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蕤
(仁壽縣婦幼保健院 四川 眉山 620500)
瘢痕子宮是一種特殊的異位妊娠,與剖宮產手術對子宮峽部內膜、肌層的損傷密切相關,瘢痕子宮形成后底蛻膜發育不良或損傷,滋養層細胞從瘢痕處侵入到子宮肌層并不斷生長,肌層與絨毛發生粘連和植入,甚至造成子宮肌層穿透,瘢痕處缺乏肌纖維,再次妊娠分娩時子宮破裂、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提高,對產婦、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1]。本文旨在探討圍產期護理干預對瘢痕子宮產婦心理狀態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112例在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宮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距離上次剖宮產手術2年以上,均為子宮下段橫切口,單胎足月妊娠產婦。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子宮或者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疾病,精神障礙,瘢痕處妊娠的產婦。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其中干預組產婦22~38歲,平均年齡(34.10±2.89)歲,孕周37~41 周,平均(39.01±0.45)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8年,平均距上次剖宮產時間(4.21±2.22)年。對照組產婦21~40歲,平均年齡(34.25±2.74)歲,孕周37~41 周,平均(39.12±0.48)周,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8年,平均距上次剖宮產時間(4.24±2.18)年。兩組產婦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傳統產科護理,干預組實施圍產期護理干預,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心理護理: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分娩時仍舊存在風險,產婦分娩前會擔心子宮破裂、胎兒安危,進而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因此要重視產婦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全程陪護產婦,傾聽產婦的擔憂并給予耐心的解釋,與產婦交流報告產程的進展,使其充分信任醫護人員,鼓勵家屬陪伴,穩定產婦的心理情緒,樹立陰道分娩的信心;(2)環境護理:為產婦創造良好的分娩環境,緩解產婦的陌生感,減輕其心理壓力,緩解不良心理情緒,對產婦分娩產生積極作用;(3)人文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要始終貫穿于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在對產婦進行外陰消毒、沖洗、灌腸時要注意隱私保護,使用屏風適當遮擋,妊娠分娩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產婦的情緒變化,積極鼓勵產婦,提高產婦的安全感,產后要觀察產婦生理、心理上的變化并給予關懷;(4)健康教育:產前組織產科專家開展瘢痕子宮分娩知識講座,播放瘢痕子宮分娩的宣傳資料,告訴產婦自然分娩的好處,不僅可以減小對產婦身體的損傷,促進產后機體恢復,并且還可以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仔細講解產前如何準備促進陰道自然分娩,比如可以建議產婦實施坐球分娩,促進產婦陰道自然分娩信心的增強。
心理狀態: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2](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定神經癥及其焦慮癥狀的嚴重程度,無癥狀<7分,可能有焦慮7~13分,肯定有焦慮14~20分,明顯焦慮21~28分,嚴重焦慮≥29分;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3](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定患者抑郁狀態,無癥狀≤7分,輕度抑郁8~17分,中度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5分;
分娩方式:陰道順產、產鉗助產、剖宮產。
分娩情況:第1產程、第2產程、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窒息發生率。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產婦第1、2產程較對照組顯著縮短,產后出血量顯著減少,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分娩情況比較(±s)

表1 分娩情況比較(±s)
新生兒窒息(%)干預組 56 4.92±0.27 0.48±0.05 138.56±35.44 9.81±0.13 1(1.79)對照組 56 6.87±0.31 0.74±0.04 175.24±35.61 9.56±0.11 2(3.57)t/χ2 3.219 3.427 4.095 0.287 0.343 P 0.015 0.004 <0.001 0.713 0.558分組 n 第1產程(h)第2產程(h)產后出血量(ml)新生兒Apgar評分(分)
干預前兩組產婦HAMA、HAMD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干預組產婦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心理狀態比較(±s,分)

表2 心理狀態比較(±s,分)
注:*表示與干預前比較,P<0.05
分組 n HAMA HAMD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組 56 20.49±3.82 10.37±2.29* 20.61±3.65 9.83±2.26*對照組 56 20.51±3.79 16.41±2.31* 20.58±3.58 15.65±2.34*t 0.084 3.368 0.347 3.516 P 0.916 0.011 0.653 0.002
干預組產婦陰道順產率顯著提高,剖宮產率顯著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分娩方式比較[n(%)]
圍產期護理干預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尊重每一位產婦,針對圍產期內產婦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調試,心理干預是圍產期護理干預模式的第一步,目的是增加護患、醫患關系和諧與信任,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橋梁是溝通,良好的語言溝通不但可以消除產婦的負性心理情緒,還能夠促使產婦放下包袱,表達自己的心聲,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增加[4]。
本研究顯示圍產期護理干預的產婦第1、2產程較對照組顯著縮短,產后出血量顯著減少,產婦HAMA、HAMD評分均顯著下降,瘢痕子宮產婦圍產期實施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產后出血量,促進產婦恢復。圍產期的產婦情緒變化復雜,與家庭、社會環境、產婦自身心理和心理的變化、文化程度密切相關,圍產期產婦若出現焦慮、抑郁的心理情緒則會導致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產后出血量增加,影響產程,同時產婦的激素分泌發生紊亂,宮縮乏力加重,增加分娩的風險。胎兒對應激類物質敏感度高,焦慮、抑郁情緒導致產婦應激類物質分泌增加,抑制胎兒生長、發育,影響新生兒的健康[5],因此,圍產期給予產婦合適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其心理狀況,促進產程的順利進行,提高新生兒質量具有現實的臨床實踐意義。
本研究顯示圍產期護理干預的產婦陰道順產率顯著提高,剖宮產率顯著下降,圍產期護理干預可以提高陰道順產率,降低剖宮產率,提高新生兒健康質量,傳統產科護理增加產婦的恐懼感,并且家庭、社會壓力、分娩疼痛增加產婦臨產時的恐懼感,很多產婦因此放棄嘗試陰道自然分娩,導致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瘢痕子宮又符合剖宮產的指征,進一步提高臨床上的剖宮產率,圍產期護理干預在取得產婦信任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充分認識妊娠分娩方式的利與弊,緩解對疼痛的恐懼,促使產婦首先嘗試陰道自然順產,降低剖宮產率,減輕對產婦傷害。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產婦圍產期實施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提高陰道順產率,減少產后出血量,促進產婦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