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蕊 牛繼娜 劉強
【摘 要】目的:討論臨床對老年重癥腦出血病人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意義。方法:隨機抽選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癥腦出血患者,依照病床單雙號分為兩組。對照組(n=40)應用基礎護理干預,研究組(n=40)應用優質護理干預。評價及對比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并發癥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并發癥率明顯下降(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對老年重癥腦出血病人應用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且并發癥少,安全性較高,可取得更多患者的滿意。
【關鍵詞】老年重癥腦出血;優質護理;神經功能缺損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老年重癥腦出血是一種較為多見的神經科疾病,多因非外傷性實質內血管破裂而導致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的特征,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構成重大威脅[1]。因此,搶救及時,治療充分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致殘與臨床死亡風險。在目前臨床中主要是采用綜合治療方案,但為了提高療效,有必要加強護理干預,延續治療[2]?;A護理模式缺乏一定全面性、規范性,而優質護理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可提高療效與預后。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討論臨床對老年重癥腦出血病人應用優質護理的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癥腦出血患者,依照病床單雙號分為兩組。對照組(n=40)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60-82歲,平均(71.06±4.11)歲;研究組(n=40)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60-81歲,平均(71.48±4.25)歲。兩組的基線資料通過統計學計算結果得出P>0.05,可作對比討論與分析。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n=40)應用基礎護理干預,研究組(n=40)應用優質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疏導。由于重癥腦出血疾病伴有嘔吐、頭痛、昏迷、嗜睡等臨床癥狀,絕多數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煩悶等負性心理狀態,再加上老年患者心理承受力較脆弱,對疾病充滿了恐慌感,不利于治療。因此,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積極消除其思想顧慮;多給予陪伴、關懷與鼓勵,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表示理解。同時,還需向患者及其親屬介紹有關重癥腦出血的醫學知識,為其解答疑惑。(2)病房環境護理。為患者創造舒適、整潔的環境,合理調節病房內溫濕度,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清新。由于患者的自身抵抗能力較若,因此則應當每天按時做好紫外線消毒處理工作。(3)加強病情監護。醫院可建立一個搶救小分隊,嚴格遵守所制定的24h特護制度,嚴密監測患者的體溫、心率、呼吸頻率、血壓、脈搏、神志等各項生命體征,以便于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現象。(4)飲食指導。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與愛好,并根據其病情狀況科學制定飲食計劃。告知患者多攝入粗纖維、高蛋白等食物,鼓勵其戒煙戒酒,囑患者注意多休息,確保優質的睡眠質量,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飲食與作息習慣。(5)預防并發癥。在長時間臥床休息中,容易出現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幫助其翻身,適當按摩下肢;確?;颊吆粑罆惩?,做好口腔衛生護理,觀察其尿量。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同步記錄兩組的①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量表);②并發癥情況,包括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③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采取百分制。甲級滿意:90分及以上;乙級滿意:60-89分;不滿意:59分及以下。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21.0軟件分析,t檢驗與c2檢驗,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兩組在護理前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的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檢驗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腦出血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腦部疾病,其主要因患者顱內血管畸形、高血壓以及腦動脈粥樣硬化而引發的,其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最高。重癥腦出血發病之后因為患者腦部供血出現障礙,使得腦部產生缺氧的癥狀,長期的缺氧將會使得局部腦神經出現永久性損傷的情況,最后造成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3]。腦出血病情發展快速,有著復雜的臨床癥狀,再加上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患者在患上腦出血之后使得其生活質量嚴重降低。
優質護理作為一種新型醫學護理模式,主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根據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制定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優質性的護理方案[4]。在本次研究中,將心理疏導、病房環境護理、加強病情監護、飲食指導、預防并發癥等對策貫穿于優質護理干預全程中,一方面可通過加強心理護理與病房環境護理,緩解或解除老年患者的負性情緒,使其保持輕松、樂觀的心態,提高對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另一方面加強病情監護,可有效避免因出現異常現象而對生命直接造成威脅,確保了搶救的有效性;另外在飲食方面加強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體質狀況,增強免疫力與抵抗力,有利于促進病情好轉[5]。預防并發癥,可避免出現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等,提高了整體療效與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表明,研究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優質護理可有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并發癥率明顯下降,提示應用優質護理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引發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應用優質護理可讓更多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滿意,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與依賴感。
綜上所述,臨床對老年重癥腦出血病人應用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且并發癥少,安全性較高,可取得更多患者的滿意。
參考文獻
.劉潔, 連平. 優質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17):90-91.
.徐慧紅, 俞洪波. 優質護理干預對重癥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監測與評估、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30):72-75.
.王秀娥. 優質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療效及神經功能評價[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25):259-260.
.優質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181-182.
.朱玉紅. 探討優質護理結合預見性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