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院校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旨在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傳統的中職院校管理以剛性的管理方式為主,這種管理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自我能力的發揮,同時在情感上缺乏溝通和交流,抑制了中職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因此,本文嘗試將“柔性管理”方式應用于中職班主任管理中,以期有效地解決傳統管理模式中的問題,提升中職學生管理水平。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況
(一)柔性管理的含義
柔性管理是指依據人類的心理發展規律、行為習慣,采用柔和的方式,以一種潛在的理念去說服和感化人們,進而將組織意志通過這一方式演變成自覺行動。這種管理模式與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相反,不以制度化管理為中心,也不是依據強制性的管理手段去約束學生,而是以人為本,以溝通、交流、說服的形式,通過內心去感化學生,使之主動參與學習,提升自律能力。
(二)柔性管理的主要特點
柔性管理主要具有四個特點。一是情感化。課程教學是教育者與學生溝通的特殊過程,班主任應當明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道理,以情感來感化學生。二是人本性,人作為活動的主體,管理必須對“人”予以重視。三是權變性,剛性的管理方式只能說是一種管理方法,它忽視了不同學生的差異性。而柔性管理與之相反,極具靈活性,在教育學生時,班主任可以以交流的方式進行管理,針對不同的學生,管理措施有所不同。四是創新性。柔性管理注重“巧”,需要在管理中融入活力,而不是一種固化的模式。
二、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一)中職院校學生現實發展特點
中職學生大多是因為中考失敗才入學的,有的則是在家長的逼迫下才選擇進入中職院校進行學習。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大多對學習失去興趣,更沒有主動學習的動力。有些學生甚至缺乏紀律觀念,頻頻違紀,這加大了中職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難度。除此之外,有些教師在思想上比較保守,認為入中職的學生成績大多較差,班級管理中批評較多。這就導致學生產生畏懼心理,甚至一蹶不振,還有的將班主任視為死敵,處處對立。
(二)中職院校學生年齡與心理特點
從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來看,學生大多處于青少年這一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自尊心強,自控能力較弱,具有叛逆性,渴望實現個性發展。學生非常厭煩單純的理論灌輸式教學方法,抵抗強制性的管理,渴望在發展中得到認同。其間,學生很容易產生心理矛盾。此外,許多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自律性較差,自身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在發展中容易扭曲。如若此時采用傳統的剛性管理,很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產生厭煩的情緒。
三、中職班主任運用柔性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影響學生
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性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因而,在中職課程教學中,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主動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這樣可以為中職教學活動增添趣味性,緩解原本緊張的學習氛圍。
(二)增強自律,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采用柔性管理方法,以引導為主,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解決其發展的根本問題。在后期的管理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增強自律性,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從身心發展上逐漸走向成熟。隨著自律性和自覺性的不斷提升,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這時,中職院校可以通過自主管理方式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重視學生之間的平等,增強相互交流
在傳統的剛性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比較緊張。通常,班主任下達命令和要求后,學生就要實施,有質疑或者不滿時也只能埋藏在心里。一旦學生犯錯,班主任就依據相關制度進行懲罰,以至于不少學生對班主任產生畏懼心理。而在柔性管理中,班主任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與學生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真正做到“亦師亦友”。在日常的學生管理中,班主任要增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與需求,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的教學環境。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個人的學習習慣,如若有人違反規定,應當采用柔性方式進行批評,不能運用粗暴方式,要讓學生認識到錯誤,真正愿意改正。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作者簡介:王娜(1993-),女,山西忻州人,初級教師,研究方向: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