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朝
自恢復高考以來,高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為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人才,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建設者。社會在進步,需求在改變,期望在提升,基于人的全面發展,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新的招生考試制度順勢而生。在全球教育發展大潮中開辟出新航線,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題中之義。湖南歷來盛行崇文重教之風,三湘四水的百姓對教育寄予著很高的期望。正是基于這樣的民意和省情,湖南穩慎推行新高考改革,因地制宜采取“3+1+2”模式,破除文理分科壁壘,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糾正唯分數論的狹隘公平觀,尋求更好的教育發展路徑。
新高考改革引發了學校課程重建、生涯規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校教學管理變革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新高考背景下,標準化教育向個性化教育過渡,單一評價體系向多元評價體系轉變。如何引導學生基于興趣與特長合理選科,如何客觀公正記錄學生素質發展狀況,如何高效精細進行教學常規管理,如何保障學生的選擇權落在實處,如何公平公正地評價教師?在改革的重要關口,長沙市雅禮中學(以下簡稱“雅禮中學”)在轉變認知的同時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助推學校變革。
新高考改革時間路線圖發布以來,雅禮中學以《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指引開始了實踐研究,派出多支團隊深入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等地考察,廣泛汲取改革經驗,并在2015年先行探索走班制教學,為新高考走班制教學積累教育教學經驗。
2018年,湖南正式啟動新高考改革,學校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以前瞻思維提前籌劃,加快推進前期準備工作,邀請國家、省、市各級專家來校解讀新高考,多次召開學生、家長大會,統一共識,形成對新高考的正確認知,多次組織教師研討,厘清改革要求,形成強大改革合力。
2018年以來,學校引入大數據信息技術,因地制宜研制數據分析系統,自行開發了“雅禮中學多種組合學科下的學生個人優勢學科分析系統”。在高一上學期以“3+3”模式為依據進行兩次數據采集,在高一下學期以“3+1+2”模式為依據進行3次數據采集。在進行數據采集的同時,學校加強對學生生涯規劃和學科指導,通過開設生涯課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發現興趣、愛好及優勢之所在;通過提供給每個學生入校以來每次考試單科排名及12個組合排名等客觀數據,幫助學生進行優勢學科及優勢組合的選擇與判斷。
在完成生涯和學科指導與數據供給的基礎上,雅禮中學開發了“學生選科意向數據采集系統”,充分尊重學生選科意愿,進行多輪數據采集和數據調整,最終形成穩定數據,為選科走班、師資調整、課表編排及其他硬件軟件調配提供重要依據。
當前,學校已完成“一生一課表,一師一課表”編排系統的開發,新的課表即將發放到師生手中;正在開發等級賦分制下的學生學科成績換算系統,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科發展提供實時指導;正在開發走班制教學下的教師評價系統,為教師提升綜合素養與教學質量提供數據參照;將人工智能融入到教學常規管理,在走班制教學啟動后,學生進入課堂將實現智能化考勤,課堂教學情況可實時傳輸到監測終端,學生作業上交與批改實現教師終端管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實現實時記錄,家校之間實現實時互動。
當前,信息技術已逐步滲透到新高考改革下教育教學各個層面,學校初步探索出符合教育實際并具備雅禮中學特色的高考改革校級實施路徑。
從雅禮中學積累的經驗來看,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現深度融合,是普通高中學校重構教育教學秩序的必然選擇,更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作者系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