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瓊 吳煜
(溫州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浙江 溫州 325000)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IBS-D)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動力學異常及內臟異物刺激有關的功能性胃腸疾病,而患者的腸道菌落失調發生率高達80%以上,提示改善腸道菌落平衡可能對IBS-D的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1]。而布拉氏酵母菌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益生菌藥物,已逐漸被應用于在多種消化道疾病治療中[2]。對此,本研究給予IBS-D患者布拉氏酵母菌聯合曲美布汀治療,探討其對患者腸道菌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IBS-D患者150例,符合《IBS與羅馬Ⅲ診斷標準》[3]中的IBS-D標準,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菌汀組和常規組,每組75例,本次研究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且通過,菌汀組:男41例,女34例,年齡26~56歲,平均(39.41±10.12)歲,病程0.5~8年、平均(3.28±1.38)年,常規組:男39例,女36例,年齡28~58歲、平均(39.21±10.57)歲,病程0.5~8年、平均(3.54±1.25)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常規組給予常規調整飲食、胃腸解痙、止瀉、補液等對癥治療,并給予曲美布汀(開開援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88,0.1g×10片×3板)治療,0.1g/次,3次/d,連用4周;菌汀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布拉氏酵母菌(法國百科達BIOCODEX制藥廠,注冊證號 S20150051,0.25g×6袋)治療,0.5g/次,2次/d,連用4周。
①腸道菌落,兩組于治療前、治療4周后取0.3g鮮糞便進行細菌培養檢測乳酸桿菌、酵母菌、腸桿菌、腸球菌等細菌經Gram’s染色后行生化鑒定,記錄每克糞便所含菌群的數量(CFU/g)并轉換為對數值(lgCFU/g);②治療療效[4],治療4周后,腹痛、腹脹等癥狀基本消失、大便頻率及性狀恢復正常為顯效,臨床癥狀、大便頻率及性狀等均明顯緩解為有效,未達上述標準或病情加重為無效;③不良反應,惡心、便秘、口渴、嗜睡。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菌汀組和常規組治療前乳酸桿菌、酵母菌、腸桿菌、腸球菌比較(P>0.05),菌汀組治療后乳酸桿菌、酵母菌水平明顯高于常規組,菌汀組治療后腸桿菌、腸球菌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腸道菌落比較(±s,lgCFU/g)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腸道菌落比較(±s,lgCFU/g)
分組 例數 乳酸桿菌 酵母菌 腸桿菌 腸球菌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組 75 6.34±0.71 6.83±0.81 4.25±0.46 4.73±0.54 7.79±0.80 7.25±0.73 7.42±0.78 6.92±0.70菌汀組 75 6.38±0.75 7.42±0.92 4.21±0.42 5.06±0.60 7.76±0.77 6.46±0.64 7.46±0.81 6.05±0.63 t 0.169 6.497 0.263 5.668 0.253 5.364 0.521 5.824 P 0.916 <0.001 0.870 <0.001 0.863 <0.001 0.702 <0.001
菌汀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菌汀組和常規組不良反應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目前,IBS-D主要通過對癥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臨床癥狀,配合胃腸解痙等藥物治療,如曲美布汀對胃腸道平滑肌具有較強的松弛作用,可有效調節改善胃腸運動節律異常狀態而達治療的作用[4]。而近年來研究顯示,IBS-D的病情轉歸與腸道菌落失調等有關,主要表現為大腸桿菌、腸球菌等致病菌水平增加和乳酸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水平下降,提示調節腸道菌落平衡可能是治療IBS-D的新途徑[5]。
本研究通過給予IBS-D患者布拉氏酵母菌聯合曲美布汀治療,結果顯示菌汀組治療后乳酸桿菌、酵母菌水平明顯高于常規組,菌汀組治療后腸桿菌、腸球菌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此與吳銀偉的[1]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該療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腸道菌落平衡狀態。這可能是由于在本研究的治療中,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種非致病性真菌類微生態制劑,其可在機體內暫時充當腸道益生菌,可直接參與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具有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長繁殖、增強腸道免疫屏障功能等作用,且其對抗生素天然耐受、不會被胃酸和膽酸所破壞[3]。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能夠直接參與調節了腸道菌群平衡,有效使乳酸桿菌、酵母菌等有效腸道益生菌水平增加和減少了腸球菌、腸桿菌等腸道病菌水平,從而能夠幫助患者保持并重建腸道菌群平衡。而菌汀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表明該療法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療效。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后,其能夠有效調節患者腸道菌落平衡,有利于增強腸道黏膜功能的抵抗力、免疫力、恢復力,進一步提升腸道黏膜對致病菌黏附、侵襲的抵抗能力而減少了對腸道的不良刺激,并促進胃了腸道運動的恢復,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療效。此外,本研究中常規組和菌汀組不良反應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提示該療法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聯合曲美布汀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腸道菌落平衡狀態,有利于提高治療療效,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