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研學旅游逐步的呈現到人們的視野當中。研學旅游是資源導向的開發式模式,是以區域旅游資源為基礎的,實現旅游與教育有效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實現旅游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可謂是一舉多得。
關鍵詞:旅游;需求;研學產品
近些年來,我國研學旅游市場發展迅猛,總規模高達上千億元。從研學旅行概念的提出開始,研學旅行產品的關注度就持續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旺季過后,只有極少數的研學旅行產品會脫穎而出,更多的將從市場上消失。這一問題依舊困擾著我們,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進一步推動旅游行業的發展,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亮點,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從我國研學旅游行業的現狀出發,系統的闡述了旅游產業的發展路徑,對于推動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研學旅行的概念
研學旅行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集教育和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形式。研學旅行,可以讓游客在旅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增長、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體驗自然人文,進而提升自我,達到身心靈的升級。
研學旅行涵蓋兩個范疇:
第一,有研,有學。必須是針對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并基于心理學組織、組織行為學、教育學研發的教育類課程。
第二,必須是走出校園。親身體驗自然的戶外體驗課程,特別突出“旅和行”,研學旅行強調青少年在旅途中自由的生命體驗,需要有休閑的狀態帶來自由的感受、藝術的想象、審美的情趣等。
二、開發研學旅游產品的原則
(一)品質原則。研學旅游產品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當中贏得師生的喜愛,主要取決于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是產品的品位,二是產品的質量。這是因為在開展研學旅游過程中,學生對于研究的對象,旅游過程中的品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開發研學旅游產品時必須注重品位和質量。
(二)差異化原則。開展研學旅游是在教師和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研究課題,共同分組討論形成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研究的課題還是組織形式都要與日常的生活中與眾不同。也就是要體現差異化原則,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品牌化原則。企業在開發研學旅游產品時,要重視自己產品的內在文化,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針對學生的內心思想進行深入研究,除了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一些旅游產品外,還要打造讓社會滿意的品牌。
(四)市場原則。市場需求往往決定了一個新產品的開發,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只有不斷的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企業才能夠產生利潤,才能夠實現發展,因此企業應該在明白研學旅游產品特性的基礎上尋找共性,并與廣大學生建立緊密的關系,了解學生的需求,通過這種方式創造出更適合當下學生應用的產品。
(五)共生性原則。共生性原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旅游項目之間的共性。研學旅游產品中的旅游項目作為外部性很強的項目,有正向和負性以及外部性之分,旅游資源具有共生性,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文化資源與文化資源之間的共生性現象。廣大企業要積極挖掘這方面的元素,所提高研學旅游產品的生命力。
三、研學旅游產品開發的策略
上文已經提到,研學旅游產品的范圍非常廣泛,既包括研究性學習,也包括旅游體驗。因此企業在開發研學旅游產品時,必須根據當前社會教育的實際需求合理設計,這是研學旅游產品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研學旅游產品的研發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需求主體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通過不斷的挖掘當前教育對于研學旅游的需求來實現產品的研發工作,總而言之研學旅游產品的開發策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拓展工業科技旅游產品,實現產品的多元化開發。組織學生去往一些有知名度的、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參觀其生產廠區、標志性建筑、生產操作、制成品展等,了解企業歷史、文化及管理經驗。工業旅游具有很強的知識性,融生產、觀光、參與、體驗為一體,一些科技工業城、科技展覽館、高新科技園區等工業旅游區通過展示數字娛樂中心、食品制作工藝、產品生產線等,受到廣泛喜愛。相關科研人員應當以目標旅游市場為基礎,實現研學產品的多元化開發策略,并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和年紀的學生的不同需求,來研發出不同的產品,以滿足所有年級學生對研學旅游產品的要求。
(二)產品個性化、創新化開發策略,包裝歷史文化旅游產品。我國在五千余年的人類歷史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異常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比如遺址遺跡、古代建筑、古代園林等等,這些資源富有文化底蘊、科考價值和美學價值,是文化旅游產品中最為重要的一類。可針對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不同特性,開發獨特的研學旅行產品,如北京胡同游、北京王府游、古村落寫生游、園林美學游等,這樣就會給學生更深的體驗。讓學生在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加強產品品牌化建設策略,嫁接自然生態的研學旅游產品。自然生態旅游產品具有環境教育和保護功能,而崇尚自然正符合當下旅游的需求。地質地貌、動植物、氣象水文等生態旅游資源含有豐富的自然、歷史、文化、科學信息,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一些新型的生態旅游產品越發受到追捧,例如臺灣的生態農場,近年來一直是親子旅行和青少年團隊出游的熱選地。隨著旅游營銷市場的不斷發展擴大,品牌營銷已成為旅游企業市場中不可或缺的營銷手段之一,品牌已成為企業綜合實力的象征。企業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只有充分考慮上述各個方面,全面掌握旅游業發展趨勢,根據市場需求打造屬于自己的產品,提供超值的服務,企業才能深入人心,品牌旅游產品才能真正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企業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設計主題突出的研學旅游產品。利用區域內特有的歷史資源和文化資源設計主題較為鮮明的研學旅游產品,與此同時,定期或不定期的推出不同的主題,充分發揮品牌研發的策略,進一步提高區域旅游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教師和學生關注。在這一過程當中研學旅游產品的客觀實用性,在嚴肅中蘊含活潑,在活潑中蘊含嚴肅,使研學旅游活動能夠真正的做到及旅游和學習為一體,從而使旅游者在游覽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到地方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
(五)加強營銷宣傳并定制優惠政策,推出愛國主義教育精品旅游線路。紅色研學旅行是國內研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突出教育屬性的紅色旅游,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紅色研學在青少年素質提升、傳承紅色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托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充分利用及整合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孩子走進紅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在革命傳統教育中觸摸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
考慮建立一個專業的“研學旅游學網站”,積極開展網絡營銷、微博、微信和微視頻營銷,并在視覺上、內容上、體驗經歷上和學員反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包裝和演示。還可以與校園網、教育機構或城市繁華地帶、學校相對集中的地區建立“研學旅游問詢及產品咨詢中心”,以此提高研學旅游產品的覆蓋曝光率。與此同時,還需要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減免稅收、免費培訓交流等優惠政策,以鼓勵研學旅游機構提供優質的研究旅行產品,并向消費者提供價格優惠、贈送特色禮品、定期減免金額、優秀成員獎勵制等多種方式鼓勵受眾參與研學旅行。
四、結語
簡而言之,研究旅游產品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研究旅游市場的需求和旅游產品的開發是確保研學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對科學旅游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進行研究,旅游企業才能定位目標市場和以目標市場為導向,開發出多樣化、個性化和創新性的旅游產品,才能滿足目標群體的旅游需求,最大化實現旅游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瑤,馬婧文.“旅游+”背景下南京研學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18):77-80.
[2]馮靜.研學背景下旅游管理類研學產品開發模式探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06):205-206.
[3]袁銳. 河南大學研學旅游產品開發研究[D].河南大學,2019.
[4]范妮娜.青少年紅色研學旅游產品開發研究——以沙家浜風景區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5):68+70.
[5]趙秋靜.研學旅游產品開發構想——以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12):16+18.
作者簡介:
廖麗華,女,漢,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旅游及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