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從醫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結腸癌患者中選擇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個淋巴結清除數量等指標,也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療效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和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結腸癌;淋巴結
【中圖分類號】R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02
前言:結腸癌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疾病,在社會不斷快速發展的同時,受到人們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改變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結腸癌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1]。從現階段結腸癌臨床治療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的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為了進一步提升結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相關學者提出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這一治療方案,本文針對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結腸癌的臨床療效這一問題展開研究。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參與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按照接受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每組患者均為35例。其中對照組包括17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5~70歲之間,平均(47.51±1.26)歲;觀察組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年齡在36~69歲之間,平均(47.09±1.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上結腸癌診斷標準,同時對本次研究所有內容知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手術治療,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規檢查,同時做好糾正電解質和營養支持等一系列常規治療。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需要給予相關的禁食與禁水干預,并做好胃腸準備工作。(2)在傳統結腸切除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經患者腹直肌位置做一切口,是右側結腸可以充分暴露出來。在橫結腸中斷回腸末端切開系膜,在此基礎上在結腸右側、回腸結與結腸靜脈進行分離,然后將其結扎并切斷。(3)切口患者胃腸結韌帶右側,使橫結腸后端分離出來,然后將閉合節腸系膜與標本進行清除,完成上述操作之后關閉腹腔。
觀察組患者給予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患者采取仰臥位,手術麻醉方式為全麻,手術開始需要在患者右側腹部位置做一切口,整個操作過程嚴格遵循無瘤操作原則。(2)在回結腸末端與橫結腸位置實施結扎,然后將腫瘤置入封閉腔中,并且在兩端位置分別注入30mg/kg的5—FU。(3)分離大網膜,操作遵循由內向外這一基本原則,一直到右端位置停止。完成血管結扎、十二指腸淋巴結合幽門下區的清除工作,在結腸根部位置對系膜實施分支解剖,同時切開側壁腹膜,對筋膜實施逐層剝離操作。(4)展開結腸吻合術治療,對切口進行縫合,切實做好術后藥物輔助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個淋巴結清除數量等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2.0專業的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期間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并且將P<0.05作為判斷組間差異是否有統計學意義的依據。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7.14%,遠遠高于對照組的85.71%(P<0.05)。
2.2 兩組患者各項治療指標變化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用時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而淋巴結清除數量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結腸癌是一種多發于患者結腸粘膜上皮位置的惡性疾病,在男性人群中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腸癌疾病的早期癥狀表現不是十分明顯,因此不易被察覺,普遍具有發病緩慢、病情察覺困難等一系列特征。現階段對于結腸癌的治療大多以手術方式為主,為了進一步強化結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降低相關風險事件發生率,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方式逐漸成為治療結腸癌的重要措施之一[2]。通過對本次研究結果的分析,可以發現接受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手術耗時與術中出血量分別為(68.25±4.25)和(74.14±2.36),與對照組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與此同時,通過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和淋巴結清除數量兩項指標的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率與淋巴結清除數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進一步表明了結腸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的效果顯著,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在結腸癌患者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因此應該在提高對這種治療方式重視程度基礎上,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實現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的作用最大化。
綜上所述,在結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應該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方案。同時,在手術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干預,不僅可以有效縮短手術用時,在改善患者預后、減少術中出血量以及增加淋巴結清除數量等方面,也同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俆晉,李強.結腸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24):1-3.
周昱,商瑩,廉奇鑫.結腸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8,35(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