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合作市旅游業蓬勃發展。文章基于促進合作市旅游業科學、高效、均衡、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從旅游業當前發展態勢出發,深入剖析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針對其發展相對滯后,不均衡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應對措施,如:加快建設旅游基礎設施、提高旅游從業者素質、培養藏漢雙語導游、打造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等。
關鍵詞:甘南州;合作市;合作市旅游業;民族地區旅游業
合作市成立于1996年,合作藏譯為“黑錯”,意為“羚羊出沒的地方”,故稱為“羚城”。全市有漢、藏、回等18個民族,總人口9.72萬(2018年底),其中藏族5.6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8.39%? 。合作市是農耕與游牧文明的過渡帶,也是藏區與內地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其過渡性的自然環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資源,多民族交融的人文環境賦予了其多元的人文旅游資源,這為合作市發展旅游業奠定了基礎。
一、合作市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景區整合建設不足,缺乏大型旅游景點
首先,旅游景點多以草原、神山等自然景觀為主,面積龐大而又難統一管理,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形成集群效應,這無形中使得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不利于區域內旅游資源的整合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為游客的游覽帶來了諸多不便。其次,旅游景點等級普遍較低,旅游功能不齊全,缺乏享譽國內外的大型旅游景點作為支撐,難以滿足游客高品質的游覽需求。最后,門票是旅游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合作市的個別旅游景點屬于沿途觀光性質,既不能形成消費也無法向游客收取門票。
(二)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低,缺乏高素質人才。
旅游業作為一個服務型行業,對服務水平要求較高。合作市特殊的人口結構和封閉的區位環境致使人均受教育水平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旅游從業者素質良莠不齊。各類培訓往往過多注重形式,忽視過程及結果,倉促的對服務技能、禮節禮貌進行培養,忽視了對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意識的培訓。根據對市內50家酒店的調查表明,基層服務人員多為高中以下學歷,25%的酒店對新員工只有3天左右的草率培訓,60%的酒店對新員工有4-7天的培訓,能夠培訓一周以上的酒店只占其中的15% 。旅游從業者整體素質低,服務技能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旅游業的發展。
(三)旅游產品缺乏深層開發,體驗型活動項目太少
由于合作市對旅游資源開發相對較晚,兼之對多數潛力巨大的旅游資源進行粗放式開發,導致其蘊含的巨大潛力和文化特色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現有的旅游項目及旅游產品主題不突出且類型單一,主要以觀光游覽為主,缺乏享樂型、消費型、體驗型等新型旅游項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游客不僅追求觀光游覽,更注重旅游中的體驗和知識的獲得,而且合作市除了白天的觀光旅游外,閑余時間單調乏味,晚上只能在香巴拉廣場觀看鍋莊舞,旅游體驗差,經濟效益低。合作市作為藏族聚居地區,獨特的藏族文化本應是一大亮點,但是受到現代化的影響和沖擊,使得許多藏族服飾、建筑、工藝等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韻味,被打上了都市的烙印,拉低了旅游吸引力和旅游品位。
(四)游客停留時間短,經濟效益低
合作市特殊的地理位置,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與其相毗鄰的藏、青、川三省民族特色更加濃郁,使得合作市成為了藏、青、川旅游路線上的一個重要樞紐和游客集散地,是一個明顯的旅游節點城市,若不能突出本地特色,提高自身競爭力,很容易被附近藏區旅游地取代。而且它還是蘭州經若爾蓋到九寨溝“蘭州—合作—九寨”黃金旅游路線的必經之地。在每年接待的旅游總人數中,有相當比例的游客屬于借道合作去九寨溝的過境游客 ,這部分游客在合作境內停留時間甚短,多則停留兩三天,少則停留半天時間,他們甚至不會去合作市的景點游覽,旅游消費的機會有限,不利于旅游收入增長。而其他游客的旅游消費也主要集中在吃、住、行和門票的基本需求上,購物和娛樂環節的消費很少,CSP(come—stay—pay)旅游模式中最重要的游覽“S”和消費“P”環節未發揮其作用。
(五)生態環境破環嚴重
合作市屬于高寒濕潤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相連。季節性強導致游客在短時間內大量集中,易超出環境承載力,造成毀滅性破環。以自然景觀為主的觀光旅游受氣候影響大,從而導致旅游主要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旺季周期太短,而旺季如:當周神山、美仁草原、阿尼念卿山等都游客眾多,旅游設施超載、酒店及相關服務嚴重短缺。
合作市主要以草原為主,生態環境脆弱,居民和游客的環保意識較差,加之對旅游資源的粗放開發,使得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現象日益突出,生態旅游資源面臨著不可持續的威脅。
二、合作市旅游業發展的優勢
(一)潛在旅游資源豐富
合作市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且藏族文化突出。其旅游資源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1)民俗文化,具體表現在飲食、服飾、戲樂、節慶、建筑、繪畫、雕塑以及藏藥文化等方面;(2)宗教文化,合作市藏傳佛教文化顯著,寺院較多,如米拉日巴佛閣、合作寺等。(3)自然風光,主要是草原文化,草原面積占全市面積的70%左右,當周草原先后舉辦了六屆“香巴拉風情旅游藝術節”,這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資源。除此之外,甘南州目前主推的六條精品旅游風情線,帶動合作市旅游點線面的平衡發展。
(二)旅游業發展速度快
下表是2015-2019年合作市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
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近幾年合作市旅游業發展速度較快,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慕名而來,旅游業收入持續增長、效益節節攀升,未來旅游業發展的前景非常可觀。
(三)政策扶持力度大,基礎設施建設迅速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近幾年來,合作市政府對旅游業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多次在成都、蘭州、平涼等地舉辦旅游推介會,積極組織旅游招商引資,全方位宣傳旅游資源。制定出臺《合作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2018-2022年)》。
