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珍
【摘 要】目的:分析黃地丹解毒湯含漱治療糖尿病牙周炎患者。方法:選取于2017年3月- 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病患100例為研究對象,以實際就診的順序為主,將病患平均分成兩組,每組均50例。干預組實施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常規組則為常規療法。分析兩組效果。結果:與常規組相比,干預組病病患在治療后的AL、PD、TM、PLI牙周各項臨床指標評分,臨床療效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對于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病患,實施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能改善病患牙周各項臨床指標,提升臨床療效,有助于病患早日疾病轉歸。
【關鍵詞】黃地丹;解毒湯;含漱治療;糖尿病;牙周炎
【中圖分類號】R781.0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為了分析針對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臨床應用價值,本次臨床觀察實驗研究選取于2017年3月- 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病患100例為研究對象,針對一些病患實施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以下為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的結果:
1 一般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2017年3月- 2018年4月本院所收治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病患100例為研究對象:干預組,男病患為29例,女病患為21例,年齡區間為:47-71歲,平均的年齡即為:(48.55±2.33)歲;常規組中,男性病患27例,女病患23例。年齡區間為:48-73歲,平均年齡:(49.33±2.66)歲;病患與家屬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試驗,均簽署知情的同意書。兩組病患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基本意義,具有著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療法:牙周的常規治療及潔牙處理,將病患牙結石、牙菌斑清除掉,取3%濃度雙氧水及生理鹽水,對病患牙周做反復沖洗,取適量碘甘油涂布病患牙周部位;干預組,則在常規療法基礎上實施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每日3次借助黃地丹解毒湯進行漱口治療;兩組病患均持續6個月的治療后,觀察療效情況。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病患在治療前后的牙周各項臨床指標評分情況。(2)對比兩組病患的臨床療效指標評分情況。
1.4 療效評定指標 AL、PD、TM、PLI牙周各項臨床指標評分:評分越低則表明牙周狀況越好,效果越佳;臨床療效指標評分:(1)有效。病患在經過治療后,患牙咀嚼功能已完全恢復至正常功能狀態,根尖及其周邊組織并未有病變及炎癥反應出現;(2)顯效。病患在經過治療后,患牙咀嚼功能已有逐漸恢復至正常功能狀態的跡象,根尖及其周邊組織的病變及炎癥反應癥狀不明顯;(3)無效。病患在接受治療之后,患牙咀嚼功能并未有好轉跡象,根尖及其周邊組織的病變及炎癥反應較為嚴重。有效+顯效=總有效率(%)
1.5 統計法 本次實驗所用系統軟件為專業的spss20.0統計學系統軟件。資料計數檢驗分析法為,計量資料檢驗計算法為t值檢驗法。若P<0.05,則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的差異性。
2 研究結果
2.1 兩組病患在治療前后的牙周各項臨床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對比可以得出,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病患在治療后的AL、PD、TM、PLI牙周各項臨床指標評分,均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
2.2 兩組病患的臨床療效指標評分情況
通過對兩組的數據做出對比足可表明,相對于常規組,干預組病患的臨床療效指標評分,略占一定臨床優勢,組間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
3 討論
伴隨著糖尿病人病發牙周炎疾病幾率逐漸提升,糖尿病性的牙周炎實際病發幾率也呈逐年遞增的變化發展趨勢,為能夠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性的牙周炎,越來越多的臨床專家紛紛加入到糖尿病伴有牙周炎疾病治療的研究隊伍中[1]-[2]。目前,在臨床上對于糖尿病及牙周炎關聯性,一直以來均是重點研究課題,但尚未有較為明確的解釋。這主要是因為被研究對象糖尿病實際病情與糖尿病實際控制條件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性,牙周診斷各項臨床指標也往往無法統一。而在臨床上普遍認為糖尿病自身并不是牙周炎疾病病發的誘因,患有糖尿病的病患病發牙周炎主要因素,往往是因糖尿病人自身機體免疫力較低,尤其是針對牙周局部的刺激因素具有較低抵抗能力,導致牙槽骨吸收速度較快,牙周組織愈合速度相對較為緩慢,以至于經常會有牙周膿腫癥狀出現。部分臨床報道中明確指出,相比較未患有糖尿病的病患,未得到控制的一些糖尿病病患,牙周疾病病發幾率較高,而已被控制的相應糖尿病病患,其牙周組織疾病發生幾率較低,即便是病發了牙周炎,經過短時間治療后,牙周組織也能夠得以恢復[3]-[4]。那么,在臨床上針對于糖尿病性的牙周炎,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治療效果并不突出。相關臨床報道指出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對于糖尿病性的牙周炎略有奇效,它以中醫辨證學為理論基礎,采用丹皮、生地、黃芩、黃連、大黃等中藥材,具有清熱消炎之藥理作用,能改善病患牙周環境,抑制細菌繁殖,逐漸成為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臨床治療研究的新靶點。通過本次臨床觀察研究發現,與常規療法相比,實施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一組病患,在治療后的AL、PD、TM、PLI牙周各項臨床指標及臨床療效指標評分,均占據臨床優勢。由此便可表明,對于糖尿病與牙周炎合并癥臨床治療,黃地丹解毒湯臨床含漱療法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姜輝, 易志宏, 陳婉婷. 黃地丹解毒湯含漱治療糖尿病牙周炎患者78例[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4, 21(6):697-698.
李立芳, 張勇. 糖尿病與牙周炎治療效果的相互影響[J].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2015(4):248-250.
陸標明, 夏換蘭, 陳漢禮. 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療效觀察[J]. 世界中醫藥, 2014(5):571-573.
李金華. 中醫辨證治療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療效觀察[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7(07):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