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李合章
【摘 要】目的:分別觀察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老年急性腸梗阻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3~2018.2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A、B組,分別給予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B組治療顯效率為76.0%,高于A組60.0%(P<0.05),但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無明顯差異(P>0.05);B組治療期間主要指標優于A組(P<0.05)。結論:與藥物等保守治療效果相比,外科手術用于老年急性腸梗阻,療效更理想,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腸梗阻;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7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腸梗阻是因為腸內容物無法順利向遠側運行,而產生的多種癥狀與病理生理變化,是外科常見急腹癥之一,病因多樣復雜、病情變化快速,臨床診治難度相對較大。特別是針對老年急性急性腸梗阻老年患者而言,其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若不能及時接受有效治療,可誘發多種嚴重疾病,死亡率較高[1]。目前臨床針對老年急性腸梗阻的治療,以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為主,本文對比以上兩種療法的療效,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50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在2017.3~2018.2期間就診,臨床癥狀以腹部脹痛、惡心嘔吐等為主,體格檢查發現腹部包塊、腸鳴音亢進,經X線、CT檢查與實驗室檢查確診,且符合疾病臨床相關診斷標準,患者或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主參與,分為A、B兩組,每組各25例,A組男女構成比為19:6,年齡61~77歲;B組男女構成比為5:1,年齡60~79歲。A、B兩組患者以上資料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A組:本組患者病情相對較輕,擬定給予保守治療,主要措施:①禁飲禁食;②糾正水、電解質或酸堿失衡;③常規胃腸減壓;④腸外營養支持;⑤予以抗生素,以減輕胃腸道感染;⑥結合患者疼痛嚴重程度,給予阿托品等鎮痛類藥物。治療期間,嚴格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針對由糞塊阻塞造成急性腸梗阻者,建議給予灌腸療法。經以上保守治療48h后癥狀無緩解者,建議轉為手術治療。
1.2.2 B組:患者入院后探明梗阻誘發原因,結合發病原因及患者手術耐受情況,給予不同術式治療。①由腸粘連造成梗阻者,建議給予粘連松解術或切除吻合術;②由腫瘤所誘發的梗阻者,可采用腫瘤根治術、姑息性切除術或Hartmann術;③由結石所誘發的梗阻,建議實施取石術。本組患者在關閉腹腔前均需用大量生理鹽水灌洗腹腔、安置1~2根乳膠管進行腹腔引流。
1.3 療效評價標準 ①顯效:體格檢查發現腹部無壓痛、反跳痛、腹部包塊等,腸鳴音正常,胃腸道反應消失,術后肛門排氣無異常、腹部影像學檢查結果提示正常。②有效:和治療前相比,治療后癥狀與體征均有所緩解,輔助檢查結果基本正常;③無效:不符合以上評價標準??傆行?(總數-無效人數)/總數×100%。同時分別記錄兩組患者主要指標(臥床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與出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軟件包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用 計算,計數資料用 計算,差異檢測標準:P=0.05。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治療后,B組總有效率為92.0%,與A組88.0%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但B組顯效率高于A組(P<0.05)。
2.2 主要治療指標檢測情況比較 B組臥床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與出院時間均短于A組,均有較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有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最近幾年中國人老年腸梗阻的發病率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對老年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明顯影響,且老年人合并慢性疾病的概率相對較大,這進一步增加了疾病治療難度。腸粘連、腹部疝、糞石堵塞與腫瘤是誘發急性腸梗阻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腫瘤最為多見。
當下,臨床針對急性腸梗阻的治療有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之分。通常針對病情相對較輕微的患者,多建議采用保守治療,但該治療方法在根除腸梗阻與優化患者預后方面不占優勢,治療周期與住院時間較為漫長,增加了患者經濟壓力。手術治療能夠有效解除梗阻病因,但術后可能誘發腸壞死等嚴重并發癥。故此,臨床針對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應結合腸梗阻的原因、性質與患者實況,謹慎選擇治療方案,對于手術時機的選擇,建議在保守治療無效的狀況下越早進行手術治療,對患者術后身體各項機能恢復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但筆者認為,為優化手術療效,術前應積極糾正由腸梗阻帶來的電解質紊亂問題,嚴格掌握手術時機,并盡量減縮手術操作時間,最好應用最簡單的術式,部分患者可采用II期手術。
胡光太[2]選擇58例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29例,分別給予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結果表明,試驗組治療顯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86.21%、20.69%,與對照組48.28%、6.90相比,差異均有較明顯差異。胡光太認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急性腸梗阻,更有優勢,臨床應結合患者病癥實況科學選擇治療方法。在本次研究中,B組治療總有效率與A組無明顯差異,但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等短于A組。由此可見,與藥物等保守治療效果相比,外科手術用于老年急性腸梗阻,療效更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沈曉覽,王維健,徐鈞,等.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12):1477-1480.
胡光太.老年急性腸梗阻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