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星興 格日勒圖
生活中有很多民族文化習俗值得保護與傳承。其中,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引起廣泛關注。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固有的一種文化習俗。本文介紹了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形式、功能以及價值,以此來研究保護與傳承。蒙古族敖包祭祀的保護與傳承研究有助于人們深入探析民族文化,從根本上提出保護與傳承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措施。
一、蒙古族敖包祭祀儀式的表現形式
(一)敖包祭祀的形制
敖包是蒙古語,敖包譯作“鄂博”,蒙古語意為凸起的堆子,是指具有祭祀文化含義的高峰。它是用石頭堆積而成,一般建在山頂或丘陵上,呈圓錐形,高低不同。蒙古人認為,世界上一切都有靈性,山脈、河流被一種神秘的力量主宰,敖包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也是一種影響人們意識形態和展現文化習俗的民族特色活動。
(二)敖包祭祀的時間
自13世紀以來,蒙古族官方祭祀的敖包最終達成一致在農歷五月三十日舉行。蒙古族的大部分祭祀在這天舉行。13世紀以后,在民間,蒙古族不同地區仍有不同的祭祀日期,有五月十三日、十五日、十七日、二十一日、三十日。
(三)敖包祭祀的方式
1.葷祀
葷祀是指用屠宰后的整羊或羊背子做祭品,同時也有白酒、茶水、奶食品、水果等祭品。葷祀是薩滿教的祭祀方式,也是流傳下來的獻祭儀式。
2.素祀
素祀是指用奶食品、白酒、水果、熏香等做祭品。雙手合十,圍著敖包繞三圈,向著敖包默念心中的祈求。
3.隨時祀
隨時祀是指外出路過敖包時進行的祭祀,此時并沒有專門準備祭品,蒙古人帶著虔誠就可以隨時祭祀。祭祀敖包時,路過的人都下車或者下馬,向敖包加幾塊石頭或放上隨身攜帶的食物,用蒙古語說“德吉”獻給敖包,祈求敖包給人們帶來順利和平安。
(四)敖包祭祀的程序
1.告知眾人
在敖包祭祀的前幾天,通知當地民眾,告知祭祀的日期和地點。
2.準備祭祀
敖包的組織者要制定計劃,負責整個祭祀活動。敖包祭祀前要準備祭祀品,一般多準備葷祀品和素祀品,如烤全羊、羊背子、牛奶和白酒等。
3.正式祭祀
早晨,蒙古人都穿著蒙古長袍,先在祭祀臺上放置葷祀和素祀的祭品。參與祭祀的人圍著敖包的南側,由本次的敖包祭祀組織人舉行開場儀式。開場儀式后,全部站立,圍著敖包順時針轉三圈,邊轉邊向敖包祭白酒、鮮奶等。最后,蒙古人把哈達和馬鬃等掛在旗桿上,向敖包許愿并祈禱。儀式結束后,所有人都參與分享祭品。
4.娛樂活動
近代,旗和蘇木政府組織大型敖包祭祀活動的同時,舉行各種娛樂活動和那達慕,里面必須有蒙古族三項那達慕:賽馬、射箭和摔跤。每個參賽者都可以得到一個紀念品,獲勝者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品。
(五)敖包祭祀的禁忌
敖包祭祀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獨特的禁忌,在保護環境方面有禁放牧、禁遺火、禁狩獵、禁損樹、禁割草。另外,古代流傳下來,禁止13歲以下女性參加祭祀。為了向敖包表示敬意,禁止臟東西靠近敖包,禁止破壞敖包的一石一木,絕不能亂用祭壇上的貢品。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功能
(一)敖包祭祀的儀式具有公共性
通過觀察敖包祭祀與跟蒙古族民眾訪談,筆者了解到,敖包祭祀具有公共性,有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程序等,還有特定的人群。敖包祭祀除了上述的公共祭祀之外,還有個人祭祀和家庭祭祀。過去,在分草場之前,路過敖包時,人們都要下馬祭祀,這屬于個人祭祀。家庭祭祀是指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敖包祭祀活動。
(二)敖包祭祀的功能多元化
傳統敖包祭祀的功能是求雨。但隨著社會的變遷,現在敖包祭祀中祈求的愿望更加多元化,如求平安、求金榜題名考上大學、求生意興旺、求健康等。
(三)敖包祭祀的功能具有社交性
人們在敖包祭祀儀式上交流與溝通,認識很多新朋友,牧人們稱為“敖包乃日”?,F今的敖包祭祀儀式既體現了現代敖包祭祀的交流和溝通的功能,也為離家學習和工作的人提供了與親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三、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價值
(一)增強人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敖包信仰啟示人們,當全球化不可避免時,文化環境的共生成為關注的焦點。在現代生態理論中,人們放棄了以人為中心的生態觀,淡化了人的主體地位,把人與文化、人與環境、文化與環境置于平等的地位。敖包祭祀文化體現了蒙古人保護大自然、崇拜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生態理念,有助于強化人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二)增強民族的認同感
敖包祭祀文化是蒙古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對研究蒙古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今,蒙古族敖包祭祀的特征和內涵仍然保留著它們的色彩。它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宗教、倫理學、哲學、民族風俗等文化內容。這對人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四、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一)敖包祭祀文化的主體認同
保護敖包祭祀文化,首先要從蒙古族牧民自身做起。目前,人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和了解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牧民要增強自身意識,帶動身邊的人了解實際情況,廣泛宣傳。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要想傳播與弘揚敖包祭祀文化,必須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組織新聞媒體開展項目采訪和報道。敖包祭祀有自己的民族風俗和文化特征,蘊含著蒙古族的信仰、道德、哲學和習俗。這種傳統習俗需要人們代代傳承下去。
(二)系統整理敖包祭祀文化
1.采取現代措施保護記錄
人們要采取現代措施保護記錄,如錄像、錄音、雜志、互聯網、電子書等先進方法,保護敖包祭祀文化,積極發動圖書館、文化中心、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定期舉辦敖包祭祀文化的論壇講座。
2.對傳承人開展教育培訓
當前,傳承人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必須明確傳承目的。因此,有必要引導人們接受培訓、教育和指導,跟當地教育部門合作,使敖包祭祀文化成為中小學教育內容,讓敖包祭祀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大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3.利用各種渠道弘揚敖包祭祀文化
政府應該支持人們發展文化產業,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積極參加國內外交流展示,保護與傳承敖包祭祀文化,讓民族文化在世界舞臺展現魅力。
(三)敖包祭祀文化的旅游開發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得到改善,敖包祭祀文化也呈現出新的發展局面。隨著內蒙古旅游業的發展,敖包祭祀成為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其間,游客可以欣賞歷史悠久的蒙古族敖包儀式,體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從民俗文化到旅游文化資源,敖包祭祀文化不斷與時俱進,助力社會發展。敖包祭祀資金來源于政府資助、牧民眾籌、企業贊助等,多方助力保障了敖包祭祀活動的正常舉行。同時,敖包祭祀文化旅游可以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提高蒙古族牧民的生活水平。
(內蒙古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