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 宿愛云 沈湉 于愛華 王富玲
摘要:本文通過SWOT分析法,分析了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文旅融合發展的優勢,劣勢,發展機遇及挑戰,對常州市的形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并對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建設對策給出了具體的意見。
關鍵詞:SWOT分析法;文旅融合;旅游風光帶
一、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 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1)悠久的歷史
常州段運河是中國運河史上歷史悠久的河段之一,運河常州段沿線分布著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包括常州運河河道,常州古橋,碼頭,沿岸古鎮等等。不僅如此,常州市還擁有常州梳篦,亂針繡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常州段運河獨特的運河文化。如今,常州段運河的旅游風光帶建設以創新為發展動力,實施改造工程,融合運河文化,打造全域旅游視角下文旅融合發展的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
(2)傳統的建筑
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周邊的許多街道依然保留著傳統特色,建筑的風格,布局,裝飾都具有傳統風貌,是商業都市所不具備的,融合了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價值。街道內的建筑是明清特色,風格自由靈活;周邊的街道是石板路,清幽古樸;傳統的民居內部的光線明暗交替,烘托出民居的寧靜,富有空間層次感。
(3)便捷的交通
人們可以通過乘坐公交進行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景區的觀光游覽。例如,258路途經懷德橋,南運橋,西倉橋和運河五號創意街區,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對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游覽。
(二)劣勢分析
(1)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景區建設還不成熟
常州段運河的旅游景區景點形式單一,景區以觀賞性質為主。然而,許多游客對于單一觀賞性質的景區沒有興趣,因此旅客流量不大。常州運河景區工作人員應著力改變這一狀況,打造觀賞,娛樂,參與一體的旅游產品,提高游客的參與感。
(2)文旅發展載體薄弱
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建設因其獨特的古運河文化特色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3)缺少旅游文化專業人才
以文旅融合為基礎的運河旅游風光帶建設當然離不開旅游專業人才的推動。
(三)機會分析
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建設有很多的機遇,推動著其發展。
(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把長江沿線培育成為國際黃金旅游帶”。(2)文化與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出于對文化和宗教的探索,文化旅游成為了人們鐘愛的旅游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旅游建設的重要資源,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3)良好的歷史機遇 ,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全域旅游倡議發展戰略的提出,常州因其獨特的地理優勢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建設也因其運河文化特色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其文旅融合也將獲得新的動力。
(四)威脅分析
(1)區域旅游競爭加劇
常州市旅游業的發展面臨著區域旅游競爭加劇的威脅。常州附近的無錫,揚州,鎮江等城市的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已經日益成熟。
(2)民眾保護意識薄弱
民眾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導致民眾對傳統建筑的保護意識不一樣。
二、常州運河文化旅游風光帶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對策
(一)政府發揮作用
(1)政府頒布相應的政策
政府的政策對于包括旅游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具有約束力。因此,常州市政府可以通過頒布政策保護文化旅游景點和地區建筑免受損害。
(2)政府增加財政的投入
政府應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保障免費景區的及時修繕。比如,“運河五號”創意街區。與其它景點不同的是,創意街區不向游客收取門票費,因此,政府應該給予其專門的修繕費用,保障景區景點能夠得到及時修繕。
(3)創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創新可以從政府入手。比如,將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與政府的績效聯系起來。目前,政府依舊對景區文旅的融合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將文化遺產的保護情況與政府的績效聯系起來,能夠約束政府工作人員,使其更加專注地工作,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二)保護景區原有景觀,避免不必要的改造
(1)保持景區的原真性
歷史文化是常州市旅游行業的發展特色,因此,在對文化景點修復時,應堅持用傳統材料修復,不做大改動。同時,應保留景點的歷史真實性,避免偽造景點的出現。
(2)漸進式開發
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建設應堅決抵制破壞性開發,所有的景區建設應該以尊重景區原有文化風貌為原則,實行漸進式開發方案,保留景區原有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蘊。
(三)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
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建設應著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將地區的文化特征融入景區建設中去。
盡管常州運河旅游風光帶的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但在其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及諸多發展機遇的推動下,相信常州市景區的建設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喻學才 . 旅游資源[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
[2]吳宜進 . 旅游資源學[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出版社,2009.
[3]張偉強 . 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M]. 廣州:華南 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