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摘 要:伴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地方圖書館的發展和建設也被視為一個城市進步的標志。館藏資源的利用和建設在弘揚、傳承和保護文化特色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更好地整合圖書館資源、推動圖書館的資源共享以及信息化發展,本文將針對地方圖書館地域文化特色的館藏建設進行重點分析及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館藏建設 信息化發展 圖書館 共享資源
一、引言
在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中,明確提出了公共圖書館對于發展和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古籍數字化、古籍宣傳以及古籍保護的具體要求。從國家法律建設層面而言,我們能夠看到國家對于建設圖書館文化特色館藏以及古籍保護的重視程度。地方圖書館的發展不僅關系到其公共職能的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方居民的文化生活。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提出要“與時俱進”,堅持“文化自信”。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地方圖書館優秀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通過建設特色館藏文化,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設圖書館特色館藏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很多地域都有著屬于自身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而地方圖書館具有文化傳承、文獻收藏的社會公共職能。強化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建設能夠進一步弘揚、傳承、保護當地精神文化和特色物質文化,深化當地人民群眾的文化歸屬感,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
(二)信息時代的必然發展
在大數據、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變得越來越科技化,很多傳統的服務模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途徑和范圍也越來越廣,圖書館的發展也不能忽視“互聯網+”的現代技術。因此,重視地方圖書館特色文化館藏工作的創新和建設是信息時代下圖書館發展的必然選擇和趨勢。
三、建設與利用地方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存在問題
(一)圖書館對于館藏建設的重視不足
就目前我國大多數地方圖書館的發展現狀而言,其對于自身民族資源、地方特色的利用不夠全面。在建設特色館藏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讀者的滿意度以及文獻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應用。部分圖書館雖已開始落實特色文化的館藏建設,但由于認識不足,其在知識關聯、數據量、館藏內容等方面都有些不足,無法充分實現特色館藏中所蘊含的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特色。
(二)宏觀調控弱,開發利用率低
由于經費不足、地方政府部門的認識程度較低,從而使得地方圖書館在建設特色文化館藏的過程中無法充分借助國家政策的幫助。再加上特色資源共享程度較低、全文數據庫少、特色數據庫少、圖書館館藏保護和建設技術不夠現代化,無法完全實現特色館藏的現代化建設以及民族文化的吸納和創新傳承。
四、建設地方圖書館特色文化館藏的有效途徑
(一)豐富館藏資源類型,彰顯地方特色
為了更好地實現圖書館館藏建設的特色化,我們可以通過收集和整理當地專題文獻、地方史料文獻、民族特色文獻、年鑒、地方文獻來豐富館藏資源類型,制定具有文化特色的資源主題、規范標準、建設方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當地民族特點以及地方文化弘揚出來,建設專屬于當地圖書館的特色館藏。
(二)重視圖書館地方文化的開發利用
地方圖書館在發揮自身社會職能,為人民群眾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需要周到本地區、本區域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來進行文化資源數據庫以及特色館藏的建設。其中,圖書館需要加大人力資源的成本投入,組建專門的建設團隊來進行特色館藏的建設以及后續特色數據資源庫的數字化、信息化發展。通過定期的數據維護、信息和內容的更新,充分發揮地方圖書館的文化職能,為圖書館特色館藏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
建設地方圖書館特色館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因此,我們在落實館藏建設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全面實現建設圖書館特色館藏服務社會的積極意義和目標。圖書館對于文獻的保護和收藏是為了更好的使用,充分發揮文獻資源的文化作用。因此,我們更要意識到地方圖書館對于研究和傳承民族文化、促進當地經濟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通過創新自身服務模式來為讀者提供更加全面化、信息化的高水平服務;通過圖書館服務業務的拓展,開展深層次、專題服務,完善參考咨詢,構建當地圖書館特有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特色館藏資源,更好地促進當地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文化傳承。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建設地方圖書館特色館藏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圖書館對于當地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提升自身重視程度,再找到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現狀的存在問題,對癥下藥,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文潔.地方高校圖書館地域文化特色館藏建設芻議[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03):109—112.
[2]楊園利,趙旭,徐建新.淺談高校圖書館特色館藏建設——以華航圖書館為例[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