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摘要: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與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日益完善,社會大眾持續增長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對新時期的交通運輸建設事業提出了更為全面與系統的發展要求。交通運輸的重要性關系著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作業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為研究對象,從公路養護大修補強管理分析以及公路中修養護管理這兩個方面入手,圍繞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這一中心問題展開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并據此論證了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作業的開展在進一步提高公路養護作業質量與作業效率的過程中所占據的關鍵地位及其所發揮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公路養護;大修;中修;工程管理;分析
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于:我國公路建設規模以及運營里程發展速度不斷提升,有關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更是備受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重視,有關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同傳統意義上的新建工程以及改建工程管理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需要結合對擬整治路段交通量以及交通構成實際情況,配合對實際勘察及調查資料的分析與研究,確保大中修工程能夠得到順利開展。換句話來說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決定整個公路養護質量的關鍵與根本所在,這一問題也成為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試從大修補強管理與中修管理這兩個方面入手,對其做詳細分析與說明。
一、公路養護大修補強管理分析
對于舊路病害應當采取徹底處理的大修方式,以此確保路面荷載作用承受能力的均勻性。結合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公路管理段實際交通量、施工現場組織形式以及地材情況,在現階段可供選取的單層結構補強以及雙層結構補強方案當中應當選取雙層結構補強方案,針對原有路面舊油皮進行鑿毛處理。在此過程當中應當特別助于的一點問題在于:舊瀝青路面材料可以應用于與等外公路交叉處理作業中的順接處理材料,借助于此種方式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關鍵目的。與此同時,這部分鑿出瀝青路面材料也可以由管理段沿線養護單位進行統一收集與堆放,妥善保管,并將其作為后需續工程建設及維修養護過程中的必備材料。
對于流量較大且分流難度較大的公路管理路段而言,在建設管理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針對補強方式的選取應當以柔性基層補強方案為主。結合本文所例舉工程管理段實際情況而言,既有路段的基層碎石含量保持在55%比例范圍之上,并且通過半剛性基層計算所獲取的補強厚度參數體現在18cm單位以上,可選取的補強方式為基層冷再生技術補強。在應用半剛性結構補強方式進行大修作業的過程當中,應當選取的基層結構為二灰碎石階層結構。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在于對于本工程中所涉及到的低于1km長度的公路管理段而言,應當在針對路段病害進行挖補處理的基礎之上進行鋪面層作業。
對于大修工程管理所涉及到的水泥路面換板作業而言,實踐管理作業過程當中若涉及到基層松軟或是破損問題,在針對這部分病害問題進行挖除處理的基礎之上,需要針對這一部分進行C10等級的混凝土,此過程當中應當確保坍落度指標參數控制在2cm~3cm范圍之內。與此同時,在實踐測定作業表明水泥混凝土破損率在30%比例范圍以上應當考慮整體性翻修作業,特別是對于路基基本穩定路段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應當選取碎石化技術進行作業處理。與此同時,在公路大修工程作業完成之后,應當針對公路路面標線進行重新噴涂與噴刷作業,并且針對能夠予以利用的里程碑及百米樁進行高效利用,對于出現損壞或是短缺的問題需要按照公路管理段原有設計進行補齊處理。
二、公路養護中修管理分析
在公路養護進行中修作業之前首先應當針對既有路面包括沉陷問題、車轍問題、波浪問題、擁包問題、裂縫問題以及偏拱問題進行徹底處理,借助于此種方式確保舊路路面的平整性以及橫坡的適度性。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現場施工管理過程當中可以根據既有路況在①.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②.微表處理;③.同步碎石封層處理這三種方式當中予以選取,與之相對應的中修管理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此過程當中特別應當注意的一點問題在于:公路養護中修管理應當結合公路管理路段的等級予以選取。一般情況下,對于一級公路或是一級以下公路并且日均交通量較大(一級等級公路日均交通量折合小型客車在25000輛單位以上/二級等級公路日均交通量折合小型客車在12000輛單位以上/三級等級公路日均交通量折合小型客車在5000輛單位以上),并且交通量構成以5t單位以上中大型交通通行位置,車輛行駛質量指數評價數據較低的公路管理路段而言,中修管理過程當中應當采用4.0cm加鋪罩面處理。特別注意的是:加鋪罩面作業之前應當針對既有路面進行銑刨拉毛處理,將深度控制在0.5cm單位以上。與此同時,對于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并且交通量中等(二級等級公路日均交通量折合小型客車在10000輛單位左右/三級等級公路日均交通量折合小型客車在4000輛單位左右),在路面抗滑指標無法滿足等級要求的情況下,應當采取的中修管理方式為同步碎石封層處理法。與此同時,對于車輛行駛質量指數評價數據較低的情況下,施工前同樣進行必要的銑刨拉毛處理,深度以0.5cm為宜。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往往結合對同類型或是同等級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規范予以開展,在部分問題的處理過程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缺失,應當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著眼于對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管理質量水平的提升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宋書昌.高等級公路施工環境問題及防治措施[C].//2007年煙臺公路學會煙臺公路建設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006:72-75.
[2]王永林.提高管理水平 創建精品工程──談煙臺公路工程管理[C].//2007年煙臺公路學會煙臺公路建設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2006:24-26.
[3李斌;公路養護大中修工程設計探討;《中國房地產業》2011年第12期
[4]夏漾;瀝青路面大中修設計探討;《山西建筑》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