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晶
【摘 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傳統切開引流、置管引流以及穿刺抽液在乳腺膿腫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4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62例乳腺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穿刺抽液組(甲組)、置管引流組(乙組)和傳統切開組(丙組),每組各有54例患者。對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甲組患者與乙組患者之間的治療總有效率、住院時間無明顯差異,P>0.05;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丙組,P<0.05。結論:與傳統切開引流治療方法相比,置管引流和穿刺抽液方法在乳腺膿腫患者的治療中更具臨床效果,可優先選擇。
【關鍵詞】穿刺抽液;置管引流;傳統切開引流;乳腺膿腫;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02
乳腺膿腫主要是因為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沿著開放乳管入侵引發的,是哺乳期婦女中一種常見疾病,通常在產后3~4周內發病,多發于沒有生育經驗的初產婦[1]。傳統療法是將患者乳腺切開進行膿液引流,但是創傷較大,而且愈合慢,術后極易引發感染;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提高,置管引流和穿刺抽液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文旨在研究傳統切開引流、置管引流以及穿刺抽液3種治療方法在乳腺膿腫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具體報告如下文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4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62例乳腺膿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穿刺抽液組(甲組)、置管引流組(乙組)和傳統切開組(丙組),每組各有54例患者。甲組患者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7.21±5.36)歲;膿腫直徑2.9~9.6cm,平均膿腫直徑(5.11±1.72)cm。乙組患者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7.26±5.31)歲;膿腫直徑3.0~9.7cm,平均膿腫直徑(5.16±1.71)cm。丙組患者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7.29±5.31)歲;膿腫直徑3.1~9.9cm,平均膿腫直徑(5.19±1.68)cm。3組患者病情、年齡等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甲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穿刺抽液進行治療: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對患處消毒;選擇膿腫波動非常明顯的部位進行穿刺,從患者表層皮膚穿刺進逐步穿刺進膿腔內,將膿液吸盡,之后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沖洗膿腔,一直到抽出的膿液恢復清亮為止。在治療結束后間針頭拔出,包扎傷口;持續觀察患處,根據膿液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再次進行穿刺抽液治療[2]。
乙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置管引流進行治療:在手術前利用超聲測量膿腫的長度和位置;患者行局部或全身麻醉,然后在膿腔最低位置做切口,切口長度約為1cm,置入雙腔引流管,先將膿液吸出,然后將引流管連接生理鹽水輸液器對膿腔沖洗,術畢引流管連接負壓引流裝置,置管時間在3~4天左右。患者在治療期間輔以抗感染治療[3]。
丙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傳統開放引流進行治療:手術前測量與乙組相同,將患者麻醉后與膿腔最低處做切口,將膿腔與皮下組織分離,充分將膿腫暴露出來,在吸盡膿液后使用生理鹽水對膿腔加以反復沖洗,最后使用鹽水紗條將膿腔填塞。
1.3 評價標準 對3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和觀察。如果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或病情加重視為無效;患者乳房和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膿液部分引流視為好轉;患者乳房恢復正常,膿液引流完全,臨床癥狀消失視為顯效。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4.0研究和計算本次數據,若P<0.05表示數據之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三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表1數據顯示,甲組患者與乙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無顯著差異,P>0.05;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丙組,P<0.05。
2.2 三組住院時間比較 甲組住院時間為(6.41±1.03)天,乙組住院時間為(6.64±1.28)天,丙組住院時間為(18.97±2.12)天,甲組與乙組住院時間無較大差異,P>0.05;甲組、乙組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丙組,P<0.05。
3 討論
哺乳期婦女優于在哺乳過程中形成傷口但是不自知,導致鏈球菌或葡萄球菌侵入乳腺,造成乳腺發炎,引發乳腺膿腫,患者往往乳房脹痛、疼痛,不能正常哺乳,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4]。臨床中治療治療乳腺膿腫主要是將膿腔內的膿液清除,并輔以抗感染治療;傳統切開引流療法創面比較大,大多為開放性傷口,且愈合時間緩慢,增加了感染發生率;而置管引流和穿刺抽液療法不僅能快速將膿液清除,且創傷小,不會對患者美觀造成影響,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甲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穿刺抽液療法治療,乙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置管引流療法進行治療,丙組乳腺膿腫患者予以傳統開放引流療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甲組和乙組的治療有效率、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丙組,且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與傳統切開引流治療方法相比,置管引流和穿刺抽液方法在乳腺膿腫患者的治療中根據臨床效果,可優先選擇。
參考文獻:
石晶晶,王宗寶,邢志博.全身抗感染治療下給予穿刺沖洗和切開引流兩種術式治療哺乳期乳腺膿腫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1):4993-4995.
仲廣生.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旋切置管引流治療乳腺膿腫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2):1947-1949.
王偉,何濤,王輝坡.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與傳統切開引流方法治療乳腺膿腫的meta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34(06):14-16+22.
趙勤.開窗負壓引流與傳統切開引流治療乳腺膿腫的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8):49-50.
姚育芝,馬宏民,潘玉鴻,龍天柱,李茵.留置針穿刺引流結合乳腺疏通治療在哺乳期乳腺膿腫中的應用[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8,38(02):27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