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美
摘要:環保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的問題,是個永恒的主題,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唱響環保主旋律的接班人,幼兒的環保意識,良好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將決定下個世紀我國環境善好壞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進程。文章提出在幼兒園應從提高教師環保意識、幼兒環保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在五大領域教學中、主題活動中,結合在節日活動中、情景模擬中,整合在教育契機中,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幼兒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環保教育;教育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展,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生存環境卻日益變得糟糕,環保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的問題,是個永恒的主題。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唱響環保主旋律的接班人,我們應讓孩子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幼兒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的養成將決定下個世紀我國環境狀況的好壞和持續發展的戰略進程。從小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孩子的生存意識,讓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激發孩子了解、解決污染的方法,爭當環保小衛士。在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呢?我認為應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多渠道豐富環保知識,提高自我環保意識,做孩子的榜樣。
教師的環保意識和行為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多渠道豐富自身環保知識,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環保計劃,把環保教育工作貫穿到每學期的工作計劃中,落實在行動上。如:做好清潔包干區和對包干區進行保潔,“愛心樹”認養、愛護花草樹木等工作,通過參加環保專家的講座、環保教育專題研討會、綠色環保生態游,撰寫環保故事、環保教學論文等。樹立榜樣,做孩子和家長的楷模。同時也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等家園互動形式讓家長也從事環保教育、參與環保教育。在每學期的家長會中,我們結合環保工作計劃,號召家長參與我們的環保活動,在家長園地中出版環保專題,讓家長也意識到保護環境,增強生存意識及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使幼兒的環保意識得以強化,環保知識得以內化,環保行為具體化,還能拓展環保內容,使幼兒環保意識更深刻。
二、把環保教育滲透在幼兒在園一日活動中。
生活即教育。環境保護、節約資源要求我們時時提醒幼兒,每天從身邊小事做:上廁、洗手后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畫畫時充分利用畫紙,兩面用;廢紙用來來折紙,節約用紙;吃飯時專心,不浪費糧食;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不大聲喧嘩;講究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特別在戶外活動時不踐踏花草、攀爬樹木,不隨便傷害動植物。。。。。。讓幼兒的環保意識在一日活動中得以內化,逐漸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三、把環保教育滲透在五大領域活動、主題活動中。
環保教育雖不是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存在于幼兒園五大領域中,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在開展各領域活動和主題活動時,因勢利導,潛移物化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及環境保護的方法,在日常的主題教學活動中及各領域活動中教師都有意識地滲透環保知識,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相關的知識。如:在“小溪流的歌”主題活動中我們不但讓孩子們了解春天天氣漸暖、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生機盎然,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還讓孩子們了解一些常見的環境污染問題,討論解決污染的方法發。在讓孩子們知道人類清潔環境的基本方式后,還讓幼兒了解一些生物清潔環境的方式,如:海鷗是海洋清潔師,消滅死魚;烏鴉吃蠅蛹、腐肉;大樹提供清潔空氣等,并針對環境生物進行繪畫活動。我們就是通過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涌入環境保護教育,逐漸增強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四、結合環境節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地球是萬物之母,無論什么降臨在地球上,也同樣會降臨在地球的孩子上,應知地球不是屬于人類,而是人類屬于地球。”沒有保護好地球,就是沒有保護好我們的家。為保護好地球,國家制定了相應的環境節日。為了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我不但把環保教育滲透在一日活動中、五大領域中,還結合一些環境節日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1.寓環保于種養活動中。3月12日植樹節,我會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植樹種草,到大自然中游玩,讓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喚起他們保護的迫切愿望,激起他們對生態環境的興趣和探索欲望。熏陶他們“人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之情”;
2.寓環保教育于科學活動中。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是,我組織幼兒進行“有趣的水”主題活動,通過讓幼兒比較干凈的水和骯臟的水,并了解水的來源、用處,并請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討論“如果沒有干凈的水,我們會怎樣?”同時引導幼兒養成節約用水,一水多用,隨手關龍頭的良好的習慣。
3.寓環保教育于科學活動中。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愛鳥周、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都是傳統的環境教育節日,在愛鳥周,我們開展了我為小鳥做個家的活動,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動手做鳥巢,掛在樹上,讓小鳥來安家,引導幼兒認識鳥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我們在植樹節時,開展體育游戲“種小樹”,讓幼兒通過參加比賽種小樹游戲,培養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
4.寓環保教育于廢物回收利用活動中。在9月2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時,我們組織家長到母親河圭江河中打撈河中的垃圾,減少垃圾對我們生活環境造成的危害。“減少垃圾”主題活動也是我們根據“清潔地球日”生成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創設了垃圾分類區,讓幼兒將可回收垃圾按塑料、金屬、紙類進行分類投放,并懂得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知道保護環境的意義。我們還開展了廢舊物品制作活動,讓幼兒將家里的可回收廢舊物品拿到幼兒園,通過剪剪、貼貼、畫畫,制成精美的手工作品,用來布置美化環境,從而感受到廢舊物品再利用的好處。這無形中給幼兒上了一節生動直觀有趣的環境教育課。
五、在情景模擬中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根據幼兒好動、好奇、好模仿的年齡心理特點,我們充分利用新聞、時事開展各種情景模擬游戲。如:北京的沙塵暴、拯救母親河、保護地球等,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生活環境,了解人類與環境的密切關系,讓幼兒逐漸樹立新的資源觀、環境觀和價值觀,初步懂得人類的發展與環境資源的關系,從小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
六、抓住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我認為處處有環保、時時有教育。把握每個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環保教育是很重要的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們班有一群“昆蟲專家”,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都到草地上、花叢中,去尋找各種不同的昆蟲,看到“專家”們那股“狂”勁,我想何不把握契機在班上開展益蟲、害蟲的小主題活動。于是“昆蟲朋友、昆蟲敵人”的小主題生成了,孩子們在主題活動中知道了哪些是常見的益蟲和害蟲。如:蚯蚓、七星瓢蟲、蜜蜂是益蟲;蟬、蚱蜢、蝸牛是害蟲,知道了要保護益蟲才能保持生態平衡,消滅害蟲才能讓蔬菜、莊稼長得好等環保常識,促使孩子的環保意識在隨機教育中不斷增強,環保習慣逐漸鞏固。
優美的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創建好的,環保意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只有創造性地開展幼兒環保教育活動,把環保教育有機地整合在各項活動中,組織孩子積極探索,大膽參與,有效體驗,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欲望,增強環保意識和生存意識,環保之歌的主旋律才能能在祖國未來之花的心目中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