2019年“一會一節[ 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的舉辦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對“當周神山生態旅游體驗區”、“美仁草原、勒秀洮河自然風景區”,“米拉日巴佛閣景區”等進行了修繕改造,并建成綠色旅游長廊2.2公里、高原油菜花觀賞景區2214畝。為保障文化旅游行業的安全運行和高效發展,政府進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務環境和市場秩序,實現“全域旅游零投訴、旅游安全零事故”的重大突破。住宿及餐飲業日益繁榮,截止2019年底,市內飯店由建市初期的十幾家增加到131家,總客房數達到6800余間,床位數11500余張,組織旅游相關從業人員崗位技能培訓7次,參加職業培訓907人次。
三、促進合作市旅游業科學、高效發展的策略
在全國旅游全域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合作市要想真正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并將其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產業優勢,就必須全方位調整旅游業發展的結構,加大政策及資金上的支持力度,擴大宣傳,進一步改善全市旅游環境。
(一)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功能齊全的大型旅游景點
雖然近幾年旅游景區建設卓有成效,但其依然是制約旅游業發展的短板,完善配套設施、整合旅游資源、提升服務品質迫在眉睫。合作市應當增加資金投入,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快客源市場與合作市的交通建設,多種交通方式并行,將游客“請進來,送出去”。同時要加強各旅游景點之間的聯系,對區域內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統一管理。其次,要盡快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住房等條件,營造安全舒適的旅游環境及住宿條件。最后,在所有旅游景區當中,選擇一個最具發展潛力的旅游景區進行重點建設開發,將其打造成享譽國內外的大型旅游景區,以帶動全域旅游的發展。
(二)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對旅游業影響明顯,旅游從業者面對的服務對象具有多樣性,因此員工的思想素質、待人處事的能力等就顯得尤為重要,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首先,政府應積極引進旅游專業人才,為旅游及相關產業提供技術指導,開展技能培訓,提升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技能。其次,旅游企業在招工時要注重挑選思想素質和心理素質俱佳的人員,這有助于提高后期培養的效率。企業要加強對人才培養的投入,改變慣用的短期強化以后一勞永逸的培訓方式,建立長期連續的全方位培訓模式 。最后,人才培養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如為了更好的解釋和體現藏族文化,可以培養精通藏漢雙語的解說員或導游,以更好更準確的向游客介紹藏族文化,避免對民族文化的胡亂解釋。還可培養具備生態保護知識和意識的生態旅游相關人員,在服務時突出生態旅游,維護景區生態環境。
(三)開發個性化旅游產品并延長產業鏈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旅游接待總人數中有46.5%的游客屬于借道合作去九寨溝、夏河拉卜楞寺、卓尼大峪溝等其他旅游景區的過境游客,“漏斗效應”嚴重。針對這種狀況,旅游主管部門必須開發大型旅游景區來吸納這些游客,旅行社也應發揮其作用,針對這部分游客推出當日游或短途游路線,并在游客入境的必經之地設置定點攤位或張貼宣傳海報,以便在游客入境的第一時間進行旅游項目展示和宣傳,以最傳統的方法獲得潛在客戶,增加他們的逗留時間和消費機會,充分發揮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發揮獨特的民族文化優勢,打造以藏族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并且延長旅游產業鏈,譬如開發唐卡、民族手工藝品、民族服飾、牛羊毛制品、乳制品、牦牛肉等富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產業。依托這些產業開發相應的旅游產品,比如:民族服飾展會、參觀民族手工藝作坊、參觀牦牛等高原特有動物、品嘗牦牛肉等、開發一系列游客所需的旅游產品,發揮“C2B”模式的優勢及作用,將合作市建成適合“全年旅游,全域旅游”的旅游勝地。
(四)利用“互聯網 + 旅游”的新型業態形式
旅游與互聯網的關系日益密切,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合作市想要提高自己的旅游地位就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 + 旅游”智慧旅游體系,打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導致的信息閉塞局面。利用“互聯網 + 旅游”連接性強、輻射范圍廣、使用成本低的優勢為合作市打開與外界的信息溝通,解決對旅游產品的宣傳問題。通過線下旅游與線上旅游相結合的營銷模式,與旅行社及旅游產品交易平臺(OTA)建立合作關系,將獨特的民族旅游產品推廣到諸如攜程、同城、途牛、飛豬等在線旅游平臺上,并利用電子商務,微信、微博和其他新媒體將合作市原生態的旅游資源推向全國市場,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旅游消費。
(五)多渠道融資,增加資金投入
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龐大的資金支持,而目前旅游業主要依賴政府的旅游專項資金,資金來源單一且推動力不足。合作市在政府資金投入的同時應努力引導和吸納社會各界的資金投入,具體可多措并舉,譬如:以“政府引領、人民參與、多元投入”的方式推進旅游景區建設,進一步發揮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巨大作用,政商聯動;成立旅游行業協會;以租賃承包、合作經營等形式開發旅游資源,并在稅收、土地利用、旅游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適度政策傾斜;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完善法律法規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結語:
合作市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壯美的自然風景、獨特的民族文化等旅游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原生要素,但目前也正在經歷著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旅游資源不完善、旅游項目單一、旅游從業者良莠不齊都是橫亙在發展道路上的難關。即便如此,根據合作市旅游業逐步發展的現狀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市旅游業必將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甘南統計信息網 .www.gnztj.cn.
[2] 楊達鵬:關于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的幾點思考[J].高校教育研究.2008(3).
[3] 劉麗娟:甘南州生態旅游資源梯度開發研究[J].旅游縱覽.2017(12):49-50.
[4] 許曉寧:微笑服務對酒店客戶管理的意義與對策研究—以希爾頓酒店為例[J].當代旅游.2019(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