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錫葉 陸陽
4月23日,備受關注的《湖南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面向社會發布,記者就有關問題,專訪了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瑰曙。
記者:您好!請您介紹一下《湖南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起草背景、形成過程和改革前期準備工作。
王瑰曙:近年來,中央對高考綜合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對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上海、浙江2014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首批試點,2017年改革試點成功落地;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省市2017年進行第二批試點;包括我省在內的8個省份作為第三批改革省份,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這一安排體現出全面有序、分步推進、科學審慎的推進原則。
新高考改革是自1977年恢復統一高考以來,最為全面,最為系統、最為深刻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第一次納入了中央全會謀劃布署;第一次由中央最高決策層經過四個重要會議審定改革方案;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印發改革實施文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高考改革的高瞻遠矚和堅定決心。
總體上看,我省各方面推進改革的積極性高、決心大,教育系統為改革做了大量細致有效的準備工作。
一是領導重視程度高,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比較健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考綜合改革,以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為依托,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副省長掛帥的高考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加大工作協調和統籌力度。在省教育廳層面成立了高考綜合改革工作小組,由教育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這既充分體現了我省推進改革的決心,也為啟動實施改革提供了組織領導保證和多部門協調工作的有效機制。
二是各方面對改革的認識比較到位,形成了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圍。廣大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許多局長、校長到先行試點的上海、浙江進行了深入考察與調研,提前研究,提前培訓,提前準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校長、教師對高考綜合改革總體精神及政策要點的認識比較全面,比較深刻,普遍理解到高考綜合改革不僅是考試招生方式的變革,而且是涉及到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關系到整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大變革,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座談交流中,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高中校長、教師的改革熱情,主動性和積極性非常高,這種強烈的改革意愿為改革啟動實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三是前期改革探索比較多,改革的工作基礎比較好。在考試命題和考試組織方面,我省自2009年以來開展了學業水平考試自主命題,命題經驗豐富。考試機構還設立了專門部門負責學業水平考試,并建立了完善的命題教師遴選制度、命題人員培訓制度和命題專家庫,命題隊伍穩定、充足,命題能力較強。全省標準化考點建設基本能夠滿足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面,開展了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確定了33個試點地區,探索完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創造條件,整合資源,建立了7個國家級示范性綜合實踐活動基地,126個縣級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1615個鄉村學校少年宮。在中考改革方面,近年來我省多個地市積極推進中考改革,如長沙市采取考試成績等級呈現,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錄取依據等,這些改革為高考綜合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根據國家有關精神要求,我們認真梳理總結湖南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踐,學習借鑒各地特別是上海和浙江的改革經驗,科學謀劃、系統設計我省改革方案。在方案制定過程中,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和征求意見會,邀請市州教育局、招生考試機構、教育科研機構負責人、有關高校校長、高中學校和職業院校負責人、一線教師等進行座談。通過座談研究論證,找準問題,明確改革的方向和路徑,確定改革的任務和措施。經過不懈努力,先后30多次修改完善,制定了《湖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
記者:目前,我省開展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是否已準備充分?
王瑰曙:高考綜合改革是一場涉及教學、考試、招生等方面的全方位系統性改革,需要充足的硬件設施和配套條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員投入,需要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和機制保障。
根據教育部要求,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要開展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評估。省教育廳組織學生處、人事處、財建處、基教處、教師處及省教育考試院等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研究部署,對照“組織保障”“辦學條件”“配套改革措施”等三方面共13項評估內容,逐一進行了工作任務安排。通過多方收集數據,我們基本上摸清了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的有關情況。
對照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試點省份經驗,經評估,我省除高中學校經費保障、師資隊伍建設及高中學校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與國家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外,其余10項內容均達到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條件要求。
在這里,我要說明兩點:一是高考沒有改不改的問題,只有如何改得更好的問題。這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政治任務,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換句話說,我們遲早得改。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深化高考綜合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標志著高考綜合改革進入了由東部試點轉入向中西部推廣的新階段。包括我省在內的8個省市作為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承載著承前啟后、接續奮進的關鍵性改革任務。
二是對于面臨的問題,改革存在,不改革也存在,必須用改革推動解決。我們推進改革,既要充分傾聽各方的意見,了解各方訴求,也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確定的方向,朝著既定目標推進改革。對于改革中面臨的問題,我們要克服困難、見招破招,在改革中解決,在改革中發展,做到以改革推動問題的解決,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對此,我省針對改革面臨的問題,從2018年起就研究制定了具體政策措施。
第一,進一步加大財政經費投入。在充分發揮生均經費保障機制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省、市、縣三級財政投入力度,安排落實專項資金,全面推進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基礎條件建設,切實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
第二,加快發展高中教師資源。進一步完善農村高中教師公費定向招生培養的教師補充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教師激勵機制,進一步提高教師編制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積極應對選課選考后可能出現的教師學科結構性缺員問題,努力建立師資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高中教師隊伍。如,2018年我省定向招生培養1000名本科層次高中教師,安排專項經費860萬元。
第三,加快縮小高中教育資源配置地區差距。一是以大力推進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工程等為抓手,加大農村和貧困地區高中教育資源的配置力度,逐步化解高中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嚴格落實省、市、縣三級財政分擔機制,督促市州、縣(市、區)出臺相應配套措施,確保本級財政對高中教育合理的投入比例。同時,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創新和完善高中辦學機制,擴充農村和貧困地區高中教育資源。
總的來看,除少數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外,我省高中教育基礎條件整體上基本滿足高考綜合改革要求。2018年5月,教育部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評估專家組對我省進行實地評估,充分肯定了我省高考綜合改革所做的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省將進一步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整體提升高中教育資源配置質量,確保高考綜合改革穩健推進。
記者:我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經發布,下一步將如何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王瑰曙:改革目標已經明確,改革方案已經落地。我們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和毅力,始終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確定的方向,朝著既定目標推進改革。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親自把關、親自協調、親自督察”的要求,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確保這項備受關注的改革平穩落地。
第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改革合力。我們將堅持嚴而又嚴、慎而又慎、細而又細的工作方針,保持改革不走樣不變樣,始終堅定改革信念不動搖,堅定改革方向不動搖。一是充分發揮高考綜合改革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組織各相關部門為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出臺及改革深入推進提供支持和保障。要求各地建立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全省部署,統籌組織轄區內高考綜合改革各項工作。二是強化教育系統內部協同工作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招生考試機構、教育科研機構、高中學校和高校融入新高考改革,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方式改革。
第二,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著力營造良好氛圍。改革方案發布后,省教育廳將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編印高考綜合改革政策文件和宣傳資料、開展新聞媒體和網絡集中宣傳等形式,著力做好宣傳培訓等工作。我們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就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要點、主要內涵以及本地落實改革的任務安排等進一步進行宣傳闡釋,引導助推改革,提高廣大考生、家長、社會的知曉度、滿意度和支持度;同時,分類分層組織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教育科研機構、高中學校開展業務培訓,培訓工作堅持分級負責和老師、學生、家長全覆蓋,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熟悉政策要點和操作要求。
第三,強化責任落實,確保改革平穩落地。各地黨委政府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承擔起當地高考綜合改革工作的主體責任,抓好所轄地區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宣傳解讀及組織實施等各方面工作。研究制定當地落實高考綜合改革任務的計劃安排和配套措施,指導高中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特別是要根據高考綜合改革需求,加大高中教育投入,抓緊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生均經費撥款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考試工作隊伍建設,爭取盡快滿足高考綜合改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