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繼紅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外科手術伴糖尿病病患的護理臨床效果。方法:從2016.1月~2018.1月來我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并伴有糖尿病病患當中,根據盲選的方法選擇7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護理的方法和平均分組的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常規組采用常規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而研究組則采用綜合加強護理的方法進行干預,對比兩組空腹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結果:經過護理之后,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的下降水平要優于常規組;研究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比較高,而在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上,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比較高(P<0.05)。結論:對外科手術伴糖尿病病患進行綜合加強護理,護理效果較好,能夠有效緩解病患的血糖情況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外科手術;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糖尿病病患由于受到自身病情的影響,雖然該病癥不屬于外科手術的禁忌癥,但是會影響病患對手術的耐受性[1]。在完成手術之后對病患的血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如果是在血糖控制條件不佳的情況下進行手術,會增加手術的危險性和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2]。針對這些問題,在臨床上需要采用相關的護理方法來對外科手術伴糖尿病病患進行護理干預,本文就此進行了研究,現得出的相關結果如下所示。
1 資料和方法
1.1 病患資料 從2016.1月~2018.1月來我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并伴有糖尿病病患當中,根據盲選的方法選擇7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護理的方法和平均分組的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研究組中男性病患例數為20例,女性病患例數為15例,年齡段為54歲~70歲,平均數值為(58±2.5)歲;常規組中男性病患例數為21例,女性病患例數為14例,年齡段為54歲~71歲,平均數值為(58.5±2.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常規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對病患的臨床指標進行監控,并使用降血糖的藥物來緩解病患的病情。而研究組則采用綜合加強護理的方法來進行護理干預,具體為(1)進行心理方面的護理。病患在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會因為自身糖尿病的病情情況而產生擔憂的心理,害怕在手術的過程中會發生意外或者導致不良的后果。在手術之后由于受到自身傷口疼痛的影響,也會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的情緒,這樣會對預后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并影響對血糖的控制。因此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對病患進行心理上的安慰和輔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對有關手術和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打消病患不安的情緒。對于手術后出現的傷口疼痛情況,可以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幫助病患緩解疼痛,對于疼痛現象嚴重的病患,則可以使用止痛的藥物來對病患進行治療。(2)飲食方面的護理。對于伴隨有糖尿病的病患,在手術后的護理上,要對飲食進行合理的安排。護理人員要根據病患的具體情況來制定食譜,讓病患多進食低糖分、低脂肪的食物,避免因為飲食問題而導致血糖升高,盡量進行清淡的飲食。同時護理人員要提醒病患戒煙戒酒,按時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3)用藥的護理。在用藥方面,護理人員要根據醫生的囑咐指導病患進行用藥,使用降血糖的藥物來調控病患的血糖水平,對病患講解藥物的服用劑量和方法,提高用藥的安全性。(4)感染方面的護理。糖尿病病患由于自身身體抵抗能力較差,并且如果在手術后操作不當,容易引發切口感染。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定時對病患的切口進行清理,防止因為細菌的滋生而發生感染。同時使用抗感染的藥物對病患進行治療,預防感染的發生。對于已經出現感染現象的病患,則需要及時進行清創處理,防止感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空腹血糖水平、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的處理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計量資料表示為(),計數資料表示為%,兩組一般資料對比,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空腹血糖水平數值對比 在進行治療護理前,兩組空腹血糖水平數據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治療護理后,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為(7.11±0.9)mmol/L,常規組空腹血糖水平為(8.79±1.1)mmol/L,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2.2 兩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對比 研究組對護理表示非常滿意的例數為20例,對護理表示滿意的例數為13例,總體的滿意程度為94.3%;常規組對護理表示非常滿意的例數為17例,對護理表示滿意的例數為12例,總體滿意程度為82.6%。通過對比發現,兩組之間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對比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的例數為2例,發生的概率為5.7%;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的例數為5例,發生的概率為14.3%。通過對比發現,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比較低(P<0.05)。
3 討論
糖尿病病患由于受到自身病情的影響,其對手術的耐受性會比較差,因此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有關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配合,才能為病患提供更好的預后服務[3]。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使用的護理干預方式為綜合加強護理,屬于一種較為全面的護理干預模式,能夠從心理、用藥、飲食以及感染等方面為病患提供全面性的護理服務。本文通過研究對比發現,經過護理之后,研究組空腹血糖水平的下降水平要優于常規組;研究組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比較高,而在不良反應的發生概率上,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比較高(P<0.05)。
綜上所述,對外科手術伴糖尿病病患進行綜合加強護理,護理效果較好,能夠有效緩解病患的血糖情況并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江麗榕.圍術期護理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肝膽外科手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0):154-155.
喬小麗,李玲.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5):179-180.
單明娣.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護理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5(0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