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一
摘要:數字媒體專業教學過程中往往重點放在三維、動畫等方面,忽略了視覺傳達的相關課程。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已成為數字媒體設計不可或缺的部分和設計師的必備素質,視覺傳達意識的加強,能使作品更注重內容傳播的準確性和傳播效果。
關鍵詞:數字媒體;視覺傳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J5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203-01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影視、網絡等新媒體更多地進入設計師的視野。視覺和影像己作為獨立的傳達手段而存在。許多高校相繼開設了數字媒體相關專業。以培養具有較高的設計能力,能在各種領域熟練應用現代媒介手段,從事信息、影象、廣告及視覺藝術設計工作的高級人才。但在課程設置和具體專業實踐中,許多學校立足于影視、網絡等二維三維運動傳播媒介只注重影視媒體的特點及技術要求,把重點放在動畫、影像編輯等專業課程內容上,而對視覺傳達課程有所忽視。數字技術和電腦軟件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視覺傳達相對平面化、靜態化的視覺效果和單一的傳播手段,為受眾帶來了更多新鮮刺激的視覺體驗,使視覺傳達設計更加直觀,更具欣賞性。視覺傳達專業發展至今,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平面設計,它的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改變,那么應該如何掌握這一變化,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視覺傳達專業人才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素養和能力。在培養數字媒體設計師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平面設計能力,增加知識廣度。設計作品是面向大眾的,大眾對作品感知的首要信息來源恰恰是視覺要素。這就決定了視覺傳達知識對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從專業知識的具體整合方面,也要求學生在充分發揮專業特點同時有較高的綜合能力,塑造一專多能的新時期復合型設計人才。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以“讀圖”為標志的“圖像化生存”時代,當代主流文化形態也正在向視覺文化擅變。作為現代藝術設計領域重要組成部分的視覺傳達設計,成了現代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表現形式。21世紀逐漸步入了電子信息時代,各種媒體傳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資源的共享、圖文之間的互動、搜集資料的便捷等,發表文章都是數字化時代給視覺傳達帶來的改變。如現代的出版行業,很多在推出印刷版書籍、雜志的同時,還推出統一的網絡版電子書籍、雜志。集聲音、視頻、視覺特效等一體。這種數字化網絡版的出版業正在快速壯大,使得電子書籍成為視覺傳達一個新的設計領域。雖然數字技術為視覺傳達專業的設計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很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教學現狀卻并不樂觀,在學科建設方面還一直延續傳統裝潢設計、視覺技能教育的觀念,許多院校還固守平面、裝潢的傳統學科意識,盡管也有一些高校進行了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改革,但更多還是在傳統專業背景下的課程體系上的教學方法、內容的改革。缺乏對視覺傳達專業學科內涵的研究與拓展,以及與其他專業之間的跨界交融,對社會需求與學科發展沒有做全面的思考。尤其是利用數字技術傳播信息的今天,如何利用數字技術拓寬視覺傳達學科領域,推動視覺傳達專業的發展是我們面臨的緊迫任務。
一、數字媒體設計作品中的不可或缺因素
數字媒體作品借助動態方式向人們傳遞大量的視覺信息,帶來平面媒體未有的視覺感受。但影視作品都是由平面來組合的,每一幀精美的界面設計造就了精彩的整體完美影像。所以說,視覺傳達己滲入了影視設計作品的整個全過程。數字媒體設計作品不僅要滿足動畫、技術、傳播等方面的需要,還要滿足視覺審美和品牌宣傳需要。對每個畫面進行組合設計,視覺形象會更加整體。對影片色彩的組合把握,使流行設計被帶入整體設計環境。這些設計內涵,與字體設計、版面設計以及構成等課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增強作品內容傳播的準確性
