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靜
【摘 要】目的:觀察整體護理模式在白血病病人化療期感染防控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定本院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70例,對全部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選取時段確定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分組原則以護理方式差異性為主,分對照組(35例,常規護理)、試驗組(35例,整體護理),比較感染發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試驗組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發生率5.71%、2.86%、5.71%、2.86%均較對照組22.86%、17.14%、25.71%、20.00%低,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4.29%較對照組77.14%高,P<0.05,符合統計學差異評估標準。結論:在白血病患者化療期感染控制中,整體護理模式優勢顯著,可有效抑制感染發生,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白血病;化療期;整體護理模式;感染防控
【中圖分類號】R73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白血病為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患者體內聚集大量白血病細胞,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化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病情,是常見治療手段,但化療藥物具有明顯毒副作用,嚴重影響患者預后質量,尤其化療會引發免疫功能低下和骨髓抑制情況,患者在化療期易出現感染情況,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放寬感染尤為關鍵[1]。其中整體護理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指導,保證護理工作有序開展,利于感染控制,具有較高的推廣作用。鑒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對整體護理對白血病化療期感染預防效果進行探究,做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本院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70例,選取時段確定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分組原則以護理方式差異性為主,分對照組(例數=35)、試驗組(例數=35)。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8-58歲,平均(38.23±3.21)歲,病程3-31個月,平均(17.41±2.81)個月;試驗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7-58歲,平均(37.81±3.09)歲,病程4-31個月,平均(17.87±2.6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組間存在差異,但P>0.05,不符合統計學差異評估標準,可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監測患者病情恢復情況,做好化療指導工作,密切關注患者化療效果,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生;試驗組給予整體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友好交流,評估患者情緒狀態,告知患者情緒對病情恢復的影響,強化患者情緒控制意識,同時與患者共同制定情緒矯正方案,增強患者參與感,叮囑家屬積極配合治療,與患者交流,分享有趣經歷,為患者創建良好家庭支持體系;感染防控,制定整體感染控制方案,重點預防呼吸道、胃腸道、口腔和肛周感染情況,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及咳痰訓練,每日定時漱口,同時規范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入量,提高機體免疫力,此外做好肛周清潔工作,排便后擦洗,同時每天配合提肛訓練10-15次。
1.3 觀察指標 感染發生率,具體部位:呼吸道、胃腸道、口腔、肛周;滿意度比較,使用《化療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我院自制),包括:服務態度、環境、宣教情況和感染控制等,0-30分評分,以得分評估滿意情況,0-10分為不滿意,11-20分為滿意,21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度為后兩者占比之和[2]。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使用SPSS24.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表示形式為[n/(%)],通過分析 值進行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差異評估標準。
2結果
2.1 感染發生率 試驗組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占比5.71%,對照組呼吸道感染患者8例,占比22.86%,試驗組較低, =4.200,P=0.040;試驗組胃腸道感染患者1例,占比2.86%,對照組6例,占比17.14%,試驗組較低, =3.968,P=0.046;試驗組口腔感染患者2例,占比5.71%,對照組9例,占比25.71%,試驗組較低, =5.285,P=0.022;試驗組肛周感染患者1例,占比2.86%,對照組7例,占比20.00%,試驗組較低, =5.081,P=0.024。
2.2 滿意度 試驗組非常滿意患者19例,滿意14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4.29%,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滿意11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為77.14%,試驗組滿意度較高, =4.200,P=0.040。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發展,白血病治愈率不斷提升,其中化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促進疾病恢復,改善患者身體狀況,但是化療藥物對患者影響較大,導致患者免疫功能減退,化療期間感染發生率較高,因此在保證患者化療順利進行的同時,應注重感染防控工作,降低感染發生率,切實改善患者生存質量[3-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感染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提示整體護理利于控制感染,確保患者安全,具體原因分析如下:整體護理是一種科學護理干預模式,基于“生理-心理-社會功能”訴求提出,在關注患者病情恢復的同時,注重人性化關懷,通過采取系統且規范護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促進其疾病恢復[5]。針對白血病化療期患者,整體護理開展以全方位感染預防為主,通過對呼吸道、胃腸道、口腔及肛周等進行針對性護理,抑制感染發生,同時增加蛋白質攝入量,提高患者免疫力,從根本上降低感染發生率,此外護理人員還重視心理疏導,讓患者明確良好情緒狀態重要性,參與到矯正工作中,并創建家庭支持體系,進而改善患者機體狀態,利于感染預防與控制。
綜上,在白血病患者化療期感染控制中,整體護理模式優勢顯著,可有效抑制感染發生,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徐琳潔, 陳蓉, 過云琳,等. 整體護理對白血病化療患者惡心嘔吐、負性情緒及社會支持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2):1351-1354.
蘇美顏. 不同護理方法預防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感染發生的效果比較[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6,23(7):864-867.
田金滿 , 丹海永 , 史楠 ,等. 循證護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感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28(2):295-297,308.
陳雁, 宋斌. 循證護理干預對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和免疫系統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22(8):24-27.
鄭志剛, 白艷玲. 急性白血病患者圍化療期醫院感染情況調查與分析[J]. 人民軍醫, 2017,68(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