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冬艷
摘 要: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都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學校教育主要是進行智育,而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主要屬于德育的范疇,三者相互結合,從而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社會教育的作用,而在社會教育中,博物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博物館實現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博物館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作用,同時分析了通過博物館對青少年展開社會教育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博物館 青少年 社會教育
教育功能是博物館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時博物館建設也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博物館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并且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對社會公眾進行社會教育。博物館在進行社會教育的基礎設施體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并且通過博物館對青少年展開社會教育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現狀來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現代博物館的建設,從而有效發揮博物館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社會教育功能。
一、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分析
在博物館的服務對象中,青少年是其主體部分,并且博物館也是對青少年開展社會教育的主要教育機構之一。在部分基礎文化設施發達的國家,利用博物館對青少年展開社會教育已經成為常態,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通過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以更加具體、更加明了的方式了解知識,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發展的真實性。此外,博物館可以對歷史進行再現,同時博物館也是學生進行歷史學習的紐帶,將青少年的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并且提升博物館的使用價值,對博物館有效利用。在博物館中,收納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物,是我國數千年歷史文化的歷史縮影。因此,學生在可以通過博物館了解歷史,學習知識。
二、博物館對青少年社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我國青少年的教育過程中,社會公眾普遍關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而忽略了社會教育,導致我國中學生的社會教育一直存在短板。在此情況下,博物館可以作為社會教育的主要機構,從而對學生開展社會教育,因此,本段對博物館對于青少年社會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一)培養良好的愛國情懷
博物館作為對青少年進行社會教育的重要機構之一,可以利用博物館中的紅色文化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我國的民族精神之魂,因此,通過博物館來展現當地的紅色文化,并且讓學生對家鄉歷史進行了解,進而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盛宴。在學校的課程上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大多為課堂教育,大多通過英雄模范事例展示愛國主義,但是單純的講解會讓學生喪失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興趣,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愛國色彩,而通過博物館中的革命先輩留下來的遺物,例如革命先輩的衣物、武器,則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矢志不渝的報國精神,進而讓學生受到感染,并且讓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去了解家鄉的紅色文化。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博物館是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博物館中,學生可以看到各色各樣的事物,例如,手工制品、機械制品以及一些高科技制品。其中,學生在觀看此類展品的時候,由于教育方式發生了改變,可以充分調動青少年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科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在現代的信息化時代,不論是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需要培養學生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中,通過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知識經驗重組的方式或者知識經驗再現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通過博物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是社會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在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同時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勇于質疑的意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而接觸到更多自己所沒有了解過的知識內容,從而對知識盲點進行提問。在博物館的展品中,多數展品都是近現代的科技產品,因此,學生對此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實踐意識。例如,在了解關于造紙術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西漢紙、東漢蔡倫紙以及現代造紙廠紙張的對比,從而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高效率與高質量。
三、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現狀
從當前博物館在社會教育中的作用來看,博物館并沒有有效發揮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分別是博物館基礎設施不完善、博物館講解能力不足以及校館之間缺少聯系互動。
(一)博物館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當前的博物館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基礎設施,因此無法滿足青少年參觀的服務需求。總體來說,博物館本身并沒有建立關于青少年集體參觀的服務機制,同時也沒有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如果一旦出現大量青少年參觀的情況,將會導致博物館正常的參觀活動受到影響。此外,如果要組織青少年進行參觀活動,則需要配備相應的活動區域和休息區域,為青少年學生的自由活動和休息提供場所,同時需要幫助青少年解決合理的服務需求,但是當前大多數城市的博物館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存在問題,導致無法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服務,因此也就無法有效發揮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此外,部分中小城市的博物館存在展物缺乏、維護措施不健全的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
(二)博物館講解能力不足
當前的大多數的博物館都采取游客自主參觀的方式,包括一些省級博物館,并沒有在博物館中配備專業的講解人員。大多數博物館極少接待青少年學生,因此,并沒有形成針對青少年群體的服務機制。雖然博物館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開展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也沒有對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培訓。在博物館中,大多數展品都具有或為悠久的歷史淵源、或為高深的科學知識、或為復雜的自然理論,而青少年的知識儲備水平和知識理解能力尚淺,因此,無法對博物館中每件展品或者每個展區進行參觀理解,而博物館也并未配備專業的講解人員,導致博物館并沒有發揮自身在青少年社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博物館的展品陳列方式單一,并沒有顧及青少年的知識理解能力,同時,部分博物館即便是配備了講解員,其講解員在講解的過程中,大多應用專業化的詞匯,導致學生難以理解。
(三)校館聯系不健全
要發揮博物館在青少年社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須重視學校和博物館之間的聯系,只有博物館和學校之間加強溝通交流,才能有效舉辦參觀活動。在參觀活動之前,學校需要將參觀班級、人數以及參觀展區匯報給博物館,同時,博物館需要根據這些信息合理安排參觀活動。但是在實際的參觀活動準備過程中,大多數博物館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導致具體的信息無法傳遞給博物館,博物館也就因此無法有效安排參觀活動和參觀服務。此外,在部分中學中,學校領導和老師存在觀念上的認知錯誤,認為沒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社會教育,因此也就不提倡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導致博物館在社會教育中毫無用武之地。
四、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博物館服務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隨著社會公眾觀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教育,而在社會教育中,博物館自然而然地承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有效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首先需要加強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下開展服務工作,為參觀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服務,博物館需要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考慮青少年的知識理解能力和知識接受能力,同時站在青少年的角度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設立專業的休息區、活動區,并按照青少年的知識理解能力合理安排展區和參觀順序,從而有效發揮博物館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可以通過改變陳列設計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例如,博物館可以按照地理、歷史、經濟、科技文化等因素對博物館展區進行劃分,還可以通過對同一展品的不同歷史年代進行陳列,例如,對書寫載體的陳列方式,可以從先秦的竹簡到兩漢的紙張再到近現代的紙張,從而展現造紙術的變遷,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先進,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二)加強校館互動聯系
在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過程中,除了學生個人參觀博物館之外,通過學校組織的方式讓青少年參觀博物館可以更有效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在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之前,學校方面首先需要將參觀活動的班級的相關信息傳達給博物館,讓博物館能夠以此為依據有效組織參觀活動,學習在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遵守博物館的規定和制度,保護展品,避免出現展品損壞的情況。此外,領導參觀活動的教師在帶隊的過程中也需要按照博物館規定好的參觀順序帶領學生參觀,從而通過校館之間的互動合作,提高學生的參觀質量,同時有效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三)提高博物館講解人員水平
針對博物館存在的講解人員水平不足的問題,博物館需要加強對自身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在博物館中,博物館的講解人員必須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保障高水平、高質量的博物館講解活動,因此,博物館需要對講解人員和服務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一方面需要對博物館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從而使得博物館講解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需要對博物館講解人員進行演講技能方面的培訓,讓博物館講解人員的演講詞匯更加口語化,幫助青少年進行理解。
五、小結
博物館在對青少年的社會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博物館方面需要正確認識自身在社會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此有效發揮自身在青少年社會教育中的作用,從而提高自身的社會服務水平并發揮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楊揚.淺談針對青少年觀眾如何提高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2):236—237.
[2]柯俊.素質教育視域下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思考[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0):125.
[3]楊鑾香.博物館如何更好開展青少年社會教育[J].求知導刊,2018,(16):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