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詩瑩
摘要:陶瓷工藝學簡要介紹了陶瓷發展的歷史進程、制瓷工藝中各項原料的性能分類、陶瓷的基本成型工藝和可能出現的缺陷分析等。本文主要論述這門課程對“非陶瓷材料”專業的藝術專業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影響。
關鍵詞:陶瓷工藝學;陶瓷藝術設計;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527-4;6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3-0209-01
一、引言
陶瓷工藝學是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為初期接觸陶瓷藝術設計,缺乏實踐經驗或者處于技術瓶頸期的學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有效的解決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更易達到想要的藝術效果,在陶瓷藝術設計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有效減少損耗
陶瓷的制作流程涉及多個工藝,學生可以通過實踐了解到制陶工藝的泥料,釉料,釉上釉下彩繪顏料等原材料的使用性能并作出對比,但燒成效果受到諸多變量影響,需要做大量的比對實現觀察其不同變量下對應產生的效果區別。即便如此,也無法從根本上剖析產生這些變化的內在本質。可見陶瓷工藝學為學生的創作規避了大量無效的實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減少了過程中投入的材料成本。
比如,在造型的設計上,能夠提前考慮到注漿成型后造型的外部輪廓線條是否流暢,待泥漿干至成型,打開模具的時候不會發生坯體卡在模具中,導致注漿的成品率低甚至不具備注漿成型的可行性。
三、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在實際操作中,經常會遇到,胎體塌陷變形、縮釉、釉面帶有針孔狀氣泡、結晶釉析出的結晶太小、燒裂等諸多問題。通過與銷售釉料的商家或者燒窯的師傅經驗之談的溝通,并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而陶瓷工藝學能夠對產生的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并針對現況將原料的配方進行重新調配以解決出現的問題。比如說,無光釉的燒成,與實際燒窯的操作有關,應該將陶瓷置于窯房內測遠離窯口溫差大的區域。再比如胎體裂紋的產生,甚至整體裂成多個部分這種現象,與泥料的熱穩定性低、燒窯溫度升降變化的快慢、透氣孔的大小、坯體水分蒸發的過程中程度是否均勻等因素有關,可以通過增加泥料百分之五的氧化鋁粉提高其熱穩定性、延長開窯時長以降低溫差變化、擴大透氣孔面積使空氣較易對流、維持坯體整體干燥程度一致,避免干濕程度不同對坯體產生外力撕扯而產生裂縫。
四、陶瓷工藝學在陶瓷藝術設計上的運用優勢
陶瓷工藝學在陶瓷藝術設計的運用上具有創造力。因為了解每一項原料的組成成分及成瓷效果后對應的元素。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原始設計需求,對現有的原料加工調配,形成具有個人風格特色的藝術語言。
以2017年的廈門金磚會議用瓷為例,該會議采用的是德化特有的“玉泥”,這種材質的泥料價格昂貴,可塑性差、燒成后變形嚴重,適合做小體量的器型。而這套餐具的設計要求是要保證德化白瓷燒成不變性且白度以及透光度不變。通過陶瓷工程學能夠突破玉泥材質性能的局限,創造體量較大不易變形的德化白瓷。
陶瓷工藝學在陶瓷藝術設計的運用上具有獨特的市場競爭力。無論是日用瓷還是藝術瓷,獨特性仍然占據著陶瓷設計的重要位置。自主研發必然伴隨著實踐和時間成本的投入,經過調配成功后的泥料、釉料、裝飾材料等都具有獨特性。面對競爭激烈的陶瓷市場,當一種裝飾手法得到普遍認同時很容易快速泛濫,但是與陶瓷工藝學結合的產品形成了自己的工藝壁壘,可以有效的避免抄襲。市場上的銷售有了保障后更加穩定,進而大規模的生產。以蘭花釉為例,在景德鎮陶瓷市場上生產制作蘭花釉的作坊很多,但通過自主研發改良過后的釉料相較市面上傳統工藝制成的釉料析晶更為明顯,晶花更大,具有絕對的市場優勢。
陶瓷工藝學在陶瓷藝術設計的運用上具有突破性。它的應用不再局限于傳統陶瓷使用的區域中,更加深入的研究陶瓷材質具有的性能以及可以開發的可能性。具有不同屬性的陶瓷種類繁多。如表面無法看到氣孔的可漏水的陶瓷材料,這種材質內部結構疏散,肉眼無法直接看到氣孔,可以作為茶漏,一方面滿足了過濾茶水的實用需求,另一方面采用的材質新穎符合大眾對審美需求。
陶瓷工藝學在陶瓷藝術設計的運用上具有時代性,陶瓷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會因其社會環境背景不同,具備獨特的時代特征。新時代的陶瓷工藝突破創新,開創了以往沒有過的跨電器行業發展,使得陶瓷工藝又多了一種全新的發展渠道。這樣的陶瓷跨界合作并非唯一且仍然在不斷擴大。比如說將陶瓷材料用于高純度潔凈水的過濾以及建筑行業,這種建筑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膈音效果材質輕盈,雖然表質粗糙但具有不透水性,符合建筑的使用需求。
五、結語
陶瓷工藝美術學是一門理論聯系實踐,反復論證的學科。從物質本身的性能分析哪些步驟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改良。為藝術創作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減少了初學者在探索過程中時間成本和物質材料的浪費,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為形成獨特的個人藝術語言、研發新產品、跨行業合作等發展提供了可能。
參考文獻:
[1]楊玉龍.“陶瓷工藝學“課程教學初探[J].求知導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