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珍珍 王坤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檢驗科 上海 200438)
原發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包括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內膽管細胞癌(ICC)以及兩者混合的肝癌,是由肝細胞或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發生的惡性腫瘤,在惡性腫瘤的病死率中居第三位。其中ICC近年來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約占肝癌的5%~15%[1-2]。近年來,腫瘤標志物將成為早期診斷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對74名ICC患者進行AFU、AFP、CEA、CA19-9血清水平及聯檢的檢測,采用ROC曲線以探討輔助早期診斷ICC的最佳聯檢指標。
選擇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自2012年1月-2014年8月門診及住院患者、健康體檢者標本,按研究類型分為三組:(1)ICC組74例:經本院病理確診為ICC,其中男38例,女36例,年齡39-74,中位年齡為57。(2)HCC組92例:經本院病理診斷確診為HCC,其中男46例,女46例,年齡30~77,中位年齡為53。(3)健康對照組85例:本院健康體檢者中查體、B超各項指標正常,并排除全身其他疾病者,其中男44例,女41例,年齡24~77,中位年齡為42。各組年齡和性別比等均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受試者均在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ml,室溫靜置15~30min后以3000r/min離心10min,離心完成后立刻分離血清,-20℃冰箱保存備用。
采用羅氏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FU,所用校準品、質控、試劑均為駿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FP、CEA、CA19-9的檢測采用羅氏Roche Cobas 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相應的校準品、質控、試劑均為羅氏公司配套提供。
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量變量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描述,組間差異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確定最佳診斷屆值,計算ROC曲線下面積(ROC-AUC),用于評價診斷效能。P<0.05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在ICC組中,血清AFU、CEA、CA19-9均比健康對照組高,具有統計學差異(P<0.5),ICC組與HCC組相比,除血清AFP水平低于HCC組外,血清CEA、CA199水平均高于肝細胞癌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AFU、AFP、CEA、CA19-9水平比較
本實驗中血清AFU、AFP、CEA、CA19-9的ROC截斷點分別是20.50 U/L 、5.75 ng/ml、2.55 ng/ml、20.35 U/ml,曲線下面積分別是0.594、0.777、0.873、0.873,CEA、CA199在ICC中的診斷價值比AFU、AFP大。AFU、CEA、CA199三項目聯合檢測時AUC為0.917,且敏感性為91.43%,明顯優于單個項目或兩種項目聯合檢測,見表2。

表2 血清AFU、AFP、CEA、CA19-9在ICC診斷中ROC曲線下面積及特征參數(n=74)


肝內膽管細胞癌發病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惡性程度高且預后欠佳[3-4]。其術前影像學檢查易出現漏檢。未及時對疾病進行早期準確的診斷將會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腫瘤標志物檢測是一種早期篩查手段,多種血清標志物聯合檢測可相互彌補單一檢測的不足[5-6]。本實驗采用臨床醫學領域常用的數理統計學方法—ROC曲線,主要用于評價診斷的正確性,用曲線下面積(AUC)來評價ROC曲線,AUC取值范圍在0.7~0.9之間表示診斷價值中等,0.9以上表示診斷價值較高[7]。本研究中,血清AFU、CEA、CA199水平的AUC分別為0.777、0.873、0.873,高于血清AFP水平的AUC,提示血清AFU、CEA、CA199在肝內膽管細胞癌的診斷價值 優于AFP,而血清AFU、CEA、CA199 三項聯合檢測的AUC為0.917,提示聯合檢測臨床診斷價值較高。ICC組的血清AFP水平低于HC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AFP可作為ICC與HCC鑒別診斷的重要指標,與文獻報道相符[1]。總體而言,膽管細胞癌的發病原因及臨床表現較為復雜,且臨床癥狀缺乏相應的特異性鑒別手段,臨床診斷的金標準為術后的病理學活檢結果。本研究采用聯合檢測患者血清AFP、AFU、CEA、CA199的方法,為ICC診斷與鑒別診斷提供較高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