自動作示范,如指導患者和陪護學會床上良肢位的擺放,包括平臥位、健側臥位和患側臥位;指導患者床上平移、翻身和坐起的方法,如利用bobath握手呈鐘擺式翻身、利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翻身等;指導患者和陪護學會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方法[8],如利用健手帶動患手進食、修飾、洗澡、穿脫衣褲的方法、坐站轉移的方法、大小便的處理方法、輪椅驅動和步行、上下樓梯等;管床護士指導教會患者之后,由責任護士組長檢查患者的動作,在查房過程中根據床頭粘貼的指導內容進行逐一查看,并從中發現和糾正問題。護士長需在患者行延伸訓練3 d內進行康復延伸查房,查房中護士長需隨機抽取床頭張貼課程表中一項延伸訓練讓患者進行,并對此進行評價。管床護士負責每日檢查患者完成的情況及質量,及時糾正患者錯誤的運動方式,責任護士組長負責定期檢查管床護士指導的方法是否正確、患者及家屬的效果反饋等,護士長負責收集反饋內容及時與醫生、治療師溝通并下達康復任務。
③路徑化康復護理工作內容:在以往的康復護理模式中,康復護理工作內容無法規范化,主要取決于不同患者不同文化層次和環境的差異性,康復宣教內容多而復雜,導致責任護士在宣教之后無法了解患者或家屬對宣教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此,本次護理模式中采用了表格式護理文書實施單,文書實施單中對腦卒中患者需要完成的康復護理工作具體路徑化,患者入院1周內責任護士需完成對疾病及廢用綜合征相關知識的宣教和預防、對病房延伸訓練的指導,且對患者廢用綜合征進行了哪些具體項目的指導需要逐一記錄在病房延伸護理文書實施單中。具體工作內容全部用表格列舉出來后,根據康復宣教、廢用綜合征的預防指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指導、具體康復延伸訓練內容等排序,并在每一項指導欄后均有指導時間可以填寫,在后續反饋欄中有患者的掌握和完成情況反饋填寫,讓管床責任護士按照步驟選擇適合患者的護理指導項目在表格中該項目上打勾并逐一完成,每個月需重新對患者進行評估。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的廢用綜合征發生情況、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患者的住院天數進行統計及觀察。住院期間的廢用綜合征包括關節攣縮、關節僵直、肢體畸形等,每個月統計1次。每個月要求參與研究的患者或家屬填寫《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將護理服務、護理指導、延伸訓練指導、溝通能力、專業技能等項目進行評價,每項評定內容包括很滿意、滿意、較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每項總分20分,共100分,護理總滿意度=(很滿意+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廢用綜合征發生情況的比較
2.2兩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
3討論
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康復護理在我國護理領域得到更多的重視。唐雙[9]總結了近年來康復護理模式和開展康復護理的必要性;李卉梅等[10]將病房延伸訓練應用到康復護理中,更大地幫助患者功能恢復。本研究將病房延伸責任制護理模式運用到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廢用綜合征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對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更好,考慮的原因有:常規的康復護理中責任護士對患者缺乏整體的管理,在護理過程中忽略患者及家屬身心的感受,對患者延伸訓練督促不到位,通過護理干預后,護理人員在工作和巡視中能主動發現和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糾正患者錯誤姿勢和體位,及時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提供有計劃、系統性、整體性的護理指導,對可能發生的廢用綜合征做到及早發現與處理,降低事件發生率[11-14]。此外,在本次的護理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8.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護理人員通過對腦卒中患者整體、延續性的護理干預后,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支持,不僅更深入了解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而且能主動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不再是聽從護理人員單一的指導和安排,不清楚開展某些訓練的目的和必要性。護理人員方面,護士不單純是醫囑的執行者,還是健康教育的宣傳者,是康復治療的指導者,也是確保患者安全的管理者,這樣使護士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上升,使護士在其崗位上各司其職,這樣有效的病區護理延伸訓練能夠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15],加強了護患交流,有效地提升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觀察及評價該護理模式的效果,本研究將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模式下的腦卒中患者得到了有效的延伸督促和鍛煉,縮短了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病房延伸責任制康復護理模式的干預能夠減少腦卒中患者廢用綜合征的發生,同時增強了護患交流,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該康復護理模式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肖爽,石淑蘭,趙慶華,等.持續改善在優質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及成效[J].重慶醫學,2016,45(34):4782-4787.
[2]敬潔,溫賢秀,蔣文春.基于患者健康需求的優質護理特色病房創建與效果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2016,9(36):400.
[3]商艷萍,劉小芳.病房康復延伸治療對腦卒中患者ADL提高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12):2361.
[4]唐春妮,病房延伸護理對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24):34-35.
[5]鄧小靈,康麗芬.護士管床責任制護理模式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8):120-122.
[6]吳麗春.管床責任制護理在重癥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123-124.
[7]鄭茶鳳,路千里,邵秀芹.康復延伸訓練對提高穩定期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11):107-108.
[8]李婉玲,蘭紅珍,孔蟬.Bobath技術在腦卒中后偏袒患者體位轉移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1):57-59.
[9]唐雙.護理模式與醫學模式的比較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3.
[10]李卉梅,劉小芳.康復護理功能延伸指導工作模式的探討[C].中國康復護理學術高峰論壇暨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研討會論文集,2012:56-59.
[11]陳莉莉,蔡潔,王紅.醫務社會工作者參與康復護理對脊髓損傷患者功能獨立性和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2,19(6A):35.
[12]張蘭香,徐秀群,朱振杰,等.延伸病房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效果及對血漿S100β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2(38):791-792.
[13]周素萍,黃宏,蔣桂花,等.綜合干預對腦卒中患者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11)1085-1087.
[14]蔣芙蓉,馮芳.病房延伸護理對腦卒中偏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7,(6):29-30.
[15]王娟,常進紅.腦卒中康復期臨床護理路徑制定[J].重慶醫學,2018,47(33):4315-4316.
(收稿日期:2019-01-09? 本文編輯:任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