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光
摘 要:“猜測”在小學科學實證式課堂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目前的科學課堂中經常被科學老師忽視或者弱化。在小學科學實證式課堂中,利用好猜測利于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求證意識,激發學生強烈的求證欲望,為探究活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靈力,讓求證達到更大的功效。
關鍵詞:猜測;實證;求證;意識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猜測是指學生在證據不太充分的情況下,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定性的判斷。實證式課堂中,學生將在問題的引領下,作出猜測和假設,并在此基礎上設計研究方案,通過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尋找強有力的證據。處理好猜測環節,能為探究活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靈力,達到更大的功效。
一、利用猜測打開學生想象的空間,利于養成積極主動的求證意識
愛因斯坦說得好:“沒有想象力的靈魂,就如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可見想象是多么重要。小學生的想象中,創造性成分逐漸增多,從簡單復制到獨特創造,從具體直觀到邏輯概括,正處于一步一步的發展過程中。作為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為“探索宇宙”方面的學習提供意識基礎。
在教學六年級下冊《我們來造環形山》一課中,觀看了各種環形山的圖片后,提出問題:你認為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理由是什么?打開想象的空間后,學生的回答精彩紛呈,隕石撞擊、火山爆發、月球內部運動、溫度變化和水流影響的風化作用,甚至外星人活動等。在小結中,學生知道了猜測是需要理由的。要想知道環形山的真正成因,想要讓更多的人相信你的學說,就必須尋找更多的證據,誰更有理,誰的說法就站得更穩。
當然,猜測與想象是有一定區別的,切忌讓孩子離開依據而空想。所以,讓孩子大膽想象猜測,必須要建立在有依據的基礎上。在實證式課堂中,經常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有依據地猜測,并讓孩子明白猜測是需要大量的證據去支持的,“用證據說話,用證據服人”,學生在今后的科學探究中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遵循這一法則,實證意識將會在孩子們的心中扎下深深的根。
二、利用猜測暴露學生知識的矛盾點,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求證欲望
小學生是具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個體。在課堂教學外,他們會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獲取一些簡單的知識和技能,雖然不能保證是否正確,但這些經驗都是今后學習科學的寶貴知識財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就指出:“科學課程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了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磁鐵的磁力會發生變化嗎》一課中,通過探究活動已經發現“將兩塊磁鐵用異極相吸的方法組合在一起能增強磁鐵的磁力”,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將兩塊磁鐵用同極相斥的方法組合在一起,磁力會發生變化嗎?有了前面探究的基礎,學生積極發言,概括起來有以下三種猜測:兩塊磁鐵的磁力肯定比一塊磁鐵的磁力強;同極相斥,兩個磁力會相互抵消,沒變化;同極相斥,強行捆綁反而影響磁力,會減小。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的矛盾點展開猜測與辯論,激發了學生迫切需要探究的興趣和欲望。
小學生在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很淺層,他們都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這樣就在課堂中形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教師就是要讓他們將“理”大膽地表述出來,讓這些“理”進行碰撞,并正確地引導,明確爭論的焦點,讓他們明白誰的“理”更有理,這就需要我們進行實踐的論證。這樣的猜測,既深入了解了學生的知識基點,又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證欲望。
三、利用猜測概括事物變化的可能性,利于幫助學生制定求證方案
低年級學生的探究方案設計能力較弱,如果一直由教師幫他們制定好探究方案,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會受到阻礙。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培養學生設計探究方案的能力。
在三年級下冊《測量水的溫度》一課中,提出問題:一杯水放在桌上,它的溫度會下降嗎?因為生活中都知道熱水放一會兒會變冷,所以都認為溫度會下降。繼續提問:那溫度下降有沒有規律呢?有怎樣的規律?猜測的結果概括為以下幾種:一是慢慢勻速下降;二是先快后慢;三是先慢后快;四是沒有規律。學生猜測后,當教師提出:“我們想知道水溫下降的規律到底屬于哪一種情況,該怎么制定實驗的方案?”時,學生就會想到方案中的細節問題,如先要測開始的溫度,還要測量每分鐘的水溫變化情況,以便于隨時監測水溫的細微變化,一定要測到水溫不再下降了才能結束等。
因為學生有生活經驗,知道熱水放在空氣中會變冷,但水溫下降的規律誰也沒有關注過。所以通過讓學生猜測,將事物變化出現的幾種可能一一羅列,這些猜測結果將指導他們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
所以,很多猜測從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學生在表現自己的能力,甚至有些是在說大話。但是只要緊扣主題,學生的這些猜測反而更有利于他們制定求證方案,使得他們的求證方案更細化、更完善。
雖然猜測在一節課中的時間比例較小,但它體現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這就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組織中找準切入點,根據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采取不同的措施,將猜測環節做精、做活,讓其真正為實證探究活動服務。
參考文獻:
[1]喻伯軍.小學科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周新奎.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研究與實施[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高 瓊