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張建飛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臨床路徑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內分泌科100 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健康教育的模式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結果:⑴進行健康教育后,實驗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評分和糖尿病健康知識測試問卷評分均為好,對照組評分均為一般(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⑵進行健康教育后,實驗組糖化血紅蛋白、血糖(空腹和餐后2h)等指標均較對照組有更多下降(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強了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認識,并且起到了實質性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護理臨床路徑;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己成為全球性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1]。本研究以我院內分泌科100 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護理臨床路徑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鑒。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內分泌科100 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健康教育的模式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41~72歲,平均(58.22±6.23)歲。實驗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40~75歲,平均(58.42±6.32)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指導,即入院時由接診護士對其進行住院環境、管床醫生、責任護士、病區環境、醫院作息時間及呼叫器使用等情況的介紹。住院期間由責任護士利用巡視等時間隨機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等基本知識、飲食、運動、藥物、胰島素注射治療、并發癥、血糖監測方法及日常自我護理知識,以講解和示范為主。同時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手冊,幫助患者閱讀學習。
1.2.2 實驗組 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及健康教育。
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初步編制糖尿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人員版及患者版,經過專家咨詢、效度檢測及臨床預實驗確定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征得領導及同事的支持,成立糖尿病治療專科小組,對護士進行正規培訓。
護理人員根據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進行連續、動態、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入院當天,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解釋臨床護理路徑的有關內容、優勢和作用,取得患者的合作。責任護士每日根據臨床護理路徑表上的指示內容,按照患者需求同時結合其一般情況如文化層次、年齡、經濟狀況、對疾病重視程度等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及護理。在臨床護理路徑表上對已執行的內容打“V”,對沒有執行的內容打“X”并進行分析記錄。第二天對前一天宣教的內容進行評估,分為0、1、2、3四個等級,等級越高,掌握程度越好,要求宣教到2分以上,對沒有達標的繼續宣教,直到達標。評價到患者出院時,結束臨床護理路徑登記,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在此期間,護士長每周進行一次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情況檢查。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
2結果
2.1 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評分
結果顯示,進行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評分都是差(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行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的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評分為好,對照組評分為一般(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健康知識測試問卷評分
結果顯示,進行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識測試問卷評分都是差(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行健康教育后,兩組患者的評分均有所提高,但實驗組評分為好,對照組評分為一般(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教育之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
結果顯示,進行健康教育后,實驗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空腹、餐后2h)較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糖尿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是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而制訂的住院期間教育路線圖,由具體的教育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效果評價、教育者簽名等組成[3]。護理路徑實現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具體化,貫穿于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所有環節,使護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常規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護理計劃由護士個人制訂,缺乏標準化流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采用臨床護理路徑之后,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評分和糖尿病健康知識測試問卷評分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均P<0.05),且均到達“好”的級別,證明糖尿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有效地實現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加強了對糖尿病知識的認識。
臨床護理路徑包括入院指導、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教育、出院計劃等一系列內容[14],有效的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要求患者能夠主動參與到所有的護理計劃中來,除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外,還需積極配合醫護、積極配合治療、嚴格飲食、用藥、健康的生活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控制血糖、控制各項不良的體檢指標,確保教育的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實驗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空腹與餐后2h)均較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體重、BMI、腰圍/臀圍和血壓等體檢指標也較對照組降低更多(P<0.05),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起到了實質性的效果。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強了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認識,并且起到了實質性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包玉倩. 關注糖尿病的流行特征 提高防治成效[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5, 31(10):843-845.
劉緯華, 劉迎春, 張祁,等. 臨床護理路徑研究現狀與進展[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18):41-42.
王英萍. 標準化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19):2269-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