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虹
摘要:在知識快速更新、環境快速變化的當前,教師的工作理念、教學方法也需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更新并創新。本文從知識更新視角解析會計專業教學團隊“DNA”,為優化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的師資結構,提升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的職業素養,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知識更新;會計專業;教學團隊“DNA”
近年來,為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及服務經濟轉型升級, 我國先后對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等一系列涉稅制度進行了調整、修訂,并相繼出臺了《企業會計準則》《管理會計指引》等一系列會計工作基本原則及會計核算工作規范。相關專業知識的不斷更新為目前的會計專業教學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基于此,會計專業的教學工作每一天都是新起點,而對于站在起點的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其DNA(基礎)是什么,有哪些特質是不可或缺的呢?本文分別從團隊成員架構;青年教師成長機制;職業基本素養;沉淀、迭代和反饋閉環四個方面解析會計專業教學團隊“DNA”,以期為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提供新思路。
一、團隊成員架構
合理性是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成員架構的最基本要求。專業教學團隊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業教師教學效度的有效途徑之一。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成員的組成需契合合理性條件,在架構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時,既要考慮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術職稱結構及年齡構成的合理化,又要考慮團隊成員在其各自研究領域的術業專攻方向。教學團隊規模一般應在5-8人之間,團隊成員應以校內在編在崗教師為主,并從中擇優選舉1名教授或副教授為專業帶頭人,對團隊成員的教學研究、精品課程建設起到引領與推動作用。另可根據需要有選擇地聘用校外如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中小企業有實踐經驗的會計(稅務)從業人員作為教學團隊人員的補充。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術職稱結構應涵蓋初、中、高三個級別,年齡跨度可在22-58歲之間,學歷構成比例建議具有碩士學位(含)以上者占60%(含)以上。這樣,老中青相結合的專兼職教學團隊架構在專業帶頭人的帶領下能迅速構建成穩定性能佳、可持續發展的會計專業互補的、合理的教學梯隊。
二、青年教師成長機制
引導性決定了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從學校學科專業建設發展層面上來說,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對學校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架構中我們可知,團隊成員的教學經驗、資歷水平、研究方向、科研能力各有不同。團隊成員中不僅具有在業界有較高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也有“初出茅廬”有理想有闖進的新生力量。基于此,在平時的會計教學工作中,教學團隊中教學經驗豐富、資歷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者可以根據青年教師的研究方向,充分發揮“傳幫帶”的引導作用,完善青年教師成長機制。如:有針對性地對團隊中青年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各環節的系統指導,引導青年教師為己量身定制科研能力提升計劃,助力青年教師進一步提升職業素養,建立教學崗位的尊崇感和使命感。誠然,團隊成員間并不是簡單的一對一的關系,而應是自由聯通、網狀協同的結構,團隊成員間的聯系更像是一張網,每一位成員都與其他成員實時相連,確保任何脈動如:會計準則、稅收政策等與會計專業相關的所有新的知識點經過團隊成員間的討論、消化后及時同步到整個日常教學過程中。這樣,經過反復磨合,團隊成員中的個體越來越精通會計領域的專業知識,不斷提升綜合判斷力和創新力,達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高要求。
三、職業基本素養
精準性是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的職業基本素養。這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體現:一是團隊成員需具備超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能精準理解并解讀會計專業相關制度,包括最新的會計準則及稅收政策等;二是團隊成員還需具備化繁為簡、條理清晰精準的對外傳授能力。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會計準則及稅收政策,因此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要堅持做到“魚漁兼授”,精確講授當下會計專業涉及的基本概念、計算方法、適用范圍,這樣即便是今后面臨會計專業涉及相關政策發生改變,學生也能及時正確地理解、掌握和更新知識,進而熟練運用知識解決會計實際問題。
四、沉淀、迭代和反饋閉環
沉淀、迭代和反饋閉環是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所有成員必須修煉的基本功。其中,沉淀、迭代主要從以下三個層面發揮作用:首先,在當下會計專業教學團隊中有數年教學工作經驗的教師所沉淀下來的知識和經驗,可以適當指引團隊成員前進的方向,有利于教學團隊在因材施教的路上開展事半功倍的教學活動;其次,團隊成員間每位成員都相對獨立,術業各有專攻,但又通過團隊架構聚合起來,形成一張高效協同運作的網,協同網絡上每個聯結點可看成共享的基因,基因包括職業信念、職業素養、任教態度、價值觀等。會計專業教學團隊要形成強大合力且具有創新性的高端團隊,與團隊中每位成員是密不可分的。這就要求基于共同的目標和興趣而集結在一起的團隊成員間需要有一定的互助、互補技能;第三,在未來沉淀下來的知識和經驗會是非常好的學習素材和教學資本。畢竟在大數據時代,知識是多維度的,根本無法最終歸屬于某一類別,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成員需要結合實際,重點解決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教學方法科學合理,教學手段創新創優的問題。
反饋閉環則是讓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始終保持在上升通道的必要過程。比如:一個會計專業教學精品課件制作時事前對資源如何分配,投入多少人員和精力等進行討論,在給出若干方案的基礎上選取最優方案,進行優質化配置。在進行實質化的制作過程中,若出現新情況,可通過快速反饋閉環來進行修正,必要時亦可對可拆解的任務進行外包。合理的配置能提高課件制作效率,提高課件制作質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有利于構建合理的專業團隊協作體系,由此帶來更好、更優的效果。而這則需要不斷通過復盤來形成一個正向的反饋閉環,通過不停地沉淀、迭代和反饋閉環,使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整體素質形成螺旋形上升趨勢,從而使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達到新的高度。
結語:
在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科學合理的架構下,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應清楚自己的定位及責任。對于團隊成員而言,將最多的精力與資源投入各自最擅長的研究領域,并將之以“魚漁兼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必將使會計專業教學工作通過團隊的力量真正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