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華 周立芝 郭寶佳 王彥坤 李麗 李建君 尹夢迪 王乃鑫
【摘 要】目的:分析“一病一品”在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取乳甲科乳腺癌確診者78例,依病床號分觀察、對照組。對照組行圍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行“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對比兩組住院情況差異。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及引流管留置時間短于對照組,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結論:“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用于乳腺癌臨床,可縮短患者住院周期。
【關鍵詞】一病一品;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引言:
“一病一品”是指一種疾病要有一套具有專科特色的護理品質。故“一病一品”護理模式可依照疾病特點及患者個性化心理需求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喬嬌嬌表示,“一病一品”護理模式可體現優質護理理念[1]。但該護理又區別于優質護理,增添了疾病特色元素。乳腺癌患者需行手術治療,此間多以圍術期護理關注患者臨床。但常規圍術期護理下患者心理壓力過大,身體機能恢復不佳,住院時間長。“一病一品”護理模式為當下新興護理模式,廣受好評。故本文就“一病一品”護理理念用于乳腺癌圍術期臨床,觀其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本院乳甲科乳腺癌患者78例,經病床單雙號分組,各39例。對照組年齡25-67(46.1±21.3)歲,術式分型:BSC+SLNB11例,BCS+ALND8例,Mastecomy+SLNB13例,Mastecomy+ALND7例;觀察組年齡23-65(46.9±21.7)歲,術式分型:BSC+SLNB14例,BCS+ALND11例,Mastecomy+SLNB9例,Mastecomy+ALND6例。所有患者均為女性。組間年齡、體質量等基線資料具可比性,P>0.05。(1)納入標準:年齡>18歲;經病理診斷為乳腺癌;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2)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臟器衰竭;遠端轉移、復發;生命周期<30d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圍術期護理。術前為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項及術前準備。指導患者簽署手術告知書。術中嚴密監控患者生命指征。術后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術后每隔一月行隨訪護理。觀察組予“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第一,建立“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小組。人員調配由護士長全權負責,選取N3護士3名,N2護士2名,N0-N1護士1名,醫生2名組成。結合科室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情況及疾病心理制定護理計劃,經最終修訂推行。第二,入院護理。護理人員可為患者介紹周圍環境及主治醫師。帶患者入院穩定后評估患者身體情況、基礎病癥及藥物禁忌。調查患者婚育史、乳房腫塊、乳房外形、家族史等基本信息。評估患者不良情緒、心理壓力、心肺功能、血糖血壓、營養狀況,將獲取信息告知醫生。為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第三,術前護理。詳細告知患者手術及麻醉注意事項。術前6h禁食禁水。術前為手術室護士創設與患者溝通交流機會。若患者術前過于緊張影響睡眠可予鎮定藥物。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叮囑患者家屬安撫患者情緒。積極與醫生溝通確定手術時間。術前加強查房護理,時刻關注患者動向。查房經由責任護士帶隊,如遇異常及時與主治醫生聯系。第四,術中護理。術中檢測患者生命體征。若患者術中體溫過低可予保暖護理。輔助巡回護士保持手術室外安靜。患者推出手術室后可輔助患者家屬完成人員轉運。第五,術后護理。術后于患者各項指標平穩后取半臥位引流。評估患者脫管危險系數并完善防脫護理。術后保證引流管通暢,牢固固定引流管,加強引流教育。護理人員需每小時按壓引流管,并完善引流液量、顏色及性質相關記錄。若遇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者可于術后48h行早期功能鍛煉。若術后見不良事項可予對癥護理。如:若術后便秘可予通便藥物治療;若術后疼痛劇烈可予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止痛。保持患者口腔、皮膚清潔。囑患者術后6h內進食清淡易消化軟食。術后由護士長帶領責任護士巡房,每日檢查交接班記錄。責任護士負責患者家屬溝通及人員安撫。第六,出院護理。待患者出院前告知其用藥禁忌及復診時間。留取患者有效電話號碼,待出院后定期隨訪。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住院時間及引流管留置時間差異[2]。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經“”表示,組間對比經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0.3±5.7)d、引流管留置時間為(5.7±3.1)d,均比對照組時間長,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一病一品”護理干預可經醫護人員攜手完成病情監測、治療、護理[3]。乳腺癌根治術后常需為患者皮瓣下放置引流管、連接負壓球,方可吸出殘留積液,促皮膚緊貼胸腔,皮瓣愈合。若引流不暢將嚴重影響引流效果,延緩引流管留置時間,增加患者住院時間。常規護理之下經引流規范化操作及護理,相關人員定期觀察引流顏色,引流性質等,較少關注引流效率。而文中提及“一病一品”護理干預加強了術后引流管的護理關注,經固定引流管,加強引流教育,每小時擠壓引流管可保證引流通暢,良好引流。故經本次“一病一品”護理干預后患者住院時間及引流管留置時間縮短。且在此基礎上,術前經由責任護士查房,術后由護士長查房,完善交接班記錄監管等措施,充分加強了護理監護。同期該護理模式增加了醫護交流,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醫護聯合保障,可見良好臨床效果。故本次“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模式效果好于常規護理,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一病一品”圍術期護理模式用于乳腺癌患者,可保證患者身體機能穩定,達盡快撤管及及早出院之效。
參考資料
喬嬌嬌, 黃冬梅, 王小燕. “一病一品”在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國外醫學·衛生經濟分冊, 2018, 1(2):82-85.
"一病一品"項目在胰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7, 23(2):166-170.
楊艷. “一病一品”項目在胰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 2018(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