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靜伊
摘要:阿巴斯王朝無疑是阿拉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時期,當時阿拉伯疆土甚至染指位于歐洲最西端的葡萄牙國家。因此葡萄牙的文化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源自阿拉伯地區的伊斯蘭文化,包括葡萄牙現存的許多建筑、藝術以及語言等均帶有濃郁的伊斯蘭文化。可以說外來伊斯蘭文化沖擊了當時葡萄牙本土文化,但也進一步豐富了葡萄牙文化,對于葡萄牙歷史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針對葡萄牙文化中的伊斯蘭文化因素探討。
關鍵詞:葡萄牙;伊斯蘭文化;阿巴斯王朝;
公元八世紀,阿拉伯人肩負先知教義的使命,開啟了漫長的侵略歷史。通過多年的南征北戰,當時阿拉伯的版圖甚至一度描紅了歐洲大陸。葡萄牙雖位于歐洲的最西端,但在當時其中南部地區也被阿拉伯人瞬間占領,包括法魯、里斯本以及布拉加等城市一度成為阿拉伯的殖民地。由于葡萄牙最北端土地貧瘠,而阿拉伯天生喜愛一馬平川、策馬奔騰的生活,不喜歡攀爬以及復雜的生活環境,因此未有繼續向北挺近。而當時處于葡萄牙北部的勢力對于侵略的反抗力度較大,因此阿拉伯人長期久居中南部地區。由此也給當地留下了濃郁的伊斯蘭文化。時至今日,依然可以在葡萄牙當地感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存在 。
一、科技元素
阿拉伯在侵略的同時也的確為葡萄牙帶去了更為新型的科技力量。而這無形中也幫助葡萄牙人建立了先進的科技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以及數學和農業等均有了極大的提升。而經過阿拉伯人所進一步改良的天文儀器以及地球儀等設備,也為后來葡萄牙航海時代的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除此之外,阿拉伯人還為當地的葡萄牙引入了先進的灌溉技術,在種植莊稼方面也帶去了菠菜,生姜,生菜以及棉花等伊斯蘭特有農作物。很好的豐富了葡萄牙當地農業文明并促使葡萄牙農業生產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葡萄牙的飲食文化。
二、建筑元素
雖然阿拉伯人沒有為葡萄牙修建舉世聞名的阿爾罕布拉宮以及阿爾瓦多清真寺等宏偉建筑。但卻也可以在如今的葡萄牙一些建筑中,發現大量蘊含伊斯蘭文化的遺跡。例如貝倫塔以及里斯本港等在建筑造型上都融合了大量的伊斯蘭文化。又比如里斯本的貝倫王家圣瑪利亞修道院,這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很好的遺傳了伊斯蘭文化的傳統。之所以可以在葡萄牙的很多建筑中發現潛在的伊斯蘭文化元素,與光復運動時期基督教對阿拉伯建筑說造成的破壞有一定的關系。總而言之,無論對建筑進行何種程度的損壞,伊斯蘭文化,始終蘊含在葡萄牙的建筑根基內。
三、藝術元素
除了葡萄牙的建筑中遺留著大量的伊斯蘭文化元素,其它層面似乎很難發掘伊斯蘭文化的留存。這與可蘭經教規存在一定的關聯,其規定:不允許塑造與人有關的圖形,一些動物圖案也大多作為裝飾應用。故而,當時的阿拉伯人往往不善于繪畫以及雕塑。伊斯蘭文化禁止個人崇拜主義,因此聰明的阿拉伯人大多會,使用他們較為擅長的幾何圖形進行繪畫。葡國瓷磚是葡萄牙文化中的精粹。而這瓷磚則是由摩爾人從伊比利亞半島所引入的。瓷磚最為原始的圖案,,大多以幾何為主。之后葡萄牙人才將伊斯蘭文化中的這種藝術形式進一步推廣并逐漸大范圍,應用于室內及室外的裝飾,從而達到某種視覺特效。
四、文學元素
不單單在藝術層面,同時伊斯蘭文化在文學層面也對葡萄牙有著深遠的影響。伊斯蘭文化中有這大量的詩歌,且這些詩歌大多為抒情類型。另外,這種詩歌也可以用作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配上絲弦琴以及手鼓等樂器,可以達到較好的歌唱效果。這些帶有濃郁的伊斯蘭文化的詩歌大多圍繞戰爭以及思念戀人為主題,同時也會歌頌戰爭中的一些英勇表現。而這與中世紀葡萄牙所流行的行吟詩歌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事實也正是如此,被視作為葡萄牙文學的奠基者的行吟詩人也大多是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而創作的這一文學形式。
五、語言元素
語言是文化的承載,阿拉伯語無疑是伊斯蘭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伊斯蘭文化與葡萄牙傳統文化交融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的使得兩者的語言存在交叉影響。阿拉伯語作為征服者的語言形式,當時屬于上層階級的語言,而對于被侵略的葡萄牙人則沿用著自己的母語。但即便如此,以阿拉伯語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依然對葡萄牙本土語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詞匯為例,現行的葡萄牙語中的以a、x等開頭的詞匯大多源自伊斯蘭文化。而一些葡萄牙語沒有的詞匯,也就直接借鑒了阿拉伯語,這些新型詞匯大多集中在軍事領域、貿易領域以及農業和科技等領域。大量的伊斯蘭語言形式被葡萄牙語的引入與使用,也充分證明了當時先進的阿拉伯文化對于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意義。
六、結束語
雖然阿拉伯人統治了那一時期的葡萄牙,但同時也為葡萄牙帶去了一系列先進的伊斯蘭文化與技術。這對葡萄牙當地的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伊斯蘭文化并不像對羅馬文化那樣產生了全面深入的影響,但無疑也進一步豐富了葡萄牙文化形式,為其燦爛的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參考文獻:
[1]鐘彩艷. 葡萄牙語教材中的文化身份構建[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9, 003(006):59-61.
[2]李偉建. 西方文化霸權與伊斯蘭文化認同及其重構——評《西方霸權語境中的阿拉伯-伊斯蘭問題研究》%The West Cultural Hegemony and Islam Culture Identity & its rebuilding——A Review of The Study on Arab - Islam Issues Under West Speech Hegemony[J]. 西亞非洲, 2008, 000(002):74-78.
[3]韓博文, 陳啟生. 論藏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在甘肅地域文化中的地位[J]. 中國藏學, 2009(02):119-126.
[4]李德慶. 影響回族企業發展的伊斯蘭文化指標體系研究——以云南納古鎮為例? [J].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2):136-142,共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