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受高考的影響,一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一味追求學生成績的高低,從而忽略了中學生特別是優等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了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本文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重點對中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自負、脆弱和嫉妒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讓我們化作春雨,滋潤他們,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優等生;心理困境;策略;健康
一、 引言
長期以來,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把目光投向了成績差的學生,但他們認為優秀的學生不需要嚴格管理。他們認為,良好的結果意味著什么都好,從而忽視了聚光燈下優等生的內心世界,在不知不覺中給優等生負面情緒的形成提供了溫床。大家都知道,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雖然我們不能培養一個完美的人,但是,我們可以培養一個陽光向上的人,一個健康的人。
二、 和風細雨消自負
優等生往往是教師和家長表揚的對象,處處被人稱贊。在夸獎聲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不能充分認知自己所處的位置,給自己過高的評價,總認為是自己能力高才取得優秀成績,因此容易產生自負的心理。
一個同學叫大山。他成績在班級里名列前茅,并在各方面的能力強。他受到老師青睞,且從小就被同學們羨慕。因此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其他同學。他的傲慢態度逐漸收窄他交往的范圍,而好朋友也開始孤立他。鑒于此,我一般采取和風細雨滲透的方法,潛移默化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改變,有效地轉變優等生的自負心理狀態。
當優等生取得較好成績時,應該讓他們認識到他人在這中間的貢獻。所以,每當優秀學生取得成績時,我總是要求他們寫幾句關于“感恩”的話題,讓他們明白,成功里一半是我,一半是你。從基礎上切斷了他們自信的來源。
只有當優等生取得重大進步或作出重大貢獻時,才會給予表揚。優秀的學生也有缺點,他們不應該用英俊來掩蓋所有丑陋,應該鼓勵他們與自己競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
優等生一般知識基礎扎實,有很好的認知能力和探索能力,一般的問題很難滿足優等生學習和探究的需求,因此,對待優等生應該要有更嚴格的要求,這樣他們才能沖向更高的目標。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思考問題和其他形式來激勵優秀學生走得更高;在課后不斷地向優秀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以防止他們故步自封,促進他們不斷前進。
三、 春風化雨除脆弱
相關數據表明,學業不良學生普遍比較堅強,而優等生比較脆弱。因為落后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跌倒和爬起來,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將會增強,而優秀學生則相反,很少跌倒,當然,爬起來的機會也較少,所以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會驚慌甚至停滯不前。臧杰,某班的班長,在選舉中被擊敗了。她回到家后,突然哭了起來,說她再也不會競選班長了。由此,臧杰好長一段時間都在沉默寡言中度過。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波瀾起伏的,在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更能考驗一個人的思想和意志,一個小小的失敗和挫折就將一個人擊倒,這樣怎么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雨呢?為了消除學生脆弱的心理問題,我把它變成了一場春雨,慢慢滋養他們。
向優秀學生介紹一些中外名人的故事,這些名人是跌倒了,仍然可以站起來,如貝多芬、居里夫人、愛迪生等為了科學不怕困難和挫折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沒有太陽的暴曬,大雨的沖刷,就不會有沖上云霄的高大樹木,不經歷大風大浪就成就不了好水手。要向名人學習直面挫折,將挫折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墊腳石。
優等生對任何事都會認真、執著,這也是他們時常鉆牛角尖的原因,因此,必須改變他們對挫折的態度。正如上面提到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冷療后,我和她談過,并告訴她,如果她在每件事情上都盡力而為,即使她沒有成功,也不必擔心太多,至少她自己為之努力過。
四、 呼風喚雨治妒忌
妒忌俗稱紅眼病,是競爭的副產物。優等生習慣性地處于高等地位,當優等生的地位受到威脅,或是被自己曾經不屑一顧的同學超越自己的時候,就會產生嚴重的不滿、嫉妒和不服的負面情緒,甚至對對方產生深深的敵意,這是一種消極且危險的心理。
我曾經教過一個名叫洪光明的優秀學生,他和一個家庭富有的學生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們對一件小事爭論不休。后來,光明在日記中寫道:“我終于明白了,他是這樣的人,除了家里有錢,他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他這樣的人肯定沒有前途。”事實上,他說的這個同學也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
妒忌使優等生產生不服氣的心理,這不僅會使他們處在仇恨的心態之中,也損害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當發現優秀學生嫉妒時,可以通過心與心對話或寫日記進行心理輔導,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同時也能正確地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哲理,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各方面都比其他人優秀。因此,要多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對比,互相參考和借鑒,達到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同時也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將現在的思想和行為與過去的自我進行對比分析,看看你的進步,做好繼續前行的準備。比如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活動開展的時候,當小老師是他們覺得最有趣的時候,我讓頂尖的學生分工,互相合作,幫助小組中的后進生。當成績差的學生取得進步時,他們稱贊優秀學生,這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品味團結與合作的甜蜜,從而沖淡了他們的嫉妒。
在默默無聞中,優秀的學生學會欣賞別人,表達對別人的敬佩。這樣可以讓其他人感到舒適,讓他們自己高興。懂得欣賞別人,可以讓學生遠離喧囂、競爭,從而學習和生活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
五、 結語
社會需要的是身心健康的人,而不是心理扭曲的高分者。優秀學生有強大的成功資本,但也容易產生消極的心態。因此,我們應該深入了解優等生的內心世界,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心理弱點,不斷尋求有效的策略,使優秀學生這朵花開得更完美。
參考文獻:
[1]金樊.始化風雨 育優等生健康心理[J].劍南文學(經典教范),2013(10).
[2]魏金麗,王艷芳.學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09(12).
[3]蔡洲.學校優等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及對策[J].品牌(理論月刊),2011(6).
作者簡介:
孔曉明,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民勤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