信息傳達準確度已成為衡量影視設計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將產品或企業商業活動抽象信息概念轉化為形象化的視覺語言,進行形象的,藝術的描繪,通過傳播感染大眾情緒,影響他們的心理,完成商業運作及宣傳。設計中的信息傳達已經成為一種包容性極廣的文化現象,涉及的范圍不僅包括造型、美學、傳播學,還有語言、市場、社會、生理和心理等諸多因素。設計者通過作品向受眾傳達自身的思維過程與結論,達到指導或勸說目的,而受眾也正是通過設計作品,與自身經驗印證,最終了解設計者所希望表達的思想感情。
傳達(communication)一詞源于拉丁語,基本意思是“給予”和“溝通”,是以不同個體之間進行傳達與聯系為基本宗旨的。但我們常忽視其華溝通”的含義,只注重“傳”而未注重“達”。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j,‘傳達”的理解在不斷深化。今天的“傳達”,除單方告知信息外,更重視“溝通”與“互動”的潛在內涵。已非傳統意義上視覺設計,而是溝通人-產品-環境-社會-自然的中介。通過對信息的搜集、整理、設計、傳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鑒于此,注重傳達意識的加強,對作品內容的準確傳遞至關重要。
三、設計師的必備素養
視覺傳達在數字媒體設計應用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影視媒體設計師理應掌握很好的設計技巧,并通過具體的設計實踐操作形成自己的視覺經驗。在作品設計過程中,這些經驗有助于設計師構思出完美的產品形態,并表達自我的創意思維。數字技術的運用在傳達方式上似乎更為廣泛,因為設計這個過程最重要的還是設計者的思維和理念,而在傳達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最開始的視覺傳達只是通過印刷成紙質的作品來進行傳達,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視覺傳達途徑已經非常多,比如說通過影視、網絡等,視覺傳達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斷拓展延伸。
在這種環境下,設計師必須依靠自己敏感的直覺,將其設計的作品與新媒體進行結合,才能創新出多種多樣的傳達方式,使自己的作品得到有效傳播。
四、關于課程的開設構想
數字媒體專業的課程重點不在視覺傳達方面,而視覺傳達包含的課程量多面廣,究竟哪些是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必須或需要開設的呢?
為培養學生將構成原理運用于實踐設計能力。版面設計、文字設計、形態分析等專業基礎課是必須的,這些課程占用課時不多又與以前的知識不脫節。而包裝設計、CI設計等綜合性課程,占用課時量大,可安排為欣賞選修課程。
通常本專業學生三維、立體的感覺很好,有良好的構思。但涉及到每一個面的文字圖形編排時,對文字、色彩、圖形、位置等把握就明顯有所欠缺了。經常遇到學生精心制做的作品,從創意構思到制作技術都很完美。但因為沒有經過版式、文字的設計訓練,沒有將構成課程應用到界面設計的實際操作經驗,或者根本未意識到這也是整個設計主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關鍵幀沒有傳達出作者思想意識,導致造成畫面視覺m亂,使觀者誤解創意者意圖。在對作品整體制作過程中,對作品整體感覺把握不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為避免配色失誤,有的作品僅以單調原色表現。有的平面語意表現較弱,引不起觀者注意。所以,引導學生重視傳達設計訓練,使他們的作品更加完美,是設置這些課程的宗旨。
五、視覺傳達設計學習的重要性
設計師作為引導新生活風尚的人群要靈敏地捕捉時代的瞬息萬變,在設計和作品推廣過程中,要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所以,在課程中讓學生了解相關設計形態的設計過程,并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優秀視覺傳達作品。為他們今后在專業領域更加深入發展學習提供正確思路和方向。加強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習和教學是作品本身的需求,也是培養一專多能高級人才的需求,同時也是學生本身快速適應工作和社會對設計師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燕.視覺傳達設計概論綱要[J].包裝世界,1996(01).
[2]何麗萍.淺析視覺傳達設計中圖形信息的傳遞[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4).
[3]喻琛.工業設計專業中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J].蘇州工藝美術職亞技術學院學報,2017(02).
[4]朱建華.視覺文化引起的審美嬗變與視覺傳達設計的價值審視[J].裝飾,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