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劉瑜萍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針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方法: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心理護理、病情監測、用藥護理、健康宣教、飲食指導、休息活動、預防疾病等精心的臨床護理干預,觀察其效果。 結果:60例患者經護理干預后,抗病毒治療效果良好,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100%。結論: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時,心理干預、實施精心、細致的臨床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病情的穩定。在治療過程中,病人的依從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可在臨床中大面積的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心理干預;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3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經血液或血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及性接觸傳播,以肝臟炎癥壞死和纖維化為主的疾病,是我國常見的傳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與其他科室患者相比,具有疾病治療的特殊性。在治療過程中要按醫囑定期監測生化指標,抗病毒治療口服藥物嚴格遵照說明書要求,需要患者具有良好的依從性。因此,不僅需要針對患者開展疾病護理,還要針對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進行心理干預。這就對護理人員提出較高的要求,強調藥物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不僅可促使護患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也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的途徑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治療藥物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0例,年齡39~76歲,平均(56.75±9.24)歲;所有患者均經相關檢查后確診病毒性乙型肝炎5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例。
1.2 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陽性超過6個月,現HBsAg和HBV DNA 仍為陽性者,可診斷為慢性HBV感染[1]。
1.3 護理方法
1.3.1 心理護理 患者由于病情因素,需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會出現焦慮,喪失信心,部分依從或完全不依從等不良心理狀況,護理人員真誠耐心與之溝通,強調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增強自信,為其舉例一些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同時護理人員要加強醫患溝通,以及與家屬加強溝通,促進家庭對患者的支持、鼓勵,進而提高患者治療信心[2]。重點強調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用藥前詳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最好讀3遍。了解藥物注意事項,每日按時按點口服藥物,保證藥物在體內的血藥濃度,讓藥物在體內發揮最佳的藥效。
1.3.2 病情監測 護理人員強調按醫囑定期隨訪的重要性,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確定抗病毒治療方案后,需要注意檢查患者的治療應答和不良反應,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及時處理和調整。告知患者整理檢查檢驗報告單,保存完好,可以與下次檢驗報告進行比對,作為監測抗病毒治療效果的依據。
1.3.3 用藥護理 患者選擇抗病毒治療前,必須完善疾病相關檢插,選擇適合的抗病毒指導方案[3]。在患者就診時,自認為經常吃護肝藥可以保護肝臟,或認為吃一些保健品可以增強免疫力,但是患者的檢驗結果證明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所以強調患者不可濫用藥物,以免加重肝臟損傷。
1.3.4 健康宣教 慢性乙肝在用藥期間也可以發作,誘因為過度勞累、熬夜、酗酒、不合理用藥等。研究表明:直立體位時肝臟血流量減少40%,平臥時肝臟供血較豐富。應生活規律,勞逸結合,注意充足的睡眠,熬夜和過度疲勞不利于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4]。病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食具、剃須刀應專用,防止血液、唾液傳播。
1.3.5 飲食指導 乙肝病人的基本飲食要求是通過平衡的飲食結構進行調養,改善肝臟營養,調節免疫功能,解除某些癥狀。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纖維素,有助于促進消化功能。少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暴飲暴食對肝臟、胃腸功能都不利,每餐吃到八分飽為宜。
1.3.6 休息活動 慢性肝炎非活動期,可以選擇散步、游泳、打太極、練瑜伽等項目。慢性肝炎活動期,應減少體力消耗,降低肝臟負荷,增加肝臟血流量是治療的關鍵[5]。進入恢復期,休息原則應是動靜結合,適當運動,以不疲勞為度。
1.3.7 預防疾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預防重于治療,是可以預防的。告知患者家屬應監測乙肝表面抗體數值,根據數值判斷是否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向高危人群宣傳乙肝接種疫苗的知識,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險減少到最低限度。
2 結果
該文研究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經由心理干預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護理措施后,患者的依從性顯著提高,無并發癥發生,控制率100%,用藥效果良好。
3 討論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目標,即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將病毒DNA水平維持在檢測限以下。對于慢性乙肝各國的治療指南,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減少炎癥、減少纖維化、減少肝硬化、肝癌,延長生存期。該研究經細致、精心的護理干預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無并發癥發生,說明臨床護理對其病情穩定的重要性。經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加強患者對疾病認知度,提高治療信心,促進患者認識到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經病情監測及用藥護理,提高患者用藥安全性和治療效果。
總之,針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實施精心、細致的臨床護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穩定,提高用藥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魏來. 內科學感染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10-18.
陳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體會[J].西南軍醫,2010,12(05):1026-1027.
劉靜.健康教育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4):11+13.
曾婉輝.慢性病毒性肝炎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J].護理學報,2010,17(22):76-77.
黃元成.肝炎病人的休息和飲食療法[J].《中國農村醫學》,199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