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摘 要:“職教20條”成為熱門話題,其強調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把技能競賽融入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中,使日常教學和技能競賽融為一體,避免“兩張皮”現象。組織學生參與職業技能競賽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圍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運行機制開展研究,總結出相關要素為學校教學改革提供決策。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 運行機制
一、引言
2017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完善職業學校學生技能競賽制度,統籌職業學校教學體系和競賽體系,建立健全大國工匠優秀后備人才早期發現、選拔和培養制度。2019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簡稱“職教20條”),通知再次強調要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由此看出,國家層面已經非常重視技能競賽制度完善,要通過建立健全技能競賽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作為技能競賽制度實施主體,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競賽機制能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升教學水平,形成辦學特色發揮重要作用。
二、研究內容
建立職業技能競賽運行機制離不開學生、教師、學校,同時也離不開實訓教學、校企合作。只有處理好幾個層面的關系,職業技能競賽運行機制才能長效發揮其作用。
(一)競賽機制與專業建設相融合
把技能競賽融入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中,使日常教學和技能競賽融為一體,避免“兩張皮”現象。職業教育是一種專業技能教育,職業院校重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職業技能競賽既是一種專業技能競賽,同時也能反映出學生職業能力的水平。職業學院的專業設置和技能競賽項目設置密切相關,競賽項目設置是發揮技能競賽功能的關鍵環節。我校逐步構建起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互聯網+專業建設為支柱,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特色的“一流”的“1+4”專業集群。每個專業集群下的專業方向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有對應關系,這是學校在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上對技能競賽的引導。
技能競賽對專業課程有一定的影響,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更加注重動手能力,對動手能力考核通過試卷和論文是無法考核的,只有競賽是最好的方式,因此專業課的教學也重視學生技術技能的培訓。技能競賽是完成工作任務或相關內容來確定比賽項目、內容和規則的。教師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摒棄本科學校學科體系的教育方式,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培養,技能競賽和課程教學就能完美結合。
(二)技能競賽需要全員參與
培養學生是職業院校的基本任務,職業院校對學生在人才培養上,正努力改善人才評判“唯分數論”的現象,同時注重科學嚴謹地綜合評價學生的技能水平、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和綜合素養,努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院校是大眾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同時技能競賽不是個別學生的競賽,需要全員參與。
我校從校賽—省賽—國賽3個層面加強對參賽學生的培養。校賽以全員參與為目標,努力為每一位在校學生提供一次參加競賽的機會,在項目設置上與省賽、國賽接軌,同時也增設一些新項目盡量滿足大多數專業參賽。每次校賽都是一次大練兵,即是學生之間的比賽也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比賽。校賽能擴大競賽學生參與的范圍,省賽和國賽能提高競賽水平和質量。
職業技能競賽不僅包含比賽過程,還包括對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引導。職業素養在大賽中能夠充分體現各位選手的團隊協作能力、團隊成員間溝通能力以及自主創新能力。目前職業素養的養成已經融合到技能競賽的競賽內容、競賽方式、評價標準中,選手在培訓和比賽中需要達到個人職業技能熟練、團隊默契配合、職業行為習慣達到企業標準,才能完成競賽工作任務,因此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產生重要的影響。競賽結果為參賽選手增加榮譽感、獲得感,獲獎選手幾乎都是各大高職院校高技能、高素質的學生,用人單位在相同聘任條件上,對于競賽獲獎的學生認可度非常高。
(三)注重教師隊伍培養
優化教師成長發展環境,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高水平雙師隊伍培養機制,全力支持技能競賽工作。按“職教20條”要求,學校不再新聘應屆畢業研究生,轉而引進相關行業有影響力、相關專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專業帶頭人,打造高水平教學創新團隊。校企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共育有“工匠特質”的骨干教師以及省級、國家級技能大師。創新用人機制,吸引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大師名匠到校任教,講授與技能競賽相關的知識,引導校內教師在校技能競賽培訓。完善教師發展成長體系,建立科學評價機制,為技能競賽提供師資保障。
(四)完善實訓條件建設
完善的實訓條件是促進與技能競賽相關的教學質量提高的有力保證。產教結合、創新發展是高職院校的發展方向,產教結合需要學校跟上產業發展的步伐。職業院校還應加強建設論證,合理規劃實驗實訓基地,減少學校的重復投入,使設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先進性。學校應進一步加大教學設備和設施的投入,在保證日常教學的基礎上,提供足夠的可供學生進行實訓和競賽訓練的工位數量,提高教學設備和設施的使用效率。
近年來,我校每年為學生實訓教學設備的采購投入近千萬元,同時淘汰一批老舊、使用陳舊的設備。學校加強對二級學院和專業教研室的管理,提高實驗實訓室的使用效率,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加強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日常實踐教學與競賽實踐訓練之間的相互影響,解決二者引起的資源沖突,促進雙贏局面。建立技能競賽與專業教學的整合機制,將進一步促進學校專業內涵的建設,逐步實現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技能競賽引領技能教學和管理水平
職業技能競賽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一種測試標準,也是對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一種測試。這有利于提升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職業技能技術。參加技能比賽可讓教師通過強化訓練,教授學生所需的專業技能,讓學生參與比賽。這促使專業教師從實戰出發,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技能運用能力,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職業技能,通過技能競賽賽前集訓和參與整個比賽過程再次強化了自己掌握的職業技能,同時學生技能競賽最后的成績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學校組織大規模的技能競賽,需要從成立競賽工作小組,確定競賽項目,制定競賽方案,發布競賽通知,實施競賽(包括宣傳、報名、培訓、預賽、決賽、頒獎等)到最后總結表彰,每一個細節都付出巨大的努力。這不僅需要各職能部門和學院之間通力配合,還需要部門間教師的密切協作。因此,組織一次技能競賽是有效提升學校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運行機制進行研究,總結出運行機制的要素:競賽機制與專業建設融合,技能競賽需要全體員工參與,重視師資培養,改善實訓條件建設,技能競賽引導技能教學和管理水平等。通過“人—教—訓—改”的互動,對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教學改革起到了引領作用,促進了競賽機制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推動學校各級部門對技能競賽的重視,做到“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吳連香.基于技能大賽的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研究——以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校[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2]陳英杰,劉健等.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工科大學生競賽與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