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熱尼沙·麥麥提艾力
(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 新疆 喀什 844000)
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不僅是新醫改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我國醫療行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我國整體醫療費用依舊處于持續增長態勢[1-3]。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醫療服務市場中供方防御行為對醫療費用增長的影響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便針對性減少不同供方防御行為給醫療費用增長帶來的不利因素和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報道如下。
以隨機整群抽樣方法從CHNS數據中抽取不同省份樣本合計2013人,樣本年份分別為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
建立分段線性回歸模型對不同線性分析進行回歸估計方法處理。
建立Excel數據,將所收集樣本家庭的各項一般資料、研究數據進行分類、編號及統計,利用Stata13.0建立分段線性回歸模型分析目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從統計結果來看,在去除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后,2011、2013年所有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年增長73.45元,無統計學差異(P>0.05),2015、2017年每年次門診增加費用145.45元,有統計學差異(P<0.05);2011、2013年未參加醫療保險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增長35.44元,無統計學差異(P>0.05),2015、2017年未參加醫療保險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增長67.45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

表 四年醫療費用增長分段線性回歸分析
大量研究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醫療費用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醫療結構以及醫生收入偏低存在某種聯系?,F有實證研究指出,針對經濟激勵下的供方誘導需求所做解釋闡明,由于醫療結構、醫生收入偏低等情況長期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因此為了提高其基本收入則需多開不必要的藥物、檢查或治療項目等不被法律與道德允許的方式來縮短收入差距。同時由于缺乏或不健全的防御性醫療引發各種醫療服務過度利用研究機制,也為這種不良現象的出現提供了相應的平臺。由于本研究只關注防御性醫療行為醫療費用增長的影響,其他則不必贅述。但值得注意的是,防御性醫療行為的盛行不僅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我國整體醫療成本,且造成了諸多不必要的稀缺醫療資源的浪費,這些最終都無形的轉嫁給醫療消費者,增加了他們的疾病經濟負擔。
本研究中的分段線性回歸模型分析表明,醫療費用的增長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如高級別的醫療服務有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但隨之而來的是醫療服務整體價格也隨之遞增,同時受不同疾病嚴重程度差異的影響,其醫療費用也存在差異。從本研究結果來看,經濟水平、醫院級別、患病程度、教育程度、年齡、區域等因素不同,整體醫療費用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為了更好的達到研究目的,在控制了各種可能影響次門診費用的因素如家庭經濟水平、就診醫院和疾病嚴重程度后發現,2011、2013年所有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與2011年及之前相比年均增長73.45元,且同時期未參加醫療保險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與2011年之前相比同樣增長35.44元,整體增長趨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而2015和2017年所有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增加費用145.45元,無任何下降趨勢,同時在同時期內未參加醫療保險觀察人群每年次門診費用增長67.45元,雖與其前者相比增速相對穩健,但增長速度還是明顯的,且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果證實費用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受供方防御行為干預明顯。
綜上所述,供方防御行為是導致我國醫療市場整體醫療費用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聯合當前我國醫療市場的實際需求制定相應的干預措施,減輕居民就醫負擔,尤其是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