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楠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圖案和文字作為主要的創作構成元素,是傳達信息的主要工具,可以超越國別、民族的約束和限制。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作為表達的一種語言,其信息的交流和輸送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在超越國別、民族的限定下,展現民族化的信息成為設計中較為重要的形式之一。本文旨在通過挖掘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民族化元素,表現設計的創新性發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枝獨秀,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節奏中,國際化和現代化都應該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具有民族特色的圖形紋飾應用在極具現代意味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將使設計更具生活氣息和歷史積淀感,更會讓視覺傳達設計的內容豐富多彩。
一、融入民族化圖形的現代設計分析
當今世界并沒有一種全球通用的文化語言,這既促進了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卻也給文化溝通發展帶來了桎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現代設計融入了很多民族文化元素。例如,北京大學的?;眨ㄒ妶D1),篆書字體的“北大”兩個字上下結構排列,“北”字的造型構成更像是兩個人背對背,而“大”字從形象上來看更像是正面站立的人像,這從字面上就突出了該學府“以人為本”的辦學宗旨和理念。香港的城市標志“飛龍”乍看之下很顯然是借用中國傳統圖案“龍”的形象演變得出的,細看在“龍”的左下方是香港英文縮寫“HK”的“H”,右下方則是“K”,其在變形中凸顯出了香港在中西方文化上的完美融合,也體現了其文化底蘊。
除了常見的標志、包裝、書籍裝幀等形象設計外,人們在地鐵中、廣告招貼中也經??梢钥吹矫褡寤厝谌氲脑O計作品。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國貨”化妝品“宮燈”(見圖2)等設計也廣泛采取了民族特色元素。除此之外,諸多日用品,如臺歷、掛歷等物品,在民族化圖形的采用上更是不拘一格。
二、現代視覺設計對民族化圖形的傳承
隨著本土民族意識的覺醒,現代設計中對民族化的體現也越來越濃厚。建筑業、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等眾多領域掀起了民族化設計熱潮,“民族風”“中國風”的設計語言元素愈發受到歡迎。
古代,中國歷朝歷代的繪畫工藝作品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紋飾、文字、圖形結合的創作形式。例如,周代興起的云雷紋、鳳鳥紋等直到今天仍然散發著蓬勃的生命力。在這些民族特有的圖形紋飾中,更多的是對物體主觀的擬人化,即擬物、擬獸等手法,這些現象的背后是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描繪,是對生命力的謳歌和贊頌。它們之所以流傳數千年,經久不衰,正是由于這些背后的象征和內涵精神的支撐。
現代設計在文化審美的選擇上繼承了古人的聰明才智,流淌在血液里的不僅是技術的繼承,更多的是審美和精神內涵的直觀選擇。設計中的創新精神與古代的思路是一致的,大體都要經歷借鑒有機物生長結構和生命機理的圖擬階段、賦予造物一定生命特征的造像階段和體現“天人合一”情懷的意向階段。例如,中國聯通標志(見圖3)借鑒了中國結的造型形象,線條在縱橫交錯中相互纏繞、不可分割但又互不影響,上下結構的兩個心形也在巧妙的矛盾空間中呈現出來,非常形象地體現出中國聯通的服務主旨——用心溝通。
中國民族化圖形在現代設計上的體現還有許多,作品不勝枚舉。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體育運動項目標志圖案充分借鑒了甲骨文的造型。設計中融入中國繪畫元素已經成為眾多設計師熱衷的手法。這一手法是由著名設計家靳棣強開創出來的,其海報設計作品《漢字》系列借助實物和漢字的結合,把水墨淋漓的中國傳統繪畫氣息融入現代設計的構圖中,極具現代意蘊,同時也創新了傳統繪畫元素,真正達到二者的有機結合。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中普及較廣、操作簡單的藝術形式,更是在現代設計中煥發蓬勃的生命力。從傳統剪紙藝術中提取平面化的元素,如鏤空、陰線刻等,以現代的審美意識和表現技巧進行主觀創作,呈現出來的不僅是一個藝術品,更是一個文化系統的精神內涵。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波蘭館的建筑設計和標志設計都廣泛融入剪紙文化元素,在深挖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繼承和弘揚,造型時尚而又極具現代韻味,受到許
多關注。
此外,木板年畫、皮影、刺繡、京劇形象等民族化圖形都在現代設計中得到了極大的應用和發展,這也給現代設計的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
三、民族化圖形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應用
中華民族文化是世界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民族化一定為設計服務嗎?不一定?,F代設計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為基礎嗎?不一定。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如何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是人們面對的最大挑戰。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現代設計開始嶄露頭角,因此現代設計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面對經濟全球化,僅僅學習西方設計技巧是不夠的,民族化、中國特色化就顯得尤為重要。民族化是絕對的,審美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但審美規律中的復古思潮是有跡可循的,加之國際化的相對性,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古和審美復古,現代設計都可以廣泛開發運用,這樣才可以推陳出新,學古融今,才能真正發展出中國民族特色的現代設計。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包裝設計對經濟發展尤為重要,對其銷售、推廣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吉祥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令人印象深刻,其徽標設計也運用了視覺傳達設計理念?,F代設計有的采用剪紙藝術元素,有的借鑒中國傳統書畫用筆和構成,其構成形式極具現代理念,又不失中國傳統韻味,雅俗共賞,深受不同社會階層的喜愛,這都是對主體物形、神、意的結合和再創造。
我國現代設計起步較晚,與世界頂尖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人優我特”,我國現代設計要融入民族化元素,在藝術領域打破國家、民族的限制,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優良傳統。另外,現代設計注入民族元素,是設計與國際接軌的良好契機,在眾多優秀的設計作品中,人們都可以尋找到民族元素的痕跡。
作為一名設計師,首先要從設計理念更新出發,打破國家、民族的限制,立足本國的實際情況,尋找突破。其次,藝術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撐,設計師應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拓眼界,多學習民族文化,以創作更多具有民族元素的現代設計作品。最后,設計師應該不拘一格,多創新多開拓,從細節著手,將民族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在設計領域充分展現中華文化藝術的
獨特魅力。
